《自然》雜誌調查:博士後仍是學術界的苦力勞動者

2023-10-11     新京報書評周刊

原標題:《自然》雜誌調查:博士後仍是學術界的苦力勞動者

《自然》(Nature)雜誌近期發表的全球博士後調查發現,新冠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下降,博士後對就業前景更有信心。但是,博士後仍然是學術界的苦力勞動者,四分之一的博士後經歷過職場欺凌;學術就業市場的期望與現實完全不符合,65%的博士後希望留在學術界,但數據顯示只有20%的人能拿到長期教職。

編譯丨李永博

電影《博學無術》(Piled Higher and Deeper2011)劇照。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後,《自然》雜誌對博士後研究人員進行了一次全球範圍的調查,結果顯示博士後普遍擔心新冠疫情會危及他們的工作。80%的受訪者表示新冠妨礙了他們進行實驗或收集數據,超過一半的受訪者發現與同事進行學術討論和研究比新冠之前更加困難,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新冠正在阻礙他們的職業前景。

三年之後,《自然》雜誌再次對博士後群體進行了調查,此次調查提供了英語、普通話和西班牙語三種語言,覆蓋了來自93個國家的3838名自選受訪者,其中51%自稱為女性,27%自稱為少數族裔群體,61%的受訪者在祖國以外的地點工作。調查結果顯示,博士後對自身前景的悲觀情緒已經有所改變。

新冠的負面影響已經下降,

博士後對就業前景更有信心

根據《自然》雜誌在今年6月和7月進行的第二次博士後研究人員調查,現在只有8%的受訪者表示新冠造成的經濟影響是他們最擔心的問題(2020年的數據為40%)。相反,他們回到了擔心通常的事情:資金競爭、找不到感興趣領域的工作,或因為工作需要犧牲個人時間而倍感壓力。總體而言,5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當前的博士後工作感到滿意,比2020年下滑了5個百分點,這一情況因地理位置、年齡和學科領域而異。30歲及以下的博士後更容易對自身現狀感到滿意(64%),而31-40歲的博士後只有53%。

除了對新冠造成的負面影響的擔憂減少了以外,調查顯示博士後的平均加班時間也有所下降,有13%的人表示他們不加班(2020年為9%)。博士後在研究機構獲得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支持更多了,同時有更多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可以擁有良好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2023年為42%,2020年為36%)。但調查最大的變化是博士後對未來職業前景感到樂觀的比例——從2020年的28%暴增到了2023年的41%。

《自然》雜誌2023年對全球博士後調查的部分結果。圖片源自《自然》雜誌網站。

博士後仍是學術界的苦力:

四分之一經歷過職場欺凌

儘管有這些良好趨勢,調查顯示總體而言,博士後仍然被數據描繪為學術界的苦力:工作過度、收入不足、任職於不穩定的短期合同上,而且缺乏對他們努力的認可。此外,博士後經常受歧視和騷擾的現狀也沒有改變。25%的受訪者稱他們在目前或以前的博士後工作中經歷過這兩種情況之一,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受訪者強調,職場欺凌是最常見的騷擾形式,遭遇過歧視或騷擾的人中有52%遇到過這種情況,而經理、主管或首席研究員是最常被提及的施暴者。

今年的調查還首次納入了企業博士後的觀點。雖然這些受訪者的比例太小,只占樣本總數的7%,無法與學術界的博士後進行正面比較,但他們的回答表明企業界的博士後有更積極的前景。例如,65%的企業博士後稱自己感到滿意,而學術界則為54%;企業博士後也有更高的收入(23%的人年收入在8萬至11萬美元之間,而學術界為5%),更能完全避免加班(20%對12%),也更能存下他們想要的錢(29%對19%);他們也更有可能認為自己的工作場所有利於人身安全(83%對74%)和維護尊嚴(65%對54%)

期望與現實不符:

數據顯示只有20%的人

能拿到長期教職

調查還揭示了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地域差異。在非洲工作的博士後最有可能對自己目前的職位感到不滿(38%),其次是北美和中美洲(34%)。相比之下,58%在歐洲工作的博士後稱他們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感到滿意,而在澳大利亞工作的博士後感到滿意的人數最多(68%)

歐洲和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博士後表示,工作保障是他們不滿意的一個原因,而非洲和南美洲的博士後則對健康保險等工作場所的福利感到不滿意。儘管北美和中美洲的博士後薪酬最高,但他們對自己的薪酬最不滿意(北美和中美洲86%的博士後年薪為5萬美元或更多,而歐洲的這一比例為44%)。近三分之二的北美和中美洲博士後對薪資表示不滿意,而澳大利亞和歐洲的博士後中只有27%和38%表示不滿意。

值得注意的是,6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在學術界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這一比例比2020 年的63% 略有上升。大多數接受《自然》雜誌採訪的博士後都希望留在學術界,儘管他們知道其中的困難。一些人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離開工業界,他們的機會可能會增加。

昆士蘭科技大學的校友會主任Paige Hilditch-Maguire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這其實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數字,這標誌著學術就業市場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不一致。大數據表明,不太可能有65%的人最終能在其領域獲得終身教職或長期學術職位,數據顯示這個比例只有20%左右,在某些學科中這一比例甚至更低。

參考資料:

(1)Back from the brink: postdoc career optimism on the ris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163-7

(2)Pandemic darkens postdocs』 work and career hope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548-2

本文為編譯。作者:李永博;編輯:西西;校對:柳寶慶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26c9d109500f1a9e1c315ba4f3fe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