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誇大宣傳、車主玩命炫耀,能不釀悲劇嗎

2021-08-28     SUV大師

這篇文章可能有點長,但有些話不吐不快。

近段時間,蔚來事故持續發酵,車主的不幸,也讓那些原本不關注自動駕駛的人,都把目光聚集了過來。而最近大師也發現,部分態度觀點似乎有些「偏」了,在微信、知乎、今日頭條等平台上,都有許多人在罵自動駕駛,搞得自動駕駛技術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有人肯定會說:「自動駕駛哪有人類自己駕駛可靠?汽車的方向盤,始終還是要握在自己手中!」

這話不無道理,畢竟目前的絕大部分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技術的印象都是「不成熟、不可靠」,因此一旦自動駕駛出事了,大家就會像抓到惡人一樣,把自動駕駛技術摁在地上一頓暴錘。

這裡首先勸大家一句,凡事要理性看待,你越激動,眼前的迷霧就越重。

自動駕駛分級不可混淆

平時我們聽車企宣傳的時候,他們總會說某某車型搭載某某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注意這類宣傳是很迷的,例如在級別上有L2級、L2.5級、L3級等說法,而在名字上也有自動駕駛、輔助駕駛、自動輔助駕駛等說法,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對於這些你真的能整明白?

不用說,就連很多「老司機」也分不清每個自動駕駛級別代表什麼,更別說那些對汽車了解不深的消費者,而這些只懂皮毛的消費者一旦成為車主,興許禍根就此埋下。

根據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更新的自動駕駛等級定義(SAE J3016),自動駕駛依舊分為L0至L5六個等級,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根據SAE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L0-L2級屬於駕駛員輔助功能,即駕駛的主體是人,系統只提供一些諸如車道保持、主動剎車等輔助功能。

而從L3級別開始,車輛便有了自動駕駛的能力,其區別在於對人的依賴程度,例如L3級自動駕駛在系統請求時,人必須接管駕駛車輛,而L4和L5則不會要求人來接管駕駛,尤其是到達L5級別,系統可在所有條件下駕駛車輛。

相信明眼人已經看出來,L3級別是一大分界線,畢竟駕駛的主體發生了改變,因此有些車企開始在SAE分級的基礎上「創造」出一些說法,例如「L2+級別」或「L2.5級別」。自家的新車沒有達到L3級,但又不甘心說自己是L2級,於是就乾脆在2和3之間取個「中間值」,讓自己脫穎而出。

然而,相比於玩「數字遊戲」,玩「文字遊戲」的車企更有心機,例如早在2014年,特斯拉就用「半自動」的說法來描述Autopliot;而在蔚來出事後,理想汽車官網將「理想AD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改為了「理想AD輔助駕駛系統」,無獨有偶,小鵬汽車官網也將「XPILOT3.5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更改為「XPILOT3.5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車企急著宣傳,車主急著炫耀

很明顯,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是不可混淆的,但車企們玩文字遊戲,就容易讓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概念變得模糊,例如「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說法,你說它到底是強調「自動」還是強調「輔助」?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實現,需要車企下成本,至少在硬體上免不了砸錢,例如超聲波傳感器、高精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下了那麼多功夫,當然要想方設法宣傳出去。

然而,車企宣傳話術的模稜兩可,也助長了部分車主的炫耀心理:你們開車要自己動手,而我卻不用!

求異心理遇上所謂的「自動駕駛」,也就有了我們在網上看到的一類炫耀視頻,有些車主在車輛行駛時放開雙手干其它事,有些更大膽的車主,比如前陣子很火的「理想車主躺後排開車」,當然理想汽車官方也回應這是錯誤使用輔助駕駛系統的行為,但這足以證明部分車主內心是有多飄。

此前,已經有不少外國網友發視頻炫耀自己的特斯拉「自動駕駛」,劇情同樣是解放雙手去干其它事,當然也有不少翻車的,例如車輛在通過急彎時因車速快沒拐過去,又或者是前方突然出現對頭車車輛沒自動剎住。

這類炫耀車輛「自動駕駛」的視頻一直有,就說明用戶對自動駕駛的認識誤區一直在。

錯不在技術本身,而在「別有用心」的人

看過那麼多例子,我們也清楚一旦有人因為自動駕駛功能出事甚至喪命,就會有人出來指責自動駕駛技術不成熟不可靠,但其實問題的根本不在技術,而在「人」。

首先是車企別有用心地去宣傳。前文中提到的類似於「高級輔助駕駛」或「自動輔助駕駛」的說法,不明所以的用戶會以為這就是「自動駕駛」,也就是駕駛員可以完全放手的那種。

(特斯拉官網標註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套件」)

再舉個具體點的例子,威馬W6(參數|圖片)可實現AVP(自動代客泊車)功能,於是威馬汽車將其定義為「限定場景L4級無人駕駛」,宣傳語甚至是「國內首款無人駕駛量產車型」。

威馬本意說的是在特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功能,但不排除消費者會斷章取義,覺得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如此一來後果可想而知。

其次是用戶自己的問題。因為部分人潛意識裡覺得車企所說的輔助駕駛系統是很牛X的,會把它們當成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所以出事了,自然就揪著自動駕駛技術不放,說這是害人的玩意兒。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好不好用?在技術成熟的前提下,大師可以肯定地說好用,並且適應之後還有可能會「上癮」。

(小鵬P7(參數|圖片)開啟NGP)

以大師深度體驗過的小鵬P7為例,其NGP智能導航輔助駕駛功能,除了傳統的ACC自適應巡航、LCC車道居中輔助、ALC自動變道輔助等功能外,還擁有進階的自動選擇最優車道、自動超越慢車、自動限速調節、自動進出匝道切換高速等功能。

在NGP模式下,雖說人依舊是駕駛的主體,但在高速公路行車時確實能輕鬆不少,長途駕駛變得輕鬆愜意。

技術要進步,宣傳也要規範

自動駕駛技術前進的路上,有車主為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從理性的角度來說,出事後與其罵自動駕駛,不如多想想人的問題,在汽車誕生之前不會有車禍一說,但不能因為有了車禍,就將汽車封殺。

這一次蔚來車主的悲劇,或許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讓全社會更加重視車企對自動駕駛的宣傳問題。

在宣傳環節上,不僅車企不能誇大其詞,混淆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的概念,也許在銷售端,也就是在消費者成為車主之前,是否應該對他們進行一系列的培訓,讓他們對自動駕駛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車輛搭載的這套系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都應該白紙黑字說清楚。

當然不排除有些就是要作死的用戶,即便有前車之鑑,還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這類人就像叫他別超速他偏要超速一樣,得另當別論。

前不久,李想、周鴻禕均呼籲自動駕駛要「統一說法」,避免誇張宣傳讓用戶誤解,而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指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消費者對自動駕駛出現風險的意識不足,在自動駕駛尚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過度依賴自動駕駛是有風險的。」在自動駕駛的宣傳環節上,社會各界確實應該重視起來。

自動駕駛前路漫漫

「懶」是推動科技進步的一大動力,若干年前我們懶得走路,所以有了汽車,如今我們連開車都懶得開了,於是自動駕駛技術橫空出世,但在技術普及的同時,我們亦不能被興奮沖昏了頭腦,有些問題必須得引起重視。

例如L3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可以自主操控車輛,但也會要求人來接管,這類車型一旦發生車禍,責任怎麼判定?到底是人的責任還是車的責任?人類的法律法規能否解決這些問題?

另外,L5級別的自動駕駛若是普及,那麼對於整個交通系統來說都是顛覆性的改變,現有的道路邏輯也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不管這一天會不會到來,想必自動駕駛的腳步都不會停下。

當然了,我們目前距離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還很遠,也希望大家在面對一些關於自動駕駛問題的時候,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總之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關鍵還得看拿劍的那隻手如何操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6304395_25008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