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國內的旅行車市場以及「瓦罐」文化來說,大眾集團絕對算是這一細分領域最堅定的推動者。
無論是國產大眾、斯柯達還是奧迪都曾非常積極地引入過許多深受大家喜愛的旅行車,即使這個細分市場並不大,銷量也不多,但不得不承認正是有了像大眾集團這樣的廠家堅持引入,才讓我們這些國內的「瓦罐」迷們有了更多的車型選擇。
而進口大眾作為這其中的代表,從最早將性能與實用兼顧的R36(參數|圖片)神車引入國內,再到後面的
高爾夫旅行(參數|圖片)、高R旅行以及
邁騰(參數|圖片)旅行、蔚攬旅行,可以說每一款車都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推動了旅行車文化在國內的積極發展。
近兩年由於國內施行了更加嚴格的排放法規,以至於許多深受大家喜愛的進口車型都陸續退出了中國市場,因此當進口大眾新蔚攬以中期改款的身份再度回歸國內市場,對於喜愛旅行車(參數|圖片)的朋友們來說絕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新蔚攬(參數|圖片)此次將車型和配置進行了重新的梳理,共分為低、中、高三個配置,指導價分別為26.48萬、29.38萬和33.88萬,並且全系均搭載2.0T低功率一款動力總成,同時取消了四驅版車型。乍一看這樣的操作勢必會引起不少鍵盤俠的吐槽,但在我試駕之後我認為新蔚攬的產品力反而更高了,因為對於真正喜歡它的人來說,它的特點更鮮明了,也更純粹了。
外觀部分:經典與精緻的結合,依然百看不厭
此次試駕車型為新蔚攬的頂配車型2.0T縱行版,指導價33.88萬。作為中期改款車型,新蔚攬的外型變化主要體現在了細節的修飾和配置上的升級。車頭部位更粗壯的鍍鉻裝飾讓整個前臉看上去更顯精緻,配合全新的扁平化車標以及全系標配的矩陣式LED大燈,讓新蔚攬的辨識度更高。
全新造型的R-line套件使用了亮黑色包圍和更多的鍍鉻裝飾,這也是高配車型所獨有的配置。同時高配車型此次還新增了專屬的魅影藍,這是以往我們常在大眾R系列上才能夠見到的配色,不但讓這台新蔚攬回頭率暴增,也算是致敬了大眾的經典旅行車R36。
側面造型永遠是旅行車最迷人的部分,新蔚攬依舊保持了此前大眾旅行車經典的硬朗造型,大尺寸的側尾窗和豎直的D柱造型與時下流行的圓潤設計風格完全不同,卻讓人百看不厭。從前翼子板R-line標識一直延伸到車尾的一條粗壯腰線是整個側面的點睛之筆,配合粗壯的鍍鉻窗線和銀色行李架,讓整個新蔚攬的側面線條即經典又耐看。
此外全新造型的18英寸輪轂也是區別新老款車型最顯著的特徵,235/45R18的尺寸匹配的是韓泰主打靜音舒適的VP2輪胎。
尾部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了全新造型的尾燈,新款車型的點亮效果變為了迴旋鏢的樣式,並且增加了流水式轉向燈的動態效果,R-line套件所獨有的雙邊四出排氣鍍鉻裝飾也是和低配車型有所區別的地方。
最讓我意外的是此次新蔚攬的車尾取消了所有的車型標識,看起來十分清爽簡潔,要知道許多歐版車型其實是支持出廠不帶任何尾標的選項的,新蔚攬的這個設計也省去了許多玩家喜歡在買車後摳去尾標的麻煩。
在配置方面新蔚攬不但全系標配了電動尾門,並支持自動關閉和感應式開合功能。作為進口車型,在後備箱內部配置方面也非常細心,像兩側的儲物格板、錨點、掛鉤和12V電源均沒有缺失。後排座椅還支持4/6比例的一鍵放倒,可以提供最大1725升的實用裝載空間,對於旅行車來說,這就是既漂亮又實用的最佳詮釋。
除此之外新蔚攬還提供了全尺寸的備胎,在如今原廠輪胎尺寸越來越大,大部分車型都提供小備胎或補胎劑的趨勢下,這一點對於經常需要遠行的玩家們來說無疑又增添了一份心理上的安全感。
內飾部分:豐富的配置和細節的做工,更有吸引力
新蔚攬的內飾雖然還是大眾此前家族化的設計風格,但進口版的車型在做工用料上還是經得起推敲的。比如國產大眾我們經常吐槽的中控台下部和車門中部的硬塑料材質,在蔚攬上就都是軟性材質,而像車內儲物槽盒和手套箱內均為植絨材質,則是進口車型一貫的特點,並且全車座椅均為Nappa皮材質,所以新蔚攬整體的內飾工藝在同價位絕對算是非常紮實的。
在配置方面這次進口大眾在新蔚攬身上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除了前面提到的矩陣式LED大燈、電動尾門之外,10.3英寸全液晶儀表、9.2英寸中控觸屏、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前排座椅加熱、前後區域空調、手機無線充電均為全系標配。而這台頂配車型則提供了前排座椅加熱、通風、按摩(主駕)、後排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360度全景影像、HUD抬頭顯示等豐富配置。
其中頂配車型專屬的哈曼卡頓音響是我非常推薦的配置,12個揚聲器與16通道立體聲環繞配合700瓦的輸出功率,以及四種音樂場景的設定,在整體效果上比以往大眾配備的丹拿音響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
在車機系統方面,雖然目前大眾家族不少國產車型都換裝了最新了懸浮式螢幕,但新的車機系統在反應速度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而蔚攬這套CNS 3.0車機系統算是目前大眾最好用的車機系統,不但顯示效果清晰而且反應速度快,同時也能夠支持一些在線應用的使用,而像手勢控制、菜單設置這類操作熟悉大眾車型的朋友可以說完全不用適應,上手速度極快。
在車內空間方面,標軸的蔚攬雖然沒有經過加長,但後排腿部空間依然足夠充裕,並且頭部空間表現更好。同時後排座椅的坐墊長度和人體工程學設計出色,可以獲得很好的乘坐體驗。
動態部分:動力和油耗兼顧、動態底盤選擇豐富
當你深度駕駛完新蔚攬之後,你會發現目前這套動力總成的表現完全不需要讓人擔心。首先這台三代EA888的2.0T發動機聲浪還算動聽,雖然最大功率為190馬力,但峰值扭矩320牛·米在1500轉便可以輸出,實際加速感受比帳面數據來的迅猛的多,渦輪介入之後推背感十分明顯。
其次這台發動機與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的配合已經天衣無縫,而且D擋和S擋之間的表現並沒有以往大眾車型那麼分裂。雖然D擋的油門表現依然較為慵懶,但是深踩油門降擋還是比較果斷的,這一點比目前國產大眾的部分車型更適合日常駕駛。
值得一提的是,滿足國六B排放的新蔚攬並沒有採用顆粒捕捉器的方式來解決排放,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可以更好的解決不同環境下用車的後顧之憂。
此外,這套動力系統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燃油經濟性的表現了,根據實際體驗來看,這台車的日常表顯油耗基本維持在百公里8升左右,結合其66升的油箱容積,所以綜合續航可以輕鬆達到700公里以上,高速表現續航表現則更加突出,對於一台旅行車來說,在長途駕駛時無疑能夠給予駕駛者更踏實的信心。
在底盤方面,新蔚攬從中配車型開始就配備了大眾最新的DCC自適應懸架系統,該系統和駕駛模式選項綁定,用戶通過駕駛模式的切換,就可以改變懸架阻尼的大小,調整底盤的軟性以及轉向手感的輕重,而且每一檔的變化十分明顯。
從實際體驗來看,由於進口大眾以往的懸架風格都是偏硬朗的德系風格,所以在舒適模式下,雖然懸架能夠在低速時很好的化解類似減速帶這樣的顛簸,但車速一旦加快之後,懸架的表現就沒那麼從容了,給人感覺對路面顛簸的處理不夠自然,所以我還是更習慣在標準模式下稍顯硬朗了懸架風格,更符合大眾一貫的底盤風格。如果在車內沒有家人朋友的時候,你更可以講駕駛模式轉為運動,這時更加堅實的底盤和敏感的油門反應,可以讓你獲得更加放肆的操控體驗,享受獨自品味的駕駛快感。
在細節方面,進口大眾現在也開始動起了一些撩撥人們心弦的小心思。比如液晶儀表在標準模式下能夠顯示漂亮的藍色指針和錶盤,像R系列致敬,在舒適和運動模式下能夠自動切換橙色和紅色的效果,與此同時車內30色氛圍燈還可以和駕駛模式進行聯動,這和大眾以往平淡的內飾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
而中控台上十分顯眼的PASSAT標識則時刻提醒著我們這台蔚攬的真實身份,從大眾最早引入國產的桑塔納旅行版開啟了國人對旅行車的初印象,大眾帕薩特旅行車如今已經從B2發展到了B8,對於喜愛大眾車型的朋友來說,如今的蔚攬也算是大眾旅行車家族的傳承,濃厚的車型文化也是許多消費者對這款車情有獨鐘的原因。
評中評說:
在動力差別並不明顯的基礎上,新蔚攬不但提供了更豐富的配置,同時還有更有吸引力的價格,最重要的是它又再一次回到了我們身邊。對於四驅和動力有執念的朋友,大可以去選擇像A4 allroad這種車型,但也要接受更高的售價和配置上的缺失。因此,新蔚攬依然是目前25~30萬價格區間唯一一款最原汁原味的德國原版旅行車。
在這裡我並不是崇洋媚外,推崇進口的一定比國產的品質好,但在旅行車這一細分市場,我們國產旅行車往往只是做到了形似,卻總是缺少一些精髓,而誕生於汽車文化更濃厚的歐洲市場旅行車,往往能更全面的詮釋出旅行車的文化,這也是「瓦罐」迷們總是更看重一款旅行車是否原汁原味的原因。而新蔚攬恰恰是這一車型陣營中最合適的代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4176509_680702-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