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看不起自主的毛病要改!奇瑞:再學豐田100年也不為過

2021-06-16     SUV大師

十年前,問你自主車與合資車的差距,你可能會說:「自主被合資碾壓!」但十年後的今天,倘若問你同樣的問題,你的答案還會是一樣嗎?

近十年來,自主領域歷經風雲變幻,有一批車企經不住考驗直接出局,也有一批不斷通關升級,拿到了爭奪王者之位的入場券。前不久,2021中國汽車重慶論壇拉開帷幕,部分自主車企領導的發言,值得我們深思。

比亞迪王傳福:看不起自主的毛病要改

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呼籲擲地有聲:「中國人看不起自主品牌的老毛病要改一改,因為我們現在確實變了。」

過去,自主車型確實給過大家不好的印象,有些是設計上模仿(說抄襲其實也沒問題),有些是技術上「拿來主義」,更有甚者是粗製濫造......可想而知,當消費者買過一台、開過一台所謂的「工業垃圾」之後,心裡會有多少個MMP。

另外,因為之前自主品牌起步晚,技術跟不上,所以只能以低價去跟合資競爭,價格便宜確實能獲得銷量,別懷疑,幾萬塊的國產家轎,在當年能見度還是很高的,它們成為了不少消費者人生中的第一台車。

然而,自主品牌也無形中貼上了「低端、廉價、不上檔次」等標籤,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覺得開自主車型丟人,即便是接近20萬的自主車型,也覺得不如10萬塊的合資車有面子。

王傳福還說:「我們不反對老百姓選擇合資品牌,但買之前可以到自主品牌店裡看一看、開一開,然後比較一下。」

確實,先入為主對買車的影響太大了,有些消費者沒開過、沒比較過,就覺得自主車型肯定不好,這對於那些默默努力的自主品牌來說是不公平的,自己的品牌如果都不支持,如何指望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而那些只是嘴上喊著支持國貨的人,倒不如別喊,虛偽的扯犢子反而像是在給自主品牌招黑。

比亞迪董事長的呼籲,其實是在提醒國人要給自主品牌一個機會,自主車型已經進步了,大家可以去試駕去對比,買不買另說。同時,我們也不要妄自菲薄,自主車企有能力造好車。

目前看來,自主陣營里的「無良車企」或許也還是有,但這不代表全部,那些銷量持續見長的自主車型,已經告訴你答案了。

奇瑞尹同躍:再學豐田100年也不為過

與王傳福的呼籲有所不同,奇瑞董事長尹同躍的觀點則更為「謙虛」。在論壇上尹同躍表示:傳統汽車仍是所有新技術汽車的基礎,因此奇瑞提出「再學豐田100年也不為過」,就是要把車造好,把細節做強、把管理做細。

好一個「再學豐田100年也不為過」,自主品牌固然進步明顯,但仍要虛心向前輩、向強者學習,這並不是件丟人的事。

新能源領域暫且不談,至少在傳統燃油車領域,豐田的造詣是很深的,無論技術或品質,豐田基本都能做到行業領先,消費者為什麼願意買豐田車,難道全世界買這些車的都是大傻子?答案我們得想明白。

因此,學學人家的品質把控、學學人家的精細化管理不是什麼壞事,把對手的本領都學會了,才有更大的機會去超越對手。

就奇瑞自身而言,它的銷量雖沒達到吉利、長安那個量級,但奇瑞車型和品牌一樣,比較追求「踏實」,其理工男的形象深入人心。

事實上,要學習豐田,或者說要向合資品牌學習的,不僅僅是奇瑞,還有所有自主車企,謙虛求進步是我們應有的態度,除非哪家自主車企敢站出來表示:老子全面超越豐田了!

自主優勢在哪?劣勢又在哪?

自主車型的長處和短板,相信很多人都思考過,好與不好的地方,其實都比較明顯。

首先是設計做工方面,自主車型的外觀內飾,其實已經與合資打得難捨難分了,從模仿到自主設計,總算是經歷了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別小看設計這表面的東西,車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一台車的設計如果看了想吐,誰還有興趣去了解動力、配置等內在層面?

而在車機系統、智能網聯方面,自主車型也是有優勢的,大部分開慣了自主車的車主,再去接觸同價位合資車車機,估計都會來一句「真TM難用」,不信的人可以自己去對比下,當然這只是針對大部分主流合資車而言。

肯定有人要問,動力系統算不算自主的優勢,這裡可以肯定的說目前還不算,對比自己以前的動力系統,現在確實進步很多,包括調教成熟度方面,但這只能說是一種提升,對比合資還不算優勢,有些優秀的自主動力系統,也只能說與合資打平手。

另外一個優勢是新能源領域,自主車企(如比亞迪)的三電技術確實領先不少合資品牌,這也是未來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保證,這優勢我們得堅決守住。

然而,自主品牌的短板也有不少,比如當下還是以SUV為主,還是一條腿在走路,在轎車銷量榜上,永遠是一堆合資車型在打架,也許當新能源車超車成功的時候,自主轎車可以跟上腳步。

而強悍的動力系統和高端領域,同樣是自主車企需要努力的,這二者又恰恰相輔相成,在發動機、變速箱等方面如果沒有突破,比如沒有大排量多缸數發動機,就很難給燃油車定高價。當然品牌的高端化也不只是這麼簡單,需要努力的地方很多。

總而言之,自主車型目前來說並不差,但也還有很多要提升的地方,趕超合資是一件很難的事,但也希望自主車企們可以永不言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72299774_25008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