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缸最優排量是0.5L?老司機:1.5升三缸怎麼解釋?

2021-06-11     SUV大師

近日,大師有位朋友問2.0升的SUV有什麼推薦?但當反問他為啥一定要2.0升時,他回答道:「家用車,難道不是平均一個缸排量0.5L最好嗎?」

這樣的回答和選車理由還是比較少見的,不知大家買車的時候,是否關心過平均每個缸排量是多少的問題。

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單缸最優排量」或許是個比較陌生的概念,如果用疑問句來表達就是「發動機平均每個缸的排量是多少才好?」

可以發現,車企在宣傳自家新車的時候,也沒有把「單缸最優排量」拿出來說事,不過我們平時也會聽到這樣一個說法:每個缸排量0.5L是最優的!

這說法好像是有那麼點道理,因為常見的發動機就是2.0升四缸、3.0升六缸、4.0升八缸等,有人對此是深信不疑,買車的時候也會刻意去遵守這個「規則」。

然而,真相真的是這樣嗎?有人可能會說,我又不懂發動機設計那套複雜的東西,怎麼知道每個缸0.5L是不是最好的設定。

這話沒錯,但你可以用反向思維,一個說法如果你不能證明它「是」,但你可以舉出現有的、有說服力的「不是」的例子,是不是也可以將其推翻?

針對單缸最優排量0.5L的說法,我們假設它是真的,那麼市面上優秀的發動機肯定都會搶著去用,這時不妨看看那些優秀的、覆蓋率很廣的發動機是怎麼設定的。

很明顯,「反例」一抓一大把。首先是小排量渦輪增壓領域,我們就拿搭載率很廣的本田1.5T(L15B)和大眾1.4T(EA211)發動機來說,因為二者都是四缸發動機,所以它們的單缸排量分別為0.375L和0.35L,都沒有達到每個缸0.5L的水平,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它們的優秀表現。

再來看排量稍大的自吸發動機領域,以口碑較好的豐田2.5L(A25A/A25B)和馬自達2(參數|圖片).5L(PY)為例,因為是四缸,所以它們單缸排量都是0.625L,也並沒有遵循單缸0.5L的「準則」。

類似優秀的「反例」還有不少,當然你要說正面例子當然也很多,因為2.0L、2.0T四缸發動機以及3.0T六缸發動機的覆蓋率也很廣,但只要已經舉出部分反例,就說明「單缸最優排量0.5L」不是一條黃金法則。

還有一個不得不注意的點,假設單缸最優排量為0.5L,那是不是就意味著,1.5升的發動機要設計成三缸最好?試想,車企研發三缸發動機,難道是為了更高的熱效率?更強的動力?更優秀的NVH?

所以,車企並不會去刻意迎合所謂的「單缸最優排量0.5L」準則,如果這設計可以讓發動機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那麼豐田、大眾這樣的巨頭也不會自己玩自己的。

同一個排量的發動機,如果設置成不同缸數,也就是不同的單缸排量,對發動機整體肯定是有影響的。

是的,同排量下缸數不同會導致缸徑、衝程、面容比以及進排氣系統、燃燒系統的設計都有所差別,拿缸徑來說,太小或者太大都不好,畢竟要考慮熱效率,而且發動機的很多參數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工程師需要根據目標,系統地去調整和權衡。

所以,我們很難看到1.5升六缸發動機或者3.0升四缸發動機,小排量多缸數和大排量少缸數,是兩個極端,一般考慮均衡的家用車不會這麼設計。

而與其說單缸最優排量是0.5L,另外一種「單缸最優排量是0.33-0.5L」的說法更有說服力一些,大家可以把一些主流發動機的排量和缸數計算以後去驗證,就算超出了這個區間,差距也不會很大。

有人可能就要問了,為何奔馳、寶馬、奧迪的發動機,基本都遵循了單缸排量0.5L的規則呢?這其實與模塊化生產有關係,寶馬的B38、B48、B58系列發動機,單缸排量確實都是0.5L,大家是否想過,寶馬這麼干是不是可以在生產環節省成本?

因此,單缸排量0.5L的優秀發動機不少,但不一定只有這樣才算好的發動機,單缸最優排量0.5L的說法,是不夠嚴謹的。

退一步來講,既然大部分消費者都說不出單缸排量0.5L有啥好處,那我們乾脆就不用重點關注這個東西。買車與其看發動機的單缸排量,不如直接看發動機的可靠性、動力和燃油經濟性,這三個指標如果沒有太大偏差,滿足一般人的使用需求就不會有問題。

總之大家記住一點,單缸最優排量0.5L不是什麼黃金準則,買車還是那句話——看自己的預算和用車需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71615026_25008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