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一年時間不登陸新浪博客了。今日打開,看到網友留言:經常夢見已故雙親,是吉兆還是凶兆?因為她父親也過世了,每天都夢見父親。
2007年,父親過世後,我開了博客寫文章紀念他。每夢見他一次,就把夢境寫下來。有些夢當日來不及寫,過後就全忘了,但還是寫了100多篇。
人為什麼會做夢?
科學解釋,說做夢是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在睡眠中,分為REM睡眠和NREM睡眠,做夢發生在REM睡眠期,正常人每晚都會做夢,一般會做4-6次夢,而且做夢多出現在後半夜,做的夢有的能記住,有的記不住,有的會在醒後有模模糊糊的片段印象,做夢意味著人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是在恢復人的腦力,對於恢復記憶,整合知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這是正常生理功能,不必害怕。
其一,是思念過甚,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為我們跟父母的關係親密,父母是我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過世後,一起生活過的點點滴滴因為懷念而被無限地放大,那過去了的普通片段竟成了美好的回憶。海棠花里尋往昔,往昔里全是醉人的芳香。
我剛出道時,分配到鄉鎮中學任教。開學之初,大家一塊吃飯。席間,校長一邊喝酒一邊說,他母親去世時,他的心真痛並且經常夢見他的母親,一邊說一邊撫摸他的胸口。我以為他誇張,因為他是當地黎族人,典型的嗜酒嗜煙好玩的黎族人,以為像他這種粗糙性格的人,應該容易放下。
輪到我父親過世時,突然想起了校長的那句話「心真痛」。是的,我的心真痛,痛得很清晰,銳痛到波及整個胸腔,整整痛了5年。由於心痛,膽汁分泌過甚,次日晨起,唾液也是苦的。現在雖然不痛了,但是心窩口經常痛,醫生說是軟組織痛。
除此以外,還隔三差五夢見父親,每每夢醒,眼角還掛著一顆碩大的眼淚,並心中無限感傷。
有一次吃早餐,並無想念父親,只是想起童年居住在永明時的生活,一顆眼淚倏地滾了下來,滴在饅頭上,並無徵兆。
我是個感情細膩的人,骨子裡憂鬱纏綿,我用了10時間才走出心結,才沒有夢見父親。2015年去北京看中醫,住在賓館,也是隔天夢見父親。沒想到遠走他鄉,父親也會跟著去。
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地接受了事實,父親最初過世時的傷痛也漸漸平緩了下來。時間不能解決問題,但是能淡化。
一網友,家境貧寒,父親外出打工賺錢供她們兄弟姐妹幾個讀書。她排行老大,大學未畢業,父親就患了癌症,從檢查出結果到病逝才2個月時間。
父親過世後,她一直自責,若自己不用讀書,早早出來打工,減輕父親的負擔,父親就不會積勞成疾。這成了她一生的痛,不斷在追悔。如今她的經濟條件好了,更自責,越自責越夢見父親。
當我們有這個經濟能力贍養雙親時,他們卻不在了,這成了今生的悲哀與遺憾。能理解,但是,我們一定要把悲痛與遺憾化為力量,努力並更好地活下去,就是了卻親人的心愿。
西方講究賞識教育,這是正確的教育方法。而中國的傳統教育是以罵和打為主,其實,這是粗暴的教育,缺少人文關懷。孩子小,心理承受能力很差,會讓孩子產生恐懼的心理和陰影,有些人甚至要用一生去療傷,有些人甚至一生都走不出陰影,因不擅於溝通,人際關係很差,甚至影響了婚姻。
因為對父母有畏懼感,所以,不敢跟父母溝通,擔心一不小心,又被父母劈頭蓋腦地罵,或是一頓毒打,所以想快點長大,遠離這個家,越遠越好。出來工作後,幾乎不回去,找不到溫馨的感覺。
父母過世後,連做夢也是被訓斥和被追趕打。或者是,夢見父母親伸出雙手想擁抱自己,即將攬入懷抱時,卻醒了。
父母與我們有血緣關係,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雖然他們生前很畏懼,但是,他們過世後卻頻繁夢見,是心底渴望關係能和解,把這一生所缺的父愛或母愛補回來。
總之,不管是哪種情況,夢見故去的雙親,無論於你還是於對方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為在現實中已無法實現,能通過此途徑在夢中相逢,是件多麼幸運且快樂的事情呀!
電影《尋夢環遊記》有一句經典的台詞: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是的,我們應該慶幸,父母離世了,還惦記我們,真幸福啊!
人生是一輛開往墳墓的列車。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死者已逝,活著的人不必過於思念,會傷肝。健康快樂地活下去,這才是父母最希望看到的。
親愛的朋友,你經常夢見已故的雙親嗎?是無限地感傷,還是快樂地暢談?請留言分享。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司機撿到古董,鑒寶只為物歸原主,專家給出古董價,他也不為所動
女生拿馬鞭來鑒寶,張口就是500萬,大家佩服她的膽量與勇氣
女子拿「鴨子」來鑒寶,張口100萬。專家說:你站穩,我要報價
女子拿齊白石的畫去鑑定,專家說是贗品。女子說,我是他的孫女
他手戴上億的扳指,專家建議上交。他報出身份,專家們驚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