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很多人,包括企業的老闆都是高喊品質第一,品質是企業的生命。
可是真正到了要顧好品質的時候,就會徹徹底底地犧牲品質而顧及業績和出貨。
至於客戶利益,對質量的執著均記得一乾二淨。
這裡讓我想起來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精神,還有豐田模式的14項原則中的原則1:管理者決策以長期理念為基礎,即使因此犧牲短期財務目標也在所不惜。
其實,堅持品質第一就是以長期理念為基礎,它能夠在企業生根發芽。
不僅僅要靠大家正確的品質意識,更需要老闆從日常的工作開始,從自我要求開始,堅持講品質,還要真的去做品質。
一、在品質上,老闆真的可以決定一切嗎?
1、亂象之源:在很多企業里,不良品能不能出,可不可以用。不是品質部根據客戶的標準說了算,而是老闆拍腦袋決定。
明明知道不良品不能用不能出,可是最終在絕對的短期利益和僥倖心理下。最終會選擇犧牲品質,而讓位於出貨和衝量上面。
這就造成了,品質部門成了橡皮圖章。對內它成了一個擺設,對外它成了客戶的出氣桶。
2、惡厲後果:品質成了一個沽名釣譽的口號,也變為討客戶歡心的形象工程。可是最終會導致企業內功盡失,外強中乾。
最終因為老闆不重視品質,所有人都千方弄虛作假,工程不再專注分析解決品質問題只一味提升產能;
生產為了出貨調快線速和(cycle time)並且為了衝量開始偷工減料,採購開始為了節約成本去找品質差價格便宜的供貨商。
品質部成為眾矢之的,所有大家忽略的品質問題,都會推給品質部來背。所以到最後,老闆自己也會自欺欺人的認為,品質不好是因為品質部沒有管好。
這就是問題的根源,老闆決定了一切可老闆並沒有真正在行動中實行他自己承諾的品質是企業的生命誓言。
我要幫品質人去伸冤:老闆,品質不好是因為品質部沒有管好這個黑鍋我們不背。
3、舉例說明:某企業廠長雖然口口聲聲品質第一,可是一到來料品質不良時,凡是品質經理不敢放的品質問題一律到他老人家手裡全部放行。
原因很簡單要出貨啊,不能斷線,總部會追查責任的。
一來二往,下面人大概就摸清了他的套路反正來料不良只要找廠長簽特采就好,又有幾個人會真的專注在來料品質改善上面啦。
最終這家企業連年虧損,品質經理幾乎年年換而且連專業的都找不到,只能從其它部門抽調,因不懂品質瞎指揮而從而造成本來就一塌糊塗的品質更加雪上加霜了。
結論:在品質上,如果老闆決定一切,那麼質量管理就會走進死胡同。可以這麼說,今天老闆拚命簽特采,明天老闆流淚簽罰單啊。
二、唯有先糾惡,才能去改善
1、亂象之源:曾經聽人說我們要改善不能去惡,不能把品質越改越差啊。很多人被這麼一說就不再面對問題,反正改善會越改越差,那就維持現狀不用去改善了啦。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嚴重對品質認知的誤區,讓大白來借這個機會做個明確的澄清。
2、正本清源:首先何為惡,惡者錯誤也。何為錯誤啦,就是與標準有偏差。也就是沒有照著對的方式去做,從而造成不好的結果,也就是不良而已。
如此說來,發現品質異常,我們第一時間要做的,一定是先搞清楚我們造成不良的偏差在那裡。
及時要去糾正,讓品質回到正確的區間來。然後才能去談改善啊,這是要非常明確的道理。
而真正的改善是改變得比以前更好,它是一個PDCA循環,持續改進的過程。
3、快速反饋,快速糾正:(實戰精益品質三大核心模塊之一QRQC)就是一個在改善之前快速定位問題點,現場觀察找到偏差的源頭立即糾正,快反快贏的實戰手法。
它的真正核心思想就是——發生品質問題,立即第一時間反應到作業現場,立即找到偏差發生源。
並且立即做快速糾正的動作,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不斷製造不良的浪費。也最快時間地把品質回歸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其心法是天下武功,唯快而不破。
信息時代,我們要打造一支品質的快速反應部隊。真正做到打贏一場班長的戰爭,讓一線呼叫炮火。
4、舉例說明:某HDD connector 硬碟聯接器,的過爐保護蓋裝反導致過SMT之後無法揭開保護蓋。
對於這個品質異常我們應用了QRQC(快速反饋,快速糾正)的手法,第一時間把問題反應到供貨商的現場。
發現現場作業人員是新人未經合格培訓上崗不知道組裝的方向,後段全檢及首件,出貨QC均未將確認保護蓋有無裝反的檢驗項目放入SIP(檢驗標準書)。
所以SQE立即向作業員檢驗員通告了因保護蓋裝反而導致的不良,並且立即與其生產,品質主管現場糾正了沒有確認方向而組裝保護蓋的錯誤。
立即恢復了出貨,避免了更大的損失發生。當然後續自然要標準化,開發檢驗和設計變更做防呆處理了。
可是我們在第一時間,就去了作業現場做到了先改惡。(糾正未確認方向就組裝的錯誤),為後續檢驗治具增加防呆和設計增加防呆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結論:據統計我們來自人員漏失造成的品質問題,其中80%來自未依規定作業。所以我們在改善之前完全可以先去糾偏,也就是筆者所講的先糾惡再改善。
再恢復品質正常的標準時,再去改善的比原來更好才會讓品質越改越好而不是越改越惡。可以這麼說,今天努力改惡,明天才能改善啊。
說一千道一萬,品質是要一步一個腳印地真抓實幹出來的。
當別人在高喊品質第一,品質是企業生命時,你卻在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不斷地在現場糾正預防持續改善。那麼假以時日,光喊不練的客官一定會收穫一地雞毛,而您卻會真正收穫卓越品質的回報。
因為品質不是喊出來的,品質是靠做出來的。
end
免責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如有不便,煩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