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強國日本,為什麼造「大飛機」這麼難?

2022-03-07     漢光觀察

原標題:製造強國日本,為什麼造「大飛機」這麼難?

全球稱得上製造強國的國家屈指可數,日本就是其中之一。就綜合實力而言,美國、德國和日本應該屬於第一梯隊,這一點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反對。日本的原材料(包含鋼鐵、冶金、復合材料)、精密工具機及工業機器人、汽車製造產業發達,位居全球頂尖水平。之所以提到這幾個行業,是因為這些領域都是航空製造業的基礎,對於很多國家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工業優勢。不過,恰恰是日本的航空製造露出短板,尤其是日本的「國產大飛機」落地卻一再延期,遲遲不能交付。

根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日本三菱重工主導的支線客機項目SpaceJet已經暫停,據悉,該項目暫停的直接原因是航空公司普遍經營困難,市場暫時看不到復甦的跡象。當然背後的深層原因還是因為該項目先後六次延期,研發支出費用不斷膨脹所致,三菱重工面臨沉重的經營負擔。該項目於2008年啟動,原先的名稱叫MRJ,除了三菱重工,參與的企業還包括日本各大重工企業,像川崎重工、富士重工、石川島播磨重工等,而這些企業都是日本航空工業的精華,甚至日本最大的企業豐田也參與其中,擁有一定的股份。

為了日本的大飛機項目順利落地,日本幾乎是舉全國之力在做這一個項目,那麼以日本製造的實力,為什麼造大飛機」這麼難?應該說以日本製造的實力,做一個支線客機項目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三菱重工本身就是日本最大的航空航天企業,實力母庸置疑。其他幾家重工企業也都是波音飛機的分包商,具有豐富的飛機零部件製造經驗,日本東麗還是世界最大碳纖維材料供應商。日本企業參與了波音787夢想的設計,大量的零部件都是在日本設計和製造。

從之前的報道來看,SpaceJet一再推遲交付,跟原始設計缺陷以及零部件部件頻繁變動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問題不是出在製造層面,而是在設計領域。而對於飛機這樣龐大的工業產品而言,設計本身就極其複雜,加上數萬個零部件配套,因此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必不可少,而這一點對日本企業來說,顯然是比較欠缺的。

三菱重工等雖然在大型客機製造方面經營豐富,不過都是與波音飛機合作完成,而完全獨立設計一個全新的機型則是另外一回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ade40344188f9466980bb412253769a.html








日本三菱財團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