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國同為製造強國,為啥近二十年沒有再出現新的大型企業?

2022-03-07     漢光觀察

原標題:日本,德國同為製造強國,為啥近二十年沒有再出現新的大型企業?

近日,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簽署了《國家工業戰略2030》。談到推出這樣一個戰略的初衷時,他指出,德國作為一個工業強國,在近二十年卻沒有再產生新的大型企業,而中國在此期間卻湧現出大批的行業頂尖企業。為了提高德國的工業競爭力,有必要實現國家干預。我們知道,德國是一個製造強國,製造業占GDP的比重超過20%,德國工業巨頭大眾集團,戴姆勒集團,西門子等在國際市場擁有極強的競爭力,這一點與日本非常相似,兩國都是製造立國,製造業占GDP的比重都超過20%,那麼是不是日本也有同樣的情形,近二十年沒有出現新的企業巨頭?

首先還是看看德國,目前德國製造業領域最大的10家企業分別是大眾集團,戴姆勒奔馳,寶馬公司,西門子,博世集團,巴斯夫,萊茵集團,大陸集團,蒂森克虜伯,拜耳集團。這十大企業集團中,成立時間最短的是大眾汽車,成立時間為1938年,其餘大部分企業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其中西門子成立於1847年,距今已經172年。時間推移到20年前,德國最大的五家工業企業分別是戴姆勒奔馳,大眾,西門子,萊茵集團,寶馬公司,除了萊茵集團晉級前五名外,其餘四家保持不變。

日本的製造業同樣非常發達,排名前10位的企業分別是豐田汽車,本田汽車,日產汽車,日立,索尼,松下,日本制鐵,電裝公司和三菱電機,三菱重工。日本十大企業,成立時間全部是在上世紀50年代以前,其中三菱重工成立於1884年,松下成立於1918年,日立成立於1910年,都是典型的百年企業。而在20年前,日本最大的幾家製造業企業分別是豐田汽車,日立,三菱電機,索尼,日產汽車,相比今天,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近20年,日本,德國的確沒有出現新的大型企業。如果說日本經歷了失落的20年,新的大型企業難以成長起來,那麼德國為什麼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德國經歷了統一的過程,國內市場進一步擴大,對於企業來說,應該有不少的成長機會。不過事實如此,德國的大型企業幾乎維持了現狀。

究其原因,首先德國,日本很早就已經步入已開發國家,社會發展趨於平穩,經濟增長趨緩。這意味著新企業崛起的機率大大減少。德國雖然有統一帶來的龐大市場,不過由於原東德地區與西部德國經濟差距太大,導致人口流失,東部地區並沒有出現想像中的經濟騰飛。那麼有人會問為什麼美國近年來崛起了不少科技巨頭?事實上美國科技巨頭大都屬於軟體行業,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製造業,包括蘋果公司也是如此。而美國的製造業巨頭像英特爾等,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奠定了自己在晶片製造領域的地位。

其次,中國近年來是崛起了不少大型企業,像華為,美的,格力,中車,中船重工等,這些企業既有民營企業,也有國有企業,有的是高科技,也有一些是傳統行業,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在中國製造崛起的大環境下成長起來。事實上,相比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像華為這樣優秀的企業還太少。我國早已確定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提出製造強國的戰略,相信到那一天,還會有一大批中國企業崛起,令世人刮目相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08275a31ee20928b4232898b1384a80.html








日本三菱財團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