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微型車不安全?拆開奇瑞小螞蟻和競品看到底怎麼樣?

2023-04-15     醬醬侃車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純電車型的安全已經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話題,比如車輛電池的安全性、車輛的主被動安全性等。再比如火熱的A00級純電小型車細分市場,在五菱宏光、長安等車企加入競爭後。競爭更加激烈。但是由於微型車售價便宜,安全性一直飽受消費者爭議。

但是,還是有很多廠商推出的A00級純電小型車是很「靠譜」的,在安全方面做足了功課。比如,奇瑞旗下的A00級小車小螞蟻就是其中的代表車型。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小螞蟻採用的是航空級全鋁型材框架車身,用的是一種「隼骨型多腔截面結構」,這種結構在耐撞性、抗震性以及舒適性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而且相比鋼結構車身更輕。對一台新能源車來說,使用這樣的框架,能夠讓車型擁有更好的續航,以及給車輛帶來更好的穩定性及安全性。

光看數據,可能大家看的不直觀,實驗說明一切。之前小螞蟻成功挑戰了2隻3.8噸重的貨櫃共計7.6噸車頂靜壓測試;又進行了「復刻阿基米德槓桿原理「挑戰,並最終順利完成三輪槓桿挑戰;以及後面的「30噸坦克壓頂挑戰」也成功了,說明小螞蟻在安全方面還是非常強悍的。硬核實驗之後,我們又迎來了「拆車對比」,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螞蟻和競品車型在車身結構方面到底哪個更安全。

外部覆蓋件對比

在「拆車對比」中,首先對兩車外觀件進行拆解。在拆解奇瑞小螞蟻外觀覆蓋件的過程中發現每塊覆蓋件重量很輕,通過檢查其前後包圍、機艙蓋、兩側前翼子板、門板、後翼子板以及後尾門的材質後,我們得知小螞蟻均採用奇瑞開發的高分子復合材料,因此手感會發輕。

在拆解競品車型中會發現其除了前後槓採用塑料件,其餘的機艙蓋、前後翼子板、後尾門手感較重,均採用的是勻質薄鋼板。

那麼復合材料和薄鋼板哪個安全性更高?首先,奇瑞小螞蟻採用的高分子復合材料是由高分子材料和另外不同組成、不同形狀、不同性質的物質復合粘結而成的多相材料。因此,在性能上具備溫變穩定性、耐衝擊性、成型性以及可靠性等多項優點。其抗拉強度已經高於鋼製材料,不僅堅固耐用,還能在輕度撞擊後自動復原,節省了後期維修成本。

其次,這兩款車型均為純電動力,車身重量對續航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想要保證續航,輕量化就顯得尤其重要。而奇瑞小螞蟻所採用的高分子復合材料相較於競品車型的勻質薄鋼板「瘦身」效果明顯,使整車減重10%-20%,間接提升了續航性能。

車身前後結構對比

覆蓋件拆完後就可以看到車體結構了。奇瑞小螞蟻映入眼帘的是一整塊十分寬大的防撞梁,W結構設計使之具備更強的抗衝擊能力。在其後方的是六邊形散熱器框架,雖然做了一些輕量化處理,但整體結構用料紮實,兩側也延伸出粗壯的支臂與車體相連,在發生碰撞時既能抵消一些衝擊,又能將剩餘衝擊有效分散傳遞到車身結構上,能更加保障乘員艙的安全性。

從側面來看奇瑞小螞蟻的前防撞梁的用料以及結構設計,均向主流的SUV車型看齊。後方的封閉截面鋁型材分段漸進潰縮式前縱梁採用了多邊形設計,並加入了變形引導具備較高的強度,從而使緩衝過程更加柔和且高效。

競品車型的前防撞梁採用了最常規的結構設計,尺寸上不如奇瑞小螞蟻寬大,並且較為單薄。其後方散熱器框架的結構用料也比較羸弱,而兩側也僅通過單層薄鋼條與車體相連,如發生碰撞幾乎起不到任何緩衝以及分散衝擊的作用。

從側面來看競品車型的前防撞梁就會發現,其用料就是一層超薄的鋼板,抵禦衝擊的能力不言而喻。後方的吸能盒採用金字塔狀的漸進潰縮式設計,結構強度不會太高,遇到較大衝擊時,相當於直接將載荷作用在車體上,對乘員造成更大的傷害,同時維修成本也會增加。

車尾方面,可以看到小螞蟻在車體上焊接了一根接近車身寬度的矩形防撞梁,可以較為全面地保護尾部結構。並且由於奇瑞小螞蟻將電機放在了後軸上,所以在電機外部還增加了一層「籠」形保護結構,由粗壯槽鋼製成的傾斜防撞梁也與車體相連,有效分散衝擊力的同時也能很好地保護好電機。

而競品車型車尾居然沒有任何防撞措施,所有的衝擊將直接由車身承擔,進一步增加了對車內成員的傷害。

對比兩款車型的車身前後結構可以明顯看出,奇瑞小螞蟻整體的結構設計科學性以及安全防護能力都要更高,而競品車型在車身結構安全性方面表現欠佳。

車身主體結構對比

奇瑞小螞蟻車身側面採用的是隼骨多腔封閉截面全鋁型材結構環-籠狀立體空間創新車身架構。經過上一期的「復刻阿基米德槓桿原理挑戰」試驗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其A柱、車頂邊梁、B柱以及C柱均未出現畸變,證明全鋁車身的抗壓強度以及籠狀立體車身結構對壓力的分散作用都是非常出色的。

現場切開了奇瑞小螞蟻的車頂邊梁,可以看到其全封閉的腔體內部採用的是運用了仿生學原理的十字架形「隼骨型多腔截面結構」,既達到了輕量化的目的又使車身結構強度得到了保證,都極大的增加車頂的抗壓能力。

競品車型其側面採用的是傳統的鋼鋁混合車身結構。在經受過「復刻阿基米德槓桿原理」挑戰試驗之後,其一側的車頂已經塌陷,我們觀察其較為完整的一側可以發現,其A柱車頂邊梁、B柱以及C柱均受到應力擠壓導致變形,說明其結構強度和抗壓能力不如奇瑞小螞蟻。

切開車頂邊梁後可以看到內部結構僅僅是多了一片鋼板進行加強,其整體結構強度相較於奇瑞小螞蟻自然是要羸弱不少。

車門下方,我們可以看到奇瑞小螞蟻所採用的承載式門檻梁結構造型規整,且十分粗壯,給人以極強的安全感。因此在側面碰撞時,可以承受更強烈的衝擊載荷,從而保持車體結構不會變形擠壓,降低對乘員的傷害。

而競品車型的門檻梁則要顯得單薄不少,並且外部採用的是塑料材質進行包覆。在側面碰撞時,像乘員艙的侵入也會更多。

而在門板部分,奇瑞小螞蟻的採用的是鋁合金框架,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內部安裝了一根粗壯的矩形防撞梁,同時還有一根寬大的加強筋與之錯落安裝,在車輛側面碰撞或者側翻後,能夠給乘員帶來不錯的安全性。

而競品車型的門板內部就顯得十分「空曠」,僅安裝了一根直徑約20mm的鋼管作為防撞梁,在發生事故時並不能抵擋多少衝擊,並且鋼管在碰撞折斷後更容易對車內乘客造成二次傷害。

從拆解出來的兩款車型車身主體結構可以看到,奇瑞小螞蟻的隼骨多腔封閉截面全鋁型材結構環-籠狀立體空間創新車身架構不僅質量更輕、結構更安全,在後期用車過程中還會更加經濟省電,耐腐蝕的特性也會更加省心安心。

底盤結構對比

接下來就是底盤方面。小螞蟻採用的是麥弗遜式獨立前懸架,粗壯的一體衝壓成型下擺臂與副車架相連,保證了懸架的韌性。其「口」字形副車架採用矩形鋼樑製作而成,具備更高的結構強度,同時能將前縱梁所承受的一部分衝擊力引導至車身底部,有效避免了衝擊力過於集中。

競品車型也採用的是麥弗遜式獨立前懸架,但其下擺臂明顯相較於奇瑞小螞蟻來說要狹窄許多。同時由兩側衝壓鋼板組成的副車架在一體性和結構安全性上也遠不如前者。

奇瑞小螞蟻的後懸架依然採用的是麥弗遜式獨立結構,這樣的「操作」甚至優於市面上10萬級別的車型了,堪稱良心。而且前後獨立懸架也為奇瑞小螞蟻帶來了良好的操控性、穩定性和舒適性。

來看競品車型,則是跟隨大流採用了成本更低的扭力梁懸架,並且為了進一步壓縮成本,其連杆也採用的是最簡單的瓦特連杆,可以說這套懸架也僅僅是起到最基本的支撐、減震作用。

在底盤方面的對比,奇瑞小螞蟻所採用的前後麥弗遜獨立懸架堪稱業界良心,同時其底盤結構用料也比同級鋼結構車型更加紮實,所帶來的操控和舒適性能非後者能比。

電池結構對比

新能源車在安全方面不得不考慮電池的安全性,由於電池包破損導致的車輛自燃案例也是很多,奇瑞小螞蟻的智慧電池在外部結構上採用了一體式電池包框架,基本做到了與底盤純平,同時還噴塗了防刮耐磨的裝甲塗層,如此設計不僅能更好地保證電池的安全,還有利於降低風阻,提升續航。智慧電池還採用了4進1出液冷高效傳熱結構、智能分區控制熱量管理系統以及熱失控抑制技術,內外雙管齊下保障電池安全。

而競品車型的電池組在布局上相較於底盤平面更低,雖然也噴塗了裝甲塗層,但更小的離地間隙讓它很容易受到磕碰,導致電池損壞。同時其與電機之間裸露的線路設計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醬哥點評:

縱觀汽車市場,標榜安全的車型數不勝數,但是光鮮的外表下誰也不知道內在是什麼樣的,經過此次雙車拆解可以看出,奇瑞小螞蟻在安全方面還是十分出眾的,在同級別車型中表現十分突出,而這也讓我對奇瑞用心造車的態度更加敬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5386f401070ea457d8da142ebd392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