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B加持 海豹順利通過雙面側柱碰試驗!

2023-07-30     醬醬侃車

汽車安全一直是消費者重視的購車因素,也是大部分廠家研發車型時重中之重的項目,特別是如今新能源化的時代,由於驅動電池的特殊性,車輛安全更是十分重要。

近期比亞迪旗下CTB技術加持的海豹雙面碰撞測試出爐。作為國產新能源高品質車型,比亞迪海豹這次的測試,不僅成功通過,而且結果非常優秀。歸功於其搭載了比亞迪 e 平台 3.0技術和CTB底盤,可以說十分值得消費者信賴,成為消費者高品質出行的不二之選。

作為比亞迪旗下的明顯產品,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不僅更安全,還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操控性以及乘坐空間。那麼為什麼要做雙面側柱碰試驗呢?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在結構上與傳統燃油車大體相似,本身許多碰撞測試標準可以沿用。但由於搭載了動力電池,使得車輛在抵禦側面外力撞擊時並沒有太多形變空間,並且電池包在收到外力後安全性大打折扣且對用戶的隨時較大,這就給底部安裝了電池包的新能源汽車的結構設計提出了極高的挑戰。為了驗證CTB技術對電動車安全性的意義,國內汽車安全類測試欄目TOP Safety,就對比亞迪海豹進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車雙面側柱碰試驗。

為此,在測試環境中,比亞迪海豹的雙面側柱碰挑戰將使用同一台車,在一次標準側柱碰的基礎上再次進行側面柱碰。第一次碰撞試驗,比亞迪海豹整車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擊254mm鋼性柱,隨後同一台車進行疊加第二次碰撞試驗,以副駕駛後排撞擊點進行側柱碰試驗。

通過兩次的碰撞測試可以看出,比亞迪海豹整車結構最大變形量為183mm,這遠遠低於傳統燃油車平均300mm左右的變形量,足足減小了120mm左右。這表明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很好地提升整車結構強度,確保從前到後各個撞擊位置的結構安全,為車內消費者提供了生存空間,並且防止電池發生擠壓變形。

在乘員保護方面,三位乘員保護指標也全部達到滿分,最大化保護每一個乘員的生命安全,這與比亞迪CTB技術密不可分。在大家都較為關心的電池安全部分,兩次碰撞後電池包僅在邊框產生輕微變形,帶電部分無損傷,電池包主體結構基本沒有變形,電池包沒有出現漏液、起火,整體結構穩定,並且在碰撞瞬間,車輛的電池管理系統立即執行高壓斷電保護策略,高壓系統電壓在碰撞後的820毫秒內,迅速下降至安全電壓區間內,有效保證駕乘人員生命安全,並減少車輛自燃的風險。

最後,TOP Safety為了進一步測試電池包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還將參與了兩次側柱碰的電池包重新裝入另一台海豹新車,不僅可以正常啟動,並且還能安全行駛,證明碰撞後的電池包功能性一切正常。

海豹在雙面側柱碰挑戰能有如此高的優異成績,與海豹搭載了比亞迪e平台3.0和CTB電池車身一體化密不可分,比亞迪歷時5年,耗資百億推出的純電整車架構平台化的全新e平台3.0,從底盤層、高壓層、低壓層、車身層,全面整車架構開發,突破了電動車的性能短板,賦予電動車高級別的智能進化能力,徹底釋放智能、電動化潛力。為智能電動汽車的蓬勃發展,提供了絕佳的基礎平台。

醬哥點評: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擺脫了過去「自燃」、「不安全」等詞彙標籤,變得更加靠譜和安全。通過本次試驗可以證明,搭載了比亞迪e平台3.0和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的海豹在同級別中更加安全,同時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caa547138848f6bd09b1e391ae864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