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專賣太陽能產品也可以月入十萬

2020-03-11     鯤鵬資本論道

一位山西女孩獨創低碳潮品專賣店,經營的上百種潮貨囊括了玩具、日用品、汽車用品、時尚禮品等,它們均是靠太陽能工作的。短短兩年,她就通過「販賣綠色生活」,贏得了百萬財富。

  衝動創業,

  「綠色玩具」嗆口水

  在成為老闆之前,太原女孩郭陽是上海一家著名展覽策劃公司的白領。2010年9月,郭陽所在的公司以「創意禮品,低碳生活」為主題,策劃了一場創意商品展銷會。數百家國內外參展商帶來的繽紛商品,令郭陽眼界大開。但最吸引她的,還是深圳兩家公司展出的太陽能玩具,航模、飛機、機器人,全部是不用電池的,曬曬太陽就能飛能跑。陰雨天或晚上也不怕,因為可以用普通的白熾燈或浴霸當「太陽」,為它們補充能量。

  郭陽怦然心動地想:「這種新潮產品應該大有市場啊!」這個判斷源於她的親身經歷。每一次回家探親,郭陽都會為兩個小外甥帶去遙控賽車、聲控奧特曼等禮物。可過一段時間她再回去,卻發現這些玩具已經被兩個姐姐封存起來了。因為玩具上的6節電池幾小時就用完了,每次都要花18元買新電池,次數多了也覺得「燒錢」。

  基於此,郭陽認定這些太陽能玩具是創業利器,她要通過它改變命運!沒想到,當得知郭陽想開一家太陽能玩具店的想法後,男友竟表示大力支持。他說自己侄子玩航模這幾年,光電池錢就花了父母兩萬多!這個消息,更堅定了郭陽的創業決心。

  2010年10月,她毅然辭職開店。租賃店鋪、裝修、進貨、招員工……11月底,郭陽的「太陽能玩具店」開張後,她已經花光了工作兩年來攢下的10萬元積蓄。可迎接著她的,卻是慘澹的生意。為什麼呢?

  由於太陽能驅動的玩具價格,要比用電池的玩具貴一兩倍,家長們普遍嫌貴,感覺買一個太陽能玩具不如多買幾個普通玩具划算。雖然大家基本上都認同環保低碳的理念,可到了實際要從口袋裡掏錢的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去買傳統、便宜的玩具。眼看小店已經運營了一兩個月,賺到的錢卻連交水電費都不夠交,郭陽心急如焚。

  調整戰略,

  「低碳潮品」撬開白領市場

  做到2011年2月,郭陽的玩具店已經虧損4萬多元,任憑她如何大力做宣傳,如何努力營銷,都沒有出現起死回生的跡象。痛定思痛,郭陽開始認真琢磨自己失敗的原因。

  結果發現,她首先沒有做足市場調查。太陽能玩具雖是新潮產品,在市面上很鮮見,但價格太貴。還有一點她忽略了,玩具的消費群體雖是小朋友,但付錢的卻是其父母、長輩。這個年齡段的家長,對環保、低碳的認識大多都還停留在媒體的宣傳層面上。所以,太陽能玩具高昂的價格就成了一個很難逾越的障礙。另外,家長給小朋友買禮物無非就是生日、兒童節、春節這寥寥可數的幾個日子。可以說,在消費者潛在的購買力上就先天不足。可如今已經騎虎難下,她必須儘快改變思路。

  這天,一位昔日的女同事找到郭陽,以1700元的價格,買走了一件店裡最值錢的太陽能航模,說要作為生日禮物送給男朋友。這單生意給她帶來了啟發:白領群體一直是低碳、環保理念的推崇者,而且他們既有消費實力,又追求健康的品質生活。我何不將銷售目標瞄準都市白領呢?

  考慮到店裡的玩具除了航模和帶有小型發動機的賽車模型外,大多數並不適合成人玩,郭陽決定搜羅一些專為白領群體打造的太陽能小產品。為此她說服男友,用兩人在老家按揭的一套小房做了抵押貸款,以備擴充貨源之用。

  郭陽開始四處搜羅太陽能小商品。在網上,她從國內外的創意商品批髮網站上精挑細選,尋找適合自己專賣店定位的「低碳潮品」;現實中,她則親赴上海、廣州、義烏等地的批發城淘貨。一個多月後,郭陽用12萬元錢,換回了一堆小山似的新潮商品:太陽能鑰匙扣、太陽能手錶、太陽能手電筒和燈具、太陽能充電器、太陽能電子禮品、太陽能汽車用品、太陽能背包……琳琅滿目的低碳潮貨。

  郭陽把店名換成了「低碳潮品專賣」,並將原本充滿童真童趣的裝修,變換成了時尚、溫馨、舒適的風格,這樣更能迎合白領一族的審美觀。

  在宣傳方面,她既帶領員工到一幢幢寫字樓前等候上下班的白領,向他們派發彩印傳單和優惠卡,還利用和QQ群進行營銷推廣。一番廣告「轟炸」後,郭陽看到了立竿見影的成效,每天來她店裡參觀和購物的人絡繹不絕。其中太陽能搖擺盆栽和移動電源最熱銷。

  一個月下來,郭陽補了三四次貨,盈利近2萬元。僅搖擺盆栽和太陽能移動電源,就各賣出了好幾百件。就連那些低碳玩具的銷售,也在不經意間被帶動起來。

  發展團購,兩年賺百萬

  更令郭陽驚喜的是,不但白領一族愛光顧低碳潮品專賣店,她還從消費人群中發現了的身影。但由於學生們尚無經濟來源,他們大多喜歡購買幾十元一件的太陽能電腦燈之類的小東西。可是她的店鋪離各大高校甚遠,怎樣才能吸引來更多的大學生前來購物,全面打開高校市場呢?

  2011年5月,郭陽發展起了大學生業務員。她物色了一些有創業精神、口才頗佳的學生做自己的校園代理,讓他們拿著適合大學生用的太陽能小商品,到大學宿舍推銷。每賣出一件,郭陽都會讓利15%—20%給他們。這樣一來,她既為一些貧困學生提供了創業賺錢的機會,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專賣店的銷量。

  有意思的是,郭陽通過國外一家網站批發來的「愛情測溫瓶」,也得到了大學生和白領們的熱烈追捧。這種太陽能產品極富情趣,整個玻璃瓶都是密封的,瓶子裡面的上端有個帶孔的紅心或者海豚。當你用手捧住瓶子下端有液體的地方,液體會順著瓶子裡的玻璃細管翻湧而上,溫度越高,液體上升越快。最後液體會從心臟或者海豚的嘴裡,像美麗的噴泉一樣噴射出來,你的手掌則能明顯感覺到一股股沸騰的涌動……小情侶們最愛和心上人一起,用手掌焐熱這種冰冷的瓶子。當年七夕,該產品為郭陽帶來了兩三萬元的收益。


2011年9月,郭陽又用賺到的錢,在松江大學城開了一家分店。由於附近高校林立,店裡銷售的太陽能小商品,又都是她針對大學生的口味精心挑選出的,所以這家新店開張後,生意一直紅紅火火。每逢節日,營業額甚至會超過總店。

  發展到2011年底,郭陽兩家專賣店每月的總營業額,已經突破15萬元大關,每月的凈利潤都在5萬元左右。儘管已經擁有比當白領時高出數倍的收入,但郭陽仍不滿足,因為她又發現了團體消費這個大市場。

  2012年春節前夕,一家外資公司找到郭陽洽談合作事宜。通過對方的介紹她才明白,原來一些企業或單位,每到逢年過節,都有為員工發福利的資金預算。這家以年輕人居多的公司看中了郭陽店裡銷售的低碳商品。由於該公司的購買量大,郭陽開出的價格比零售價低了15%,對方欣然接受,從此還成了她的固定大客戶。

  僅這一單大生意,就相當於自己分店一個月的營業額。這大大「刺激」了郭陽,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她和幾名員工背著一些樣品,一家家敲企事業單位的門。雖然被拒絕了很多次,但最終還是拿下了近20家大客戶。

  2012年5月,郭陽考慮到一些白領工作忙碌,惜時如金,就迎合他們的網購習慣,在淘寶上開設了自己的網店,並打出「全城2小時免郵資送貨上門,貨到付款,7天包換」的誘人廣告。

  2013年初,郭陽專賣店裡的太陽能商品,已經囊括了玩具、日用品、汽車用品、戶外用品、時尚禮品等8大類,共計100多種。她在網上和線下共僱傭了12名員工,每月的純利潤都在10萬元左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thud3HABgx9BqZZIeA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