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法娣開龍門客棧追趕時尚年賺200萬

2020-03-26     鯤鵬資本論道

「蝸居」墳山創業

  1996年,47歲的孫法娣提前退休。她承包了老家富陽龍門山上的枇杷園,每年5000多元的租金很便宜,因為山上密密麻麻布滿了400多個墳頭,除了清明節,沒人上山。

  孫法娣為枇杷樹除草剪枝,又養了些雞。賣的錢修房鋪路。一晃就是5年。

  這墳山有什麼前途?原來,龍門鎮有1000多年的歷史,隨處可見徽派老建築,風景優美,由於當地是著名的球拍之鄉,山林砍伐很厲害,唯有這座墳山綠蔭簇擁,孫法娣覺得,總有一天,有樹的山會變成稀缺資源。

  2001年,龍門鎮被認定為孫權故里。孫法娣得知後喜出望外,她盼這一天很久了。孫法娣搞一個供城裡人旅遊休閒的農莊。可誰會來墳山遊玩?於是,她開始動員村民遷墳。要在祖宗頭上動土,村民們斷然拒絕。一天,她半夜突然雙腳踏空,掉進了一個墳洞的棺材裡!嚇得拚命喊:祖宗呀,我來開山,是要把這裡建好,不是要你們搬走的,我會安定好你們的!此事傳開後,鎮幹部動員村民遷墳,統一安排公墓。

  「孫二娘」開「龍門客棧」

  孫法娣想將果園變成天然採摘園,讓城裡人一邊觀光邊一吃水果。這裡距富陽市16公里,距杭州市54公里,遊客來了食宿問題難以解決。最緊要的是建一個能供遊客休息的地方。

  房子都是木質結構,跟農舍差不多,加上孫法娣掉到墳坑後,她的「孫二娘」就叫響了:膽子大、為人仗義。孫法娣靈機一動:乾脆就叫「龍門客棧」,果園又剛好就在龍門鎮!

  為了店面更像龍門客棧,孫法娣還特意在房頂鋪上稻草,屋角掛上旗幡、紅燈籠,房內擺著木製刀劍,服務員穿古裝,菜名充滿武俠色彩,比如她把當地的鄉下米酒叫成「武松虎酒」,紅燜豬蹄叫「降龍十八掌」等,江湖味道十足,客人越來越多。

  2005年,出了20多家跟風者。孫法娣急了。按族譜,她是孫權的第64代孫,她打出「孫權後裔」、「大帝子孫」、「皇親國戚」的廣告。新賣點立刻區別了跟風者,甚至還吸引了上海市民。

  好景不長。很多人有樣學樣,生意再次淡了。有的同行還攻擊她,告訴遊客果園是座墳山,小心有鬼。不少遊客走了。

  2006年5月,一群上海年輕人進門就嚷著要見「孫二娘」。原來,他們就是衝著「鬼故事」來的。

  孫法娣開闢了一塊「戶外野戰基地」,專門進行素質拓展訓練。墳墓的「鬼故事」反而成了一大亮點。

  追趕時尚 年賺200萬

  多年的創業經歷讓她領悟到:必須時刻關注、迎合當下年輕人的喜好!

  「周末農民」流行,她特意去一家農場「偷藝」,回來後,隔成兩百多個小塊土地,每塊約10平方米,年租金幾百元。很多農民嘲笑她:「我種了幾十年田,還沒見過這樣也能賺錢!」可幾個月後,那些方塊土地就被訂光了。

  老年舞蹈流行,她參加了比賽,還得了獎,吸引不少老年人來度假。

  《新龍門客棧》熱映,她立刻開發了「人肉包子」——「仁肉包子」。

  開心農場遊戲流行,她立即開闢了現實版的開心農場,專供遊客偷菜、偷水果。

  憑著一系列時尚項目,她的龍門客棧一路興旺,年利潤200多萬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2OJFnEBrZ4kL1Vica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