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漫威畫師的中國創業故事

2019-10-30     鯤鵬資本論道

一次旅遊經歷改變了前漫威畫師Walter的人生,捨棄了美國已擁有的事業,來到中國開啟創業之旅。儘管需要面對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市場環境,以及與投資態度、要求與西方並不相同的投資者,但Walter仍看好公司的業務發展和市場潛力,並向著成為「中國迪斯尼」而努力。

從美國到日本再到中國

或許提到Walter這個名字,很多人對此並不熟識,但若提起《蜘蛛俠》、《變形金剛》等漫畫,則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而Walter作為原漫威主畫師,曾在DC、孩之寶等公司就職,先後參與過這些動漫作品的人物設計與創作。但一次考察,讓Walter最後選擇在中國重新開啟自己在原創以及跨媒體產業上的事業,而北京赤龍世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赤龍世漫」)也正式成立。

「我在五六年前就曾來過中國,那時是來中國旅行,瞬間就喜歡上這裡,並結識了一些藝術家,隨後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Walter表示,「其實來中國前我也去過日本,但隨即我發現日本動漫的一些創意來源於中國,這也堅定我選擇在中國發展的決心。」

儘管Walter在原創和跨媒體領域中有很多想法,但對於公司運營這方面並不擅長,而公司運營得好壞卻也正決定了Walter能否實現自己的創意。就在這時,通過好萊塢一些朋友的介紹,Walter認識了原本在華爾街就職的程震,雙方通過交談,很快就達成共識,並基於各自在原先領域所積累的經驗與優勢,分別從原創以及跨媒體內容創意和公司運營兩方面,著手打造赤龍世漫的人生。

從沒有辦公室到獲千萬融資

在外界看來,一位是參與過眾多知名動漫作品的前漫威畫師,一位曾在華爾街從事槓桿收購工作,兩者的合作一定使赤龍世漫的發展快速步入正軌,但實則不然。

據程震介紹,赤龍世漫在成立後,最開始公司並沒有幾個人,也沒有正式的辦公室。「在最開始的兩年,公司也沒有製作屬於自己的原創作品,而是通過我們過去所積累的資源,為美國的知名遊戲公司製作一些他們想要的產品,直到去年,赤龍世漫才算是全面開啟,逐漸地去開發、製作原創動漫以及跨媒體作品。」

儘管最初公司的業務發展並沒有想像得那麼順利,但此時赤龍世漫也在做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培養自己的團隊。團隊對於一家原創和跨媒體公司而言肯定是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但通過觀察目前國內的一些動漫團隊,可以發現團隊都比較小,只有五六個人就把一部作品製作出來了。「表面上看,這代表了該動漫團隊的高效,但實際上很難保證作品的質量,因為人數少就意味著每一個人要負責多個環節,容易忽略細節上的問題」,程震表示,「為了保證作品的高質,目前赤龍世漫已經組建成一個成熟的團隊,分別負責原創和跨媒體製作,負責各個流程。」

此外,雖然赤龍世漫在最初並沒有製作出太多原創作品,但其為其他公司所製作的動漫作品質量較高,得到業內的認可,這使得赤龍世漫在今年5月獲得融資,保證公司今後能有資金去開發新作品。

想用十年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

Walter表示,赤龍世漫在最初開始,就立足於國際,要成為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原創以及跨媒體公司。根據規劃,赤龍世漫要先在3-5年內在國內擁有話語權,隨後希望在十年內在國際上站住腳。但自赤龍世漫於全面發力後,所遇到的問題也變得更多,最明顯的就是國內投資人普遍存在的「快心理」,即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看到作品,看到市場效果,但這對於動漫行業而言並不適用。

從目前國內的動漫市場看,基本上知名的國產動畫系列大電影每年都會出一部新作品,動畫連續劇也連續不斷,可市場認可度並不高,但反觀海外知名系列動畫電影,比如《冰河世紀》,自2002年首次登上大銀幕算起,截至第四部作品上映,共用十年的時間,平均2-3年才完成一部作品,其質量更是受到觀眾的一致認可。

對此,程震表示,動漫作品並不是能一蹴而就的,短時間製作出來的作品也無法完全保證質量,但質量卻直接影響動漫公司的未來發展,所以快與慢的衝突也是赤龍世漫目前所面臨的難題之一。據悉,為了解決這一障礙,赤龍世漫選擇先從操作較為簡單、時間也較短的漫畫和短劇做起並投入市場,一方面能儘量滿足投資者對「快」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先通過這些作品進行市場檢驗,當發現市場反響較好時,會同時跟進大電影等原創和跨媒體項目的製作。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鄭蕊/文 賈叢叢/制表

2005年

到香港了解亞洲玩具製作,決定留在亞洲

2010年

到中國旅遊,決定在中國發展

2011年底

赤龍世漫註冊

2012年

公司擁有辦公室

2014年

開始製作自己的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iGSG24BMH2_cNUgHm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