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做一名把住产品质量关的班长
周忠应
9月初的一天,我来到慈康洗涤的外包车间,有一个女员工格外让人注目,只见她一会儿走到生产线上给产品套塑料膜,一会儿看到流水线旁的卡板上的产品堆满了,就跑去用手推叉车把货物拉走,一会儿又跟线上的人交待几句。行动之间,动作迅速,风风火火,丝毫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她跟普通的员工一样,穿得工衣,戴着工帽,胸前还挂着工牌。不过,与人有一些不同的就是,满脸笑容,身板子也挺得很直,很有一种女汉子的味道。她是外包班长杨连,一个男性化的名字,有人叫她杨班长,也有人叫她杨连长。
出生于广西某个农村的杨连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妈妈就抛弃了她,是爸爸既当爹又当娘将她拉扯长大。因为她爸爸是个地道的农民,也没有读过书,家里条件一直不好。杨连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便辍学帮家里种田,或者就在家乡打工赚钱。
小时候,看到伙伴都有爸妈,心里非常羡慕,就吵着爸爸要妈妈。每次,见到的是她爸爸一个人默默地流泪。后来,稍懂事后才知道,是她妈妈嫌爸爸穷,另嫁了他人。杨连记得在她10岁的时候,跟一个亲戚去一个镇里玩,在镇里的菜摊上看到一个贩菜的女人。亲戚牵着她的手跟贩菜的女人说:“你看,你家的丫头都10岁了,长得好可爱,你都不管她。”杨连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女人说的话:“对不起,你们认错人了。”这个女人连看都不看小杨连一眼。
这对幼小的杨连深受打击,没有见过妈妈之前,她脑海里的妈妈是美丽而慈祥的,与眼这位贩菜的妇人有着天壤之别。回到家里一个人躲在床上大哭了一场。从此以后,她再没有问过妈妈了。
在杨连的记忆里就这样见过她妈妈一次,妈妈的印象也逐渐模糊了。不过,虽然现在成人,在她内心深处还渴望母爱的。没有母爱陪伴的孩子,一定会更坚强。杨连并没有因没有母爱而变得孤寂与内向,相反她的性格是外向的,她也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无限爱她的爸爸。
去年,经过3年的网恋,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杨连,在爸爸与亲朋的祝福下嫁到了广州的花山镇,老公家的条件比较好,结婚后希望她好好在家当太太。可是,杨连是闲不住的,等老公上班去了,就偷偷地跟到慈康公司来应聘。她是这么想的,自己的爸爸一个人在广西,应该多赚点钱给父亲养老,让老人家过上清新的日子。
杨连是爸的心头肉,按理是舍不得她远嫁的,但是为了杨连的幸福,他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因为他知道,杨连是孝顺女儿,女儿幸福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其实早在2010年,杨连就花了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6万元钱,为父亲一次性买了社保,如今已经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了。
杨连是今年的2月26日来慈康公司正式上班的,4月份刚转正就当上了试用班长。车间主任魏金娥介绍,杨连是个会做事能做事又勤做事的好员工。刚进来的一个月,她能适应从灌装到外包所有的岗位。记忆力好,也挺上心的,做事也不急燥,非常关心他人。刚来的第二个月,就建议魏主任为车间员工申请午休的宿舍,并很得到了解决。尤其是杨连当上班长之后,更是关心班上的员工,员工有困难,总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对于每一个员工,擅长什么,有什么爱好,她心里有一本书记着呢。例如以拉货为主职的唐启准是个封箱的高手,封箱的速度几乎是其他人的2倍。每当封箱要人的时候,就安排唐启准与成伟栈去帮忙。
在外包班,有两个班长,还有一个叫王雪兰,两人配合得非常好,既分工又合作。班上30多个兄弟姐妹都相处非常快乐与和谐。在这个小集体,这个温馨的小家庭里,大家都把两个班长当成“长哥长嫂”。农村有句俗话是“长哥当嫂当爹娘”,在童年缺少母爱的杨连在冥冥之中,把她这份“长嫂”的爱辐射给了身边的兄弟姐妹。
有这么一件事让她永生难忘。今年4月23日这天,正是在班长的试用期间,她帮产品打码,她却把日子记错了,把23日打成了22日,并且打了整整10箱。幸好她有对工作进行复查的习惯,复查时发现日期打错了。于是她马上报告主任,主任报告生产经理,并立即进行了拆箱返工处理,把损失挽回到最少的程度。
事后,杨连非常内疚,并愿意接受处理。她就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在等待父母的批评教育。她想不到的是,主任与经理都来给她做思想工作,不要让她有太多的负担,以后吸取教训,注意与完善每一个细节。虽然没有得到严厉的批评与处罚,但杨连的内疚之心更是加重。她知道,以后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做一个能把住产品质量关的一线班长。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杨连告诉我,她在很多工厂打过工,只有在蓝柯这个企业才有置身于温馨的家庭氛围感觉,这是一种有着母爱一般的工作。这里充满了和谐与包容,充满了平等与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