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炒的外婆菜:粗茶淡饭的日子像诗一样美好

2020-02-29     周忠应

母亲炒的外婆菜

周忠应


原来在长江信息报当编辑的时候,天天到报社旁边的井水饭庄吃饭。报社将平民的饭庄当成自己的食堂,每餐报社补贴五块钱,自己出五块钱,十元一餐,同事几个凑在一起吃。为了吃饱,我们习惯点几个菜:大碗花菜、剁椒鱼头等,其中一定还会点个外婆菜,一是外婆菜不贵,二是外婆菜好下饭。

外婆菜实惠,好咽饭,我们报社的同事都喜欢。据说外婆菜起源于湘西。相传古时湘西各家女儿出嫁后,出嫁的女儿很难再回娘家省亲。于是,女儿出嫁之时,做娘的都会为女儿做上一份离家的菜,咸、酸、辣、脆、甜、苦各种滋味尽在其中。菜中滋味入女口,在娘心。因为慈母一片爱女之心,这道菜也一代代传了下来。

外婆菜并不是一个食材的名字,而是一种做法的代称,透着一种亲昵。原料选用多种野菜、农村的土菜,以传统的民间制作方法晒干放入坛内腌制而成,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剂,加上肉泥、辣椒、植物油、食盐等,是难得一见的时尚湘菜,口感极好,嚼之有劲,品之逾香,非常开胃下饭,听说还能降血脂、软化血管、滋养容颜。不过,我吃了那么多外婆菜,依然有未老先衰的迹象,不到五十岁的时候,就显出了脑门,前额发光闪亮。


我没有见过外婆,外婆在我妈妈才十来岁的时候就离世了,所以没有吃过外婆做的菜。印象中外公最会做的是煎豆腐,特别好吃。母亲是做外婆菜的老手,她做的菜比饭店里的菜更是好上百倍。小时候吃得特别多,我们叫酸菜杂炒,是多种腌制的酸菜加辣椒、豆豉炒在一起。后来才知道,母亲炒的这种菜应该就是外婆菜。母亲怕菜不好吃,总是把各种酸菜剁得非常细碎,便于我们咀嚼。去学校读书,多半也带上这种菜,这菜放上一个星期是没有问题的,不会变质,而且好下饭。那时,这菜少油没肉,不比现在的外婆菜,会加入肉泥,甚至鸡蛋等荤菜,也会放适量的糖,增加甜味。小时候,母亲炒的外婆菜,是纯粹的土菜,糖也稀缺,肉也珍贵,它们是很难与这些酸菜相遇的。我们吃菜的候,总是喜欢把里面的萝卜丁当成肉丁,把酸豆角当成鸡胗咀嚼。

母亲现在依然喜欢炒外婆菜给我们吃,不过她的手艺与时俱进了,炒出来的味道依然比饭店里的好吃。她将自家菜园里的白菜、芥菜、萝卜、齐心菜、豆角进行蒸晒后,腌制在大大小小的陶罐里,炒的时候,才一样样拿出来,洗干剁碎,将辣椒葱姜蒜切末,用大火炒。当然肉丁会用另外的锅炒,会淋入料酒,加入少许酱油炒个八成熟,然后与加入少量糖、豆豉的各种酸菜一起翻炒。母亲炒菜有一个特点,她是不放味精、鸡精什么的,尤其是外婆菜,她说,放了味精鸡精的外婆菜会失去最原始的美味。

吃,不仅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多的品味生活的本真。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美味的外婆菜,一边聊着家常,粗茶淡饭的日子像诗一样美好。你会在紧张的工作之后,回归亲情的温暖,自然就抛却很多世俗的羁绊与困扰,让一种幸福的情绪在外婆菜的五味中舒展开来。


2020年2月28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QKYknABgx9BqZZImCtS.html


















许家洞的故事

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