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意图明确,我们该做点什么

2023-09-14     威海新楼市

原标题:救市意图明确,我们该做点什么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综合司司长袁达、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魏岩、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国家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罗天舒

上面的意思很明确,这个楼市是一定要救的,而且都说了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所以是一定要救成的

必然会有很多人说跌掉算了倒掉算了,但不用想也知道,支柱产业,国家能让它倒掉吗

我们不是欧美那么纯度高的市场经济,而是政府主导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所以这种概率真是太小太小了

而且情绪发泄对你现状的改变毫无意义

房价涨的时候,很多人就觉着它会一直涨下去——就像六年前一样

房价跌的时候,很多人就觉着它会一直跌下去——就像今天一样

老说割韭菜

只要不是连根刨了,割了一茬,还能再长啊

这辈子谁还不遇个渣男,长个教训再战就是了

怕的是只沉浸在情绪发泄里,鉴渣能力一点儿没长

这么多年见识的客户里最具备全国性的楼市视野和投资格局的

——是那些没有房子的人

在带看二手房的过程中,一边出租一边出售的情况很常见

这个时候遇到的租客尤其有趣

一部分很配合,约好时间开门

一部分坚决不给开门

还有一部分,会给我和看房者上课:现在卖房的都赔惨了吧……买房哪有租房方便,还省钱,愿意住哪就住哪……学校那个东西、租房也一样上……咱小时候村里上学也一样、么学校不是上呢……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这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给儿子的

韩愈,不但在文人圈里声名赫赫,在官场也是有头有脸的,还是个京官

就这样的人,买套房子还要攒三十年

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牛哄哄的人物,还有很多比他更惨的

像是大诗人白居易:“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从古至今,买房子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很残酷,却是事实

很多客户总喜欢“高屋建瓴”——一个三四线城市,房价太高了

然后各种对比,各种泡沫论

恕我直言

这种宏大叙事对我们实际买房基本毫无意义

如果你拿自己的收入水平去看房价,觉得现在的房价还没有降到位,那你完全可以继续安安心心租房住

政策传到市场是需要时间的

必须说,现在的楼市问题,它不是房子的质量问题,也不是房子价格的问题,它是老百姓手里没几个钱

首付差点的,不愿意借钱

首付够了,又担心贷款,每月还多少,还多少年,我这以后的收入能稳定吗

首付、月供都不用担心的,又会想未来的房价会不会还降啊,我买了会不会砸手里啊

其实,就是一点

大家对未来的经济、对自己未来的收入,心里没底

你看今年被旅游带起来的民宿

现在地段好的、品质好的小区,有几个没有民宿的,还有把自己住的好房子拿出来,自己去偏点的地方租个房凑合几个月的,都是想着能挣一点是一点

整天说刺激消费刺激消费

消费哪里需要刺激,人最喜欢的就是消费了

不同的钱,不同的消费方式,会所嫩模还是九块九包邮,总之都要有个出口

住一晚上虽然贵,但跟买房子的钱,真的就不算什么了

所以呢

救楼市用降首付就不大好用

首付降了,但是后面的贷款多了啊,月供大了

这不是朝三暮四的游戏吗

都是在实打实的供房子

同样的,给个税费优惠、降个利率什么的,也是一样的

如果对楼市的预期没那么好,如果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没有把握,再怎么刺激也没有用

相反的,如果对楼市的预期好,不用刺激大家就顶着大太阳行动了

从五一以来,小户型的房子、公寓咨询量一直上涨

一个客户在中考前就跟我联系,说等伺候完孩子考试想去看看金地观海澜湾的公寓

我在日历上标了一笔,考试结束后,我跟她联系,她说带孩子出去旅游放松了

前两天终于给我电话,说想去看看房子

我回她:金地观海澜湾的公寓已经卖完了

她给我发了一串表情包,我可以想象她的心情

但是她低估了市场

现在很多原本在卖的房子也都改成民宿,一边做民宿一边往外卖

从卖房的角度讲,这样的卖法是不合适的

只能在前一个客户退房,后一个客户未来,这短暂的短暂的两个小时打扫时间看房

这种事情我经历过多次,真是很难把握时间,让客户刚好就这个时间点看到这一套

单从房东的角度来看,一晚上最少三四百,万科翡翠公园那种好房更是一晚上千,这生意真的是很难不做呀

说是疫情解封后的报复消费也好,说是经济冷淡时的口红效应也好

总之,旅游市场的火热是真实的

而且,不管哪一种情况,旅游市场的热度还会继续

大家就是看到了,所以才对这一块市场产生热情

现在要买房,跟十年前比,确实是更难了一些

因为不但房价涨了,想买总价低一点的房子还不容易

市区的新房项目往改善方向走,这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单价虽然相对不高,但面积大,总价高,首付和贷款都跟着上去了

存量房越来越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开发商也知道大家不缺房,缺的是好房子,它为了挣钱,肯定也是要顺着大方向走

所以现在想在市区买房,又要品质又要总价低,根本找不到

总价低一点的房子没有吗

要么偏,要么品质不够

这样的房子能买吗?

不能

掉面子呀

很多住在市里老房子的人,尤其是菊花顶、金线顶这些鼎鼎有名的地方,都是一边揉着酸痛的膝盖爬楼梯,一边跟亲戚朋友炫耀自己住在核心区

这些客户对市场上的好房子都如数家珍,因为其看房历程能绵延两三年

既然是换房,地段肯定不能比现在差吧

要不然菊花顶换到临港,那算怎么回事

既然是换房,好歹也是改善啊,总要从步梯房换到电梯房,要不然换的意义在哪儿呢

最终,此题无解

每每这时,我都特想劝一句,您就是从四楼换到一楼,这也是个解决方案,起码自己腿脚不遭罪了啊,怎么面子就比里子还重要呢

唉,还真是人活一张脸啊

为买学区房而奔波的中年群体更难

很多人一上来就说要最好的学区

只知学校,并不知道离学校近的那些房子长什么样

看过之后真心觉得下不去手

难道就为了学区,从电梯房搬到步梯房,怎么越活越回去了?

有的客户甚至问出这样的问题:上学非得买房子吗,有没有那种独立产权的储藏室或者车库,小孩上学能不能算

真的是有点儿委屈

这个世界,冰冷如斯,

明明已经有车有房有妻有娃

一个不留神,还会被按在地上摩擦

这个问题以前的文章已经聊过,这里就只说我的看法——只有学区的步梯老房子,现在的价都太高了

对于很多纠结的年轻人,我倒觉得是最好解决的

威海的新房虽然说是偏,但还并没有偏到哪里去

而且新房和老房子在品质上又存在断崖式落差

你完全没有必要全盘继承父母辈对地段的看法

毕竟稍微有年龄的人都会感叹经区这十几年的发展巨变

只要清楚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这种大趋势,在这个大方向上买房子,总也不会偏到哪里去

市场上房子的种类多,价格的分化也越拉越大,对购房者来说,不是坏事,这让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房子

而我所给的建议,则是从专业的角度,告诉大家哪些房子更保值甚至增值,哪些只会一直缩水

这两方面是不冲突的,毕竟大家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是要解决有地方住,有的是要住得更好更舒服,而有的是让自己的财富保持增长

救市政策不断,放水新高到来,人民币又眼见着贬值,我们知道自己身处变局,但不知道自己能抓住什么

假如你有一辆玛莎拉蒂,停在你家车库,那是你的财产

如果你不会开,却还要开着它上路,它还是不是你的财产就难说了

买房子也是一样,手里的钱能不能买到值得的房子,这是个技术活

通常情况下,越是资金充裕的购房者,越能做出不会后悔的决定

因为这样的购房者更能冷静地坐下来和我讨论每个板块的预期、小区的类型,他们也更懂得周期、分化

而不是只盯着朋友圈看价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5f6c3115ffaf64fa985f9b76eb4ad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