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买房故事

2023-02-26     威海新楼市

原标题:几个买房故事

01

有一个客户保持联系两年了,当然了,今年之前,楼市行情不好,他也不着急,因为确实有买房需求——买婚房,今年又主动联系我们,出来看房

他是一直关注着市场,看了一圈之后,自己都感觉到房价动了,可能是意难平吧,同样的东西,便宜的时候我没买,涨价了我怎么能买?

他说,很多老人因为疫情去世了,我等等,他们的房子抛到市场,房价肯定要落

我不知道他这话是说给我听的还是说给他身边的小姑娘听的,还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反正这话在我看来毫无意义

用那些老房子来回答现在的新需求,有意义吗?

这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就说那些在深圳住城中村的人,一个逼仄到只有中午一线阳光的地方,他们谁在老家没有个带院子的房子,很多在县城也有好几套房子呢

但他们老家的那些房子对他们在深圳渴望的房子有影响吗

没有丝毫影响

因为住在深圳城中村的人即使只能把菜板架在洗面池上,也不愿意回去老家

这就跟我们很多人面对着一衣柜的衣服愁眉苦脸没有衣服穿是一样的

楼下停车、无绿化、中客厅、不通透的房子跟阳光洒满客厅,大人小孩都可以自由自在在小区里玩耍奔跑的房子,也是不一样的

毋庸置疑,什么样的房子都有人住,我自己也是住过地下室的,我当然可以趴在地下室的半窗前看着一双双脚走过,安慰自己广厦千间、夜眠七尺,但是我总不能一直阿Q下去吧,只要有条件我们都会努力从地下室搬到地上,搬到窗明几净的屋子里

市场上的房子虽然很多,但我们想要的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那一段,找到最优比的房子,这也是我不断对比推荐一些产品的原因

就说临港,虽然我平时文章里提到的项目有限,保利翰林院、中南林清月、基业天禧等等,但我同时也一直强调临港的库存很大

提的这些是在户型或者品质或者某个方面有亮点,值得你去看去买的

那背后大量的没有提的,都是有原因的

比如说逸龙湾,这个项目绝对是C位,就在林泉河大弯那,是临港林泉河公园修的最漂亮的一段,水面的亭子、岸边的步道,还有夏日覆满整个河面的莲叶,和威海冰球馆隔河相望

临港最大的家家悦就开在逸龙湾这,再者,逸龙湾西面就是嘉和花园,这个小区规模大入住早,围绕小区形成了市场、小规模的社区商业等,逸龙湾的临路商业也很多,它这里本来就做的商业街规划

这个项目早在林清月、冰球馆、恒融时代这些项目还没有落地的时候就上市了,到现在还有好多,有已经是现房的,还有在建的,不是小区规模大分几期开发,只是开发商不着急,慢慢建慢慢卖

当年这小区户型也是很好的,到现在卖到现房了,户型也没有优势了,走在小区里面,能看出用材很舍得,楼前绿化还有一整片十多株大樱桃树

就是吧,住在里面,还有几栋房子没卖,还有几栋房子在建,感觉真是蛮复杂的

大开发商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讲速度,市场好我赶快卖,市场不好我想方设法搞促销,很多购房者被网络上的高周转带了节奏,觉得这样不好,但只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讲究速度对购房者是好的,那种不讲速度的开发商,是真的能给购房者拖的有皮没毛

现在在售的项目就有那么几个,卖房的时候说明年或者后年就交房,到时间了再问就是合同上写的是哪一年就哪一年交,结果很多购房者一等就是三五年,买的是婚房,结果孩子都会打酱油了房还没有交

它房子都已经建起来了,封顶了,主体完工了,然后就按下暂停键了,剩下的绿化啊什么的就等临近合同交房日期再弄,你能拿它有什么办法,它都是按合同办事呀

02

那天我去接一个客户

我们习惯早到,宁可自己等一会儿也不能让客户等

在客户楼下等待的时候,我拍了这两张照片

这种狭窄的坡路,路两边还停满车,在高区环翠区很常见的

网约车都不愿意进来

上下班高峰期你想把车开进主干道一定要熟谙见缝插针之道

下雪天想把车开上来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但是在客户口中,这就是神仙洞府

啥啥都方便,哪哪都很好

这也很正常,大多数人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都会觉得此地是最好的,若是置换客户,那就更是鲜花着锦的好了

但对我们来说就很麻烦了,先要让客户对自己的房子在市场中的定位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然后再脱离开这片区域看整个市场

对于一个不接触楼市动态的人来说,想要说服对方接受当下的楼盘也不是容易事

比如说在这位客户口中,电梯房是最不值得买的,因为电梯占公摊,花冤枉钱

楼太高了也不行,动不动十七八层的,风一吹就会摇摆

总之,看来看去完全是按照自己原来住的房子的样子去找房

很多人,经历了艰难的卖房过程也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

我们普通人买房,最要紧的是一个流动性

以后想换房,或者有什么需要的时候,房子能比较快的就卖出去

这房子在自己嘴里再好,市场不认有什么用

而经历了这一次卖房,还停留在自己固有的思维里,依着原来的思路去买房,真是对不起自己的钱包对不起自己的折腾

还是那句我一再重复一再坚持的话,现在在售的几个品质小区,不管是往后看还是朝前看,都是稀缺的,跟卖得好的几个二手次新房小区相比,还有价格优势,而大量的二手房,不是以楼龄为判断标准,而是以它小区的品质、户型的设计来划分的,绝大多数客厅在北或者在中间,小区不人车分流,数量太多,以后拿什么卖的上价

所有的新房都会成为二手房的,你想想,当你的房子再次放到市场上,你是希望这房子扔在一堆户型落后、人车不分流的二手房里,认都认不出来,还是希望自己的房子不管和多少房子房子一起,一看就是羊群里的骆驼,显眼

03

这段时间接待的客户中,挺有感触的是一位改善客户

客户住在翡翠城,是万科璞悦山东面的一个小区,规模很大,从A区开始,一直能数到F区,到现在还有新房在售卖

有回迁有商品房,这么一说可能会觉得嘈嘈杂杂,不过好处也很明显,生活氛围浓,我们有句歇后语:剃头担子——一头热,“剃头担子”这词儿现在说出来可能很多小鲜肉都不知道,你可以把他理解成行走的理发师,当然不是那种凹造型的托尼老师,只是一柄剃刀一壶热水一条磨刀皮子一块胰子就能上阵整饬头面的,虽然简陋,但卷起来就走,放下来就开摊,方便,重要的是便宜啊,就这样的摊子,每逢这里大集的时候就有好几个

在威高广场,人和人之间不自觉就保持着距离,在这样的集市上,陌生人也能随便拉上闲话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氛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

有的人喜欢邻里之间保持礼貌的距离,有的人喜欢邻里之间熟络如农村大敞的门户,随时抬脚进去,如果客户相信我们,愿意跟我们说他的情况,我们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也能更准确地推荐房源

说回这位客户,她住的是三室的房子,一儿一女都长大了,一人一个房子,刚刚好,但是有一次母亲来看她,出现一个尴尬的场面,两个孩子都不愿意和姥姥一起住,最后老人在沙发上过了两晚

我都五十的人了,还让我妈睡沙发

这话她说的时候眼里有泪

住的安安逸逸,从未想过换房的人,现在坚定地要换一套四室的房子

很多人,一提到房子就充满戾气,可能是错过的不甘,可能是无法满足的欲望,何苦呢

住在这个城市的人谁不知道威海只是一个三四线小城,它没有那么富裕、它没有那么多产业,它无法给你提供长三角珠三角那么多的机会

但是,知道了就要离开这里搬去上海深圳吗?

钱、工作、孩子、父母、人脉、交际、年龄……

或者不愿、或者不能

我们留了下来

而那些外地过来买房的购房者,难道不知道威海是什么样子吗

他们看过更繁华的都市、在更高档的写字楼工作过,最后在威海降落,观海、听潮、慢生活,难道是表演给你看的

没那么复杂,房子只是我们表达爱、承载爱的场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0040e16b339d34b8c045b51b9237c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