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合作能力的孩子,正在失去竞争力

2019-10-11     小七育儿专栏

前几天,微课学员家长石头妈妈跟我说了这么一件事。

国庆假期,妈妈带5岁的石头去找表姐、表弟们玩耍。

几个孩子正在玩小火车接力运货的游戏,大家本来玩得其乐融融,可石头一加入进去,就乱了节奏。

石头要么不按顺序乱跑,要么使劲推挤其他孩子,还把运货的小火车抢走自己玩,气得表姐直跺脚:“石头就会瞎捣乱,我再也不想跟他玩了!”

眼看着好好的游戏被搅得一团糟,石头妈妈也很无奈:“石头是家里的独生子,霸道任性惯了,经常和其他孩子闹矛盾打架,现在都没人愿意跟他玩了!”


生活中,像石头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

曾有研究者对北京市1000余名4-6岁孩子进行了相关调研,结果发现69.9%的孩子都非常缺乏合作意识。

当其他伙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孩子能主动上前帮忙;

当游戏及活动用具不够时,仅有10%的孩子能够通过与其他人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

合作能力,表面看起来是孩子对外界和他人的反应,实则是孩子内在同理心、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整合和体现。


由近百所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组成的联盟MTC,就将“领导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作为评价和选拔优秀人才的8项标准之一,哈佛、耶鲁、斯坦福等80余所美国名校,也都将团队合作能力作为招生的重要依据。

可以说,合作能力是孩子未来适应环境、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和其他人建立和谐友善的合作关系呢?小七老师建议家长们这样做。

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一、多给孩子创造合作机会

美国教育学家帕顿就曾按照社会性参与程度把孩子的游戏分为单独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等六个阶段。

2岁以前的孩子多处于单独游戏阶段,孩子自己跟自己玩是正常的。

2岁以后,家长就可以帮宝贝多多创造机会、培养合作能力了。

1)2-3岁:让孩子成为做事的帮手

“宝宝,帮忙把筷子、勺子摆好,我们就能快点开饭啦!”

“宝宝,篮子太重了一个人拿不起来,给爸爸帮忙一起抬!”

聪明的家长都会故意示弱,让孩子分担家务、协助帮忙,潜移默化帮孩子树立合作意识。

2)3岁以后:培养合作协同游戏的能力

一位妈妈曾向我抱怨:“孩子在幼儿园融不进去,叫他跟其他人玩,总是畏畏缩缩、不情不愿的,愁死人了!”

想让孩子成为社交达人,光着急可没用,全要靠家长的耐心引导和点滴的锻炼积累。

“宝宝,小姐姐好像需要这块积木,你帮她递一下吧!”

“宝宝,跷跷板特别好玩,但一个人玩不了,我们邀请旁边的小弟弟一起玩吧?”

“我们一起来建沙子城堡吧!那么谁负责运沙子?谁当士兵守卫城堡呢?”

多给一些提示和契机,让孩子产生协作的需求,主动寻求他人帮助,那么合作的第一步便达成了!

像躲猫猫、传皮球、过家家这类游戏,都是鼓励孩子合作玩耍的好办法。

二、培养同理心

我观察发现,合作能力较强的孩子,都较少执着于自身的感受情绪,而会更多的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这种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的行为,其实就是同理心。

在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这件事上,爸爸张亮就做得特别好。

在《爸爸去哪儿》中,有一次村长让大家集合宣布事情,天天一直打断村长讲话。

回家后,张亮让天天扮演村长,自己扮演天天玩闹的场景,让天天体会到了村长当时的感受,明白了尊重他人的道理。

三、运用正确的沟通表达方式

前几天在早教中心,我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

几个孩子聚在一起搭积木,一个4岁左右的男孩也想加入。他一边喊着“起开,我会!让我来!”

一边挤进去抽积木,结果不仅把大家搭好的积木打翻了,还被其他孩子推出了玩具桌。

看着孩子落寞的样子,男孩的爸爸赶紧把孩子叫到一旁“支招”。

过了一会,男孩抱着一盒积木跑过来:“让我来帮你们吧!我带了好多积木!我们可以搭一个更大的城堡!”

男孩小心地拿出积木垒了上去,这次没有碰倒积木。

没过一会儿,孩子们就认可了这个新伙伴,一起开心地玩了起来。

瞧,只是一点点改变,结果却截然不同。想让孩子成为团队的一分子,家长不妨教孩子多用“请”、“我帮你”、“一起来”、 “谢谢”等礼貌用语,指导孩子正确表达善意、提供帮助,相信一定能和周围小朋友融洽的相处和合作。

四、让孩子体会合作的乐趣

1)展示合作成果

“宝宝,你自己搭积木只能搭3层,跟果果一起能搭5层积木,好厉害啊!”

“宝贝,这是上次你和壮壮一起画的小鱼,你们俩个人画出了7种不同的鱼,真棒!”

通过展示和比较成果,让孩子体会到一个人搞不定的事,两个人一起做却可以轻松搞定。

尝到合作的甜头后,孩子才会越来越愿意合作。

2)父母的夸赞鼓励

“宝宝,小妹妹一个人搬不动椅子,多亏你帮忙才把椅子抬过来了,你做得对!”

“宝宝,刚才好几个小朋友都想玩这一个球,你带大家一起玩传球游戏,让每个人都玩到了球,这件事做得特别好!”

夸赞孩子对其他伙伴的接纳和帮助、夸赞孩子想办法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努力,这种走心的鼓励,才能让孩子认识到与人合作互助是一件非常快乐骄傲的事情!

孩子合作玩耍时遇到矛盾怎么办?

一、描述事情的经过和感受

“宝宝,你们刚才一起玩得很开心,为什么吵起来呢?”

“我看到豆豆拿走你的铲子自己玩,他没有按照规则轮流玩,你不开心是吗?”

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懂我的。

二、协商解决办法

“宝宝,你要不要跟豆豆说一说,按照游戏规则继续玩?”

“如果豆豆不愿意,你自己想想办法,怎么做才能开心一点呢?”

孩子之间闹矛盾后,小七老师建议家长引导孩子们自己协商解决方案,比如交换角色、重新制定游戏规则,甚至中止这个游戏都可以,让孩子积极动脑、表达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三、尊重孩子的选择

很多时候,孩子们的合作游戏是以失败告终的。

“妈妈,我想把自己的铲子要回来,我不愿意跟豆豆轮流玩。”

“我再也不想和豆豆玩游戏了!我要找萌萌一起玩。”

无论孩子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家长都要给予尊重,鼓励宝贝继续尝试。

只有通过一次次的交往和失败,孩子们才能慢慢领悟合作的方法和意义。

好了,快用小七老师的办法试一下吧!


关于育儿,或许你还有很多问题

没关系,小七老师一直关注家长们的需求

我们将不断推出能解决大家育儿问题的内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bIV4G0BMH2_cNUg1i3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