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这道“黑暗料理”,让你喝完不再黑河南人……(菲李漫画)

2019-12-19     菲李



中国美食从古至今都讲究“色香味俱全”,

其中的“色”用现在流行的说法,

那就是代指食物的“颜值”~

看脸的世界人们对颜值愈发偏重,

连同食物的颜值也不例外,

这一点我们来看看网红店里,

那些漂亮食品的真实评价

你就秒懂了~




正如影视剧里有靠脸的鲜肉,

也有撑场的实力派老戏骨。

有些美食就好比食物界的实力派,

但无奈,天生就长着一副……

让人提不起兴趣的样子。

比如这位:胡辣汤。


我一个小伙伴一眼把这个图看成了泥浆~


这道河南美食的代表选手,

可以说完全被自己的颜值耽误了。



据说《舌尖上的中国》拍摄河南美食时,

就曾经反复尝试拍摄胡辣汤,

希望通过镜头让观众盆友们,

直观的了解它有多好吃~~

然鹅,这似乎……



无论是近景、中景、远景或特写,

甚至直接把摄像机埋在汤底

希望以一种特别的仰视的角度,

拍出汤的那种不可言说的质感。

然而效果实在是,

惨不忍睹~

这货完全黑乎乎的一片啊,

还十分的浓稠~

汤稍微深一点点,

就完全不知道拍了个啥了……



看看这难以诉说的动图……


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尝上一口,

只是看到这样的造型,

内心当中就黑人问号脸了~



但河南人民很负责任的说,

胡辣汤就是真的好吃!

长得这么不讨喜算啥嘞,

根本不算个事儿了……


喝胡辣汤是河南人醒来第一件头等大事,

看看他们喝胡辣汤时候的排队阵势,

你就能直观get到胡辣汤的魅力。



对于河南人来说,

没有胡辣汤的早晨是不完整的。

怎么喝不重要!

用什么喝也不重要!

喝,很重要!

常规喝胡辣汤,是用碗坐在店里喝……

但你着急,也可以用杯子装着带走喝~



实在不行没带杯子,

直接搞个塑料袋,拎着喝~


感受到这种急切的心情了吗



其实河南人也不是突然爱喝胡辣汤的,

说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

据史料记载,

胡辣汤起源于河南省周口市和漯河市

所以那里的胡辣汤,

至今被吃货们评为滋味最正宗


说到胡辣汤就不得不说,

成就了这道美食的精髓,

那就是调料——胡椒。



胡椒原产在东南亚,顾名思义,

胡人传来的,所以叫"胡椒"。

胡椒来我国之前,

国人对辣味的认识还是比较局限,

主要以"辛"来表达。

比如大家都爱用花椒、茱萸、姜,

也被称为三香。



然而胡椒这个小妖精一传入我国,

立刻收获了上层贵族的一致好评!

主要的原因那还是——贵~

运输很困难、产地很遥远,

一看就不是所有人吃的起,

所以那时候喝胡辣汤,

是身份的象征……



当时的河南洛阳,

可是国际知名大都市,

烹饪如果使用"胡椒",

那绝对是精品菜肴了……

当时贪污的大臣被抄家,

都记录着"得胡椒九百石",

可见胡椒是多么值钱。



一直到明代后期,

沿海进口放松了,

香料开始大量涌入,

寻常百姓家终于也能吃上胡椒了,

胡辣汤才开始变成中原人民的全民所好~




在胡辣汤的王国里,

三个固定出场的角色是:



汤是底子,面筋是标配。

配菜的不同发挥,

延伸出了胡辣汤的各个流派。



素胡辣汤,顾名思义就是没有肉,据说也是最原始的吃法。一般放葱丝、辣椒丝、豆腐丝和豆角等作为配菜。



肉胡辣汤,是在素胡辣汤基础之上的改良,也照顾了很多爱吃肉星人的口味。配菜一般放的都是肉片,有一些放的是小肉末,有些老板豪气的还会放大牛排,对于我这种"肉食动物"来讲,吃起来确实扎实过瘾。



有人即爱喝豆腐脑,也爱喝胡辣汤。于是就有机智的老板,发明了一种混合吃法,在胡辣汤里加上豆腐脑。豆腐脑的嫩滑,配上胡辣汤本身的提神和辛辣,口感又爽滑又酣畅淋漓。一种选择,两种享受……



冬季来了,就得吃点热乎乎的~

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胡辣汤,

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一下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61Ulm8BxtCz63RL8Q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