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买房/卖房的过程丝滑起来

2023-03-16     威海新楼市

原标题:怎样才能让买房/卖房的过程丝滑起来

有人问我,写房产文章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是不是拼命琢磨客户心理?是不是整天研究话术?

你想复杂了

一位从未见过面的朋友,只是因为这一篇篇文章对我们产生信任感,愿意将这么大的一笔生意交给我们,那是什么样的信任?

就好像一个和自己不大熟的姑娘,却愿意荒郊野岭的和你一起走夜路,只要你还是个人,你就该对得起这份信任

写房产文章的心情大抵就是如此,想想那个将要和你一起走夜路的姑娘,你就知道该怎么写了

表过态了,我想就最近带的客户情况聊一下

看他人的买房/卖房经历,不是看故事图乐呵,而是给自己做个借鉴,自己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会想到原来会有这样的问题,原来还能这么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01

最近接连带了几组客户看房子,都卡在金地华发峯范了

为什么呢

房子真好,但真没有其他楼层了

这个是洋房128平的户型

这个是小高层125平的户型

都是六米七的大横厅,主卧三米八,南次卧三米,赠送还多,南北双阳台

清水房都能让人看得心醉

卧室的飘窗都是可以砸掉的,本就宽敞的空间可以更阔绰

北面还有一个生活阳台,储物也好,做家务区也好,当吸烟区也没问题,又不会干扰到其他人

但是两个户型都只剩顶楼底楼了

这种情况怎么办?

客户说我真看好这个户型了,但凡给我找个其他楼层我就买,多加钱也愿意

我也很想如你所愿啊,但实在是办不到

这个项目刚开始开盘的时候定价高了,它是对比着旁边的华发九龙湾来的,做出了一个九龙湾五期的价格,但一路之隔,大家并不买账,后来呢开发商就调了价

一个超赞的户型,一个差点的地段——也没差到哪里去,毕竟跟商业综合体华发新天地只是隔了一条路嘛,很多人就乐意买了

就是在很多人都暗戳戳这个价格还会不会再降一降的去年,一部分人已经下手了,再加上大部分是洋房,数量少,所以到现在产生了这样的结果,想要也没了

是好东西,大家都知道,一时的定位错配也有可能,一旦纠正过来,就应该抓住机会

这种情况在二手房市场也一样

很多买家看了房子之后,都谈到底价了,还想着,我抻一抻,说不定还能把价格再压一压

有没有可能呢?有

但对于那些好的小区来说,你想再压价就很难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多人一看价格已经打了多少折扣了,就很乐意出手了,然后你就只能继续看房,同时给我们讲曾经有一套性价比多么高的房子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

曾经沧海难为水也能用在这里,峯范这个户型不管在新房还是二手房里都是独一份的,以后大概率不会有了,金地观海澜湾还能有个二期,峯范不大可能

买房子这件事,如果真想要将自己心仪的房子收入囊中,除了有钱任性,看好了就买的,其他人顶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的价格预期

你去市场上看一圈,知道了现在的房子都是什么样的,知道什么样的房子是好的,什么样的房子买了就很难卖出去,心里大概有个数,这些好项目的价格也都知道了,然后给自己一个价格线,达到了就买,即使微有波动,也比擦肩而过的好

该出手时就出手,磨蹭一下,就没了

02

在很多媒体的渲染里,买房者经历了这几十年的楼市变迁,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了,购房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了,买房人也越来越理性了

如果我不是日日跟不同的买房人打交道,我还真信了这句话

你想对一件事熟悉,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熟能生巧

经历的多了才会经验丰富啊

没有经历,知道再多的理论也没有用,就像我们这一代人,从初中学英语,一直到大学,考四级考六级的,现在拎出来,有几个能跟老外对话的

很多客户就是临时百度知乎了一堆指南,概括起来可以用一句话表达:“如何跟中介打交道”(我们带你去买房肯定比你自己去售楼处买便宜,很多人也知道,所以售楼处这一个就不用百度了)

然后呢,为了显示自己是专业的,不是那么容易被骗的,一定会整一堆专业名词

这种现象也挺有意思,想想,我为了让大家能更容易地了解房产知识,我会尽量避免那些高高在上的专业名词,而有的客户为了让我相信他是专业的,会用尽可能多的专业名词

能体会那种感觉吗

确实,黑中介有,我们接待的客户就有被骗买抵押房的情况

但骗子都是做一锤子买卖的,他不会回过头来再找你问你换不换改善吧

像我们这种做了七年公众号的,在威海深耕了七年,相当一部分都是老客户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不如就放下那些名词,好好跟我们说说购房需求

03

买房这件事,很容易被自己的执念所干扰

我一定要一个阳光房、我要一个大露台、我要一个大落地窗……

为什么呢

不是被小红书种草,就是被某博主种草

你一定知道我说的这种感觉,形象起来就是偶像剧里女主眼睛里的小星星,一见误终身说的就是这个

印象深的,有一位客户喜欢阳光房,来看房之前就给我发了一堆阳光房图片,跟我说一定要的

想要阳光房,要么是威高云山郡那种大露台,自己包起来,种花种草的,而且云山郡的花园露台是专门做了防水等设计,能直接覆土种植,但这房子超出客户预算了,要么呢洋房或者小高层上面是平顶露台的,可以自己搭阳光房

根据客户预算,最后就是冲着这个露台,买了悦海锦府的房

交房之后立马就开始装修

后面的故事有点儿忧伤,她把阳光房做成全玻璃的了,顶也是玻璃,当时想的是还能在鲜花环绕之间看星星,看星星当然没问题,问题是,没想到这样的阳光房白天温度高到可怕,比汗蒸房还厉害,别说鲜花环绕了,很多直接烤焦了……

而且这房子离她上班的地方很远,每天通勤时间漫长而折磨

被阳光房伤了的心又撒了一把盐

阳光房的问题,当然花钱是能改的,但通勤真是大问题了

一见钟情这事儿,当然也有白头偕老的,但概率太小了

当初他的毛病在你眼里都是可爱,后期滤镜除掉,毛病无限放大

买房子和选对象都是一个道理,在前期有一个冷静的系统的考量非常重要

不要死咬住某个点不放,尽量冷静地想一想,价格啊、通勤时间啊、户型啊、品质啊、

配套啊、邻居素质啊……等等等等,这些东西每天一天都在影响着你的生活质量

不是说你在意的那个点不重要,而是说你不要因为那一个点忽略了其他那么多

04

再说一个卖房的事

委托我们卖房子的朋友,会一边强调自己非常着急,想要尽快出手,一边又会给出一个偏高的价格

通常我们都会把该小区的成交记录找出了,哪一栋楼什么户型能卖到什么价钱,在售的也都列出来,看看这房子挂了多长时间,推测一下为什么还没卖出去,所有东西清清楚楚,你就把自己的房子往这些数据上面卡,卖多少合适不是一目了然吗

往往,一目了然这个词是我以为的

卖家这个时候会开始说,我的房子怎么怎么好,夸完户型夸采光夸完采光夸装修,总之跟那些低价的不一样

但是,这个市场就是这么透明,你能看到的价格,买家也能看到

咱就说吧,同一个小区,所有的房子都摆在一起,你说买家会先看哪一个?

当然是价格低的

想要快点儿把房子卖出去,那你的价格就得从一堆房子中“脱颖而出”,否则,人家一看价扭头就走,连看都不看,你急又有什么用

不要说什么有客户可以来价格还可以再谈,他看了一眼价格问都不问,你跟谁谈

自己的房子,业主当然有定价权,但是如果想要卖出去,这个权利就得移交给市场

05

看价行动,这几乎是所有买房者的共性,不管是二手房还是新房

所以每个售楼处都会出几套特价房,用来吸引客户,这个行动会贯穿其整个售卖过程

虽然大多数客户最终买的并不是那套特价房,而是另外的价格更高的房子,但那特价房就是钩子,屡试不爽

如果牢记着一分钱一分货,就明白这特价也并不真的特价,大多情况都是不好的楼层,或者变异户型,或者有其他缺陷的,它也就只能待在那个价位

买房要追求性价比,但不能一味贪便宜

具体到某套房子是这样,到某个项目也是这样

低于该区域均价的房子,你一定要好好想想

很多人容易被规划所误导,不同的地段,规划落地的时间是不一样,就好像市中心,你几天没转可能就出来一个口袋公园或者儿童娱乐场地,而偏远地区,规划图上的一个公园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兑现

建议大家,不要买太便宜的房子

其实上面说的这些都特别简单,就是那句:道理谁都懂,只是能做到的太少

或许正是因为太简单,才容易被忽略,因为大家觉得太简单了,简单到没有必要重视

就像我们说幼儿园里学的道理最难做到,要诚实、不说谎、要早睡早起、要爱运动……

我们听到这些会怎么想?

是不是觉得这些还用你说?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而那些让我们挨最毒的打的,往往都是这些最简单的道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341323e170da0b38a0198648f19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