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八月份的时候,如果问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云南肯定是列在前三位的目的地之一。不为避暑,也不为游山玩水,只是为了:
菌菇季
8月,季风带着雨水如约而至,又到了菌菇集中上市的季节。拥有全世界食用菌品种一半以上的云南,不仅品种繁多,连菌子的做法和吃法也是五花八门。
有“菌中之冠”称号的鸡枞菌多产于滇南,因为长得像箭头,也被客家人称为箭头菇。
新鲜优质的鸡枞菌是可以生吃的。菌身部分的肉质非常肥硕、凑近看还能见到细腻的菌丝。无论是像生鱼片一样蘸着芥末甜酱油,或是像云南人一样蘸着特质的树番茄撒(番茄辣椒酱)来吃,都能带出鸡枞菌的清甜。
鸡枞刺身树番茄撒
当然,不少人为了保留住鸡枞“出土一日采、三日味尽”的鲜美,会把它做成油鸡枞,享用一整年。
油鸡枞
见手青是牛肝菌的一种,因为菌身被手指触摸后呈靛蓝色反应而得名。如果说德国人爱鸡油菌、法国人爱羊肚菌、日本人爱松茸,那牛肝菌就是意大利人最不舍得放弃的菌子。
在牛肝菌的大家族里又有许多细分,如美味牛肝菌、见手青、红牛肝菌等。见手青的口感较其他菌子更具肉感,微脆、微韧,与香辣野生椒同炒,再按照当地人1:1的习惯配上米饭,绝对过瘾。
云南当地人会把菌子和米饭1:1拌来吃
Ps: 据说见手青如果没有适当制作,会造成轻度的中毒反应,当地人称之为“见小人”(即眼前出现许多跳舞的小人人)。因此餐厅基本上都会对菌子进行一些预处理。但是切记不要在野外摘菌子食用哦。
云辣炒见手青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介绍了香格里拉的松茸,每年菌菇季它就成了最抢手的菌子。但松茸最早被世界所知,还是因为日本人对它的喜爱,甚至连它的英文名Matsutake也是从日文演变而来的。
《舌尖上的中国》煎松茸
芜爆松茸
挑选松茸,当然是越大个越好,但窍门是伞盖不能打开,否则就老了。松茸的吃法也有很多中:刺身、黄油煎、爆炒、煲汤都是常见。
因为菌盖爆满肥硕长得像老寿星的光头而得名。生长在1200米海拔丛林间的老人头菌,肉质细腻糯滑,口感略有弹性且温和鲜美,甚至有人把它称作陆地上的鲍鱼。
云椒炒老人头
此外,我们还帮你搜罗了一些奇怪的菌菇,
下次去云南或云南餐厅,记得不要点错哦~
青头菌主要生长在树林中的草丛中,每年的收获季为6~9月。刚出土的青头菌有点像球,以后逐渐展开呈扁圆型,口味带有甘甜和回酸。
[云南]“舌尖上的云南”开启云南山珍季-1
珊瑚菌被称为野生之花,体型俊俏、色泽秀美。入口鲜甜爽脆,真有珊瑚草的口感。
因为长得像喇叭而且呈金色得名。口感介于菇类的肉感和木耳类的爽脆之间,因为喝德国人喜爱的鸡油菌色泽相近,也经常在西餐中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