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很悽美的一首詞,痛哭到「滿衣清淚」,中間12字成千古名句

2020-06-15     沉醉古詩文

原標題:李清照很悽美的一首詞,痛哭到「滿衣清淚」,中間12字成千古名句

前幾天的文章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李清照早年作品,今天的詞則來自李清照的晚年創作。

李清照的人生以北宋南渡為分界線,劃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的她是千古第一才女,是京城文壇的明珠,受當時各種著名文人的追捧。家境優渥,婚姻也是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所結,「賭書消得潑茶香」,這樣的人生經歷,已然堪稱完美。

然而,在南渡以後,國破家亡,人人自危。沒有人還會為李清照才女的身份埋單,在社會危機面前,所有人又被打回了最初的平等。沒有光環,沒有擁泵,沒有特權,或許亂世對於平民來說才是最公正的社會,曾經高高在上的「大人」們,也遭受著和他們一樣的流離苦楚。

南渡之後的李清照,國破家亡這四個字名副其實。一介弱女子,拖著前半生與丈夫一起積累下的金石古玩,流浪在戰火蔓延的南國。

這時候的作品自然沒有了早年的歡樂和風采,然而,在經歷了人生中不可承受之重以後,李清照的詞,似乎多了幾許凝重,那是生命的重量,是在災難里,普通人對於人生的感悟。這樣的力量,讓她的詞更加貼近生活的真實,也更深刻,「賦到滄桑句始工」「文章憎命達」,這樣的句子可謂是李清照的寫照,也是最朴切的真相。

晚年的李清照在蕭蕭的雪景下,看到了自己少女時最喜歡的梅花,只是這時候的梅花與這時候的自己,都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樣子了,萬千感慨一齊湧出,催生出了李清照筆下的這一首《清平樂》。

清平樂·年年雪裡

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詞的上闋是一個對比,歲月的對比。小時候的她,之前的年歲里,每一年,李清照都會在雪景中觀賞梅花綻放的場景,常常在頭上插著梅花,沉醉在賞玩梅花的興致中,無憂無慮,無苦難之虞。

到得如今,把手中的梅花揉搓成雪,卻再也找不回當初的興致了。國破家亡當頭,賞梅成了一件奢侈的享受。手裡拿著梅花,雪白如舊,淡香如舊,只是自己當初的笑容,已經無聲無息的被歲月雕刻成滿衣裳的清淚。情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下闋順著上闋最後一句的哀涼延伸開去,今年,我奔波流浪,走遍了南國的海角天涯,不知不覺里,南國的風催生出鬢角的白髮,什麼青春,美好的浪漫,早已是與我無關了。浪漫的愛情也已經住進了墳墓,如今這塵世間,只有我自己了。

看著這晚間急促的風勢,孱弱的梅花恐怕也扛不住,又無法賞梅了呀。

無法賞梅的感嘆在作者的詞中反覆出現,真的只是沒辦法賞梅,重拾當年的興味那麼簡單嗎,我想不是。無法賞梅的背後,是李清照對於政治局勢的理解。

梅花是自己小時候的玩伴,下闋的梅花,其實是借喻自己,自己在經歷了這麼多的磨難挫折以後,早已不復當初的單純浪漫了,正如晚風下的梅花,也已不復自己的清香淡雅。

難看梅花,也就是難看自己的意思,那麼摧折梅花的「晚來風勢」,大概就是李清照對於當時政治局勢的控訴了吧。

朝廷暗弱,不僅不能守護住疆域完整,更無法保證居住其中的人們安居樂業,即使如李清照一類有政治背景的家族,也遭受了覆巢之下無完卵的厄運。這樣的朝廷,如何能讓百姓喜歡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lnDu3IBiuFnsJQVeCX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