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少成名到被「陰謀」擊垮 寶沃背後的故事

2020-12-02     爽爽侃車

寶沃咱們不陌生哈,曾幾何時也是手握「BBBA」、「德國工業4.0」、「好·貴」等眾多熱搜詞的一名網紅,但其實在汽車發展的歷史上,寶沃確實有過輝煌,並且輝煌的程度不亞於今天的特斯拉,可寶沃卻在車生高潮時宣布破產,難道這背後還藏在什麼不為人知的陰謀?今天的品牌故事,咱們就來聊聊德國寶沃的故事。

德國寶沃汽車集團於1919年創建,創始人名叫卡爾·寶沃,是一位有天賦,有創造力,並且嗅覺敏銳的企業家,他創業之初正好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個時候德國工業百廢待興,他順勢成為了不萊梅輪胎工業有限公司的合伙人,主要製造汽車擋泥板和散熱器。在短短五年後,卡爾·寶沃為了完成自己的造車夢,把公司更名為寶沃,但創業之初資金有限,所以他選擇了最穩妥的方式,製造成本更低的三輪車,基本就是現在路邊常見三蹦子的原型。

時間大概過了兩年左右,寶沃推出的兩款三輪車已經占領了大街小巷,普及度比現在的廣場舞還高,薄利多銷的策略也讓公司資金逐漸充裕,這也給了寶沃更大的信心。但好景不長,1931年趕上全球經濟大蕭條,製造業基本上都受到了衝擊,寶沃的三輪車也不例外,但卡爾·寶沃卻在這個時候看到了商機,頂著多重壓力,寶沃收購了當時瀕臨破產的漢莎汽車,開始正式生產卡車和轎車,成功在汽車領域邁出了真正的第一步。

三年後的第24屆國際汽摩博覽會上,寶沃沿用漢莎的名字推出了漢莎1100和1700,卡車業務也得到德國政府青睞,一次性就收到了50台軍用卡車訂單。原以為能藉此一鳴驚人的寶沃沒有想到,德國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寶沃也被迫上了德國的戰車,幫助其製造坦克、卡車等軍用車型。了不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德國最終戰敗,而卡爾·寶沃也因為生產戰爭工具成為了戰犯,被判處兩年監禁,寶沃汽車開始被政府監管。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寶沃完蛋了的時候,這段低谷不光沒有成為壓垮寶沃的稻草,反而成為了它前進的動力。恢復生產後的寶沃以製造卡車作為主要業務,同時還開展了車輛維修與零配件製造業務。不到一年時間裡,寶沃汽車憑著優異表現成功脫離了政府監管,開啟了邁向輝煌之路的大門。

二戰後寶沃推出的首款轎車叫做漢莎1500,對於剛剛復甦的德國工業來說,漢莎1500的出現讓消費者找到了花錢的渠道。漢莎1500的熱賣讓寶沃迅速積累了資金,更是奠定了品牌未來的發展方向「豪華」。

這之後寶沃又率先使用了缸內直噴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僅僅用了十年,寶沃就成為了全球馳名商標,在全歐洲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國都大放異彩,一躍成為了德國第三大車企,最輝煌的時候甚至占據了德國出口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表明看著雖然十分風光,但其實寶沃此時正面臨著自動變速箱的技術問題,旗下子品牌也連年虧損,也拖著寶沃的後腿,卡爾·寶沃只能把東牆拆了去補西牆。

很快地,寶沃的危機出現了,一筆已經談好的美國大訂單突然被取消,讓寶沃本就單薄的資金鍊徹底斷裂,媒體也藉此大肆炒作,讓金融機構不敢貸款給寶沃,於是寶沃只能申請破產清算。這時候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負責給寶沃進行破產清算的政府人員還有另一層身份,寶馬董事會成員。要知道當時寶馬可是寶沃最大的競爭對手,而寶沃當時研究的一些關於運動型車的設計理念,在之後不久也成為了寶馬的標籤。

本來事情到這裡好像完了,但有個寶沃家族的人站出來,在媒體面前大放厥詞,說所有的寶沃人永遠都會跟寶馬還有不萊梅政府勢不兩立。據他所說,破產的起因是因為寶沃當年不屑與資本主義一起玩,在銀行完全沒有貸款,一直保持資金獨立,惹惱了政府和金融機構,寶馬也趁機插上一腳,想取代寶沃,所以多方勢力一拍即合,寶沃最終「慘死」在了他們的陰謀之下。雖然空穴不會來風,但這終究是寶沃某位成員的一面之詞,當時的德國報紙《明鏡周刊》上則說寶沃是因為資金周轉不利,政府不予提供幫助導致的,裡面根本沒提寶馬。事情過了幾十年,真相究竟是什麼,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反正不管怎麼說,寶沃確實為汽車工業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它所做出的貢獻也永遠會記錄在厚重的歷史書上。

Ps.現在路上看到的國產寶沃,就只是沾滿了歷史塵埃的名字。於是,我決定今天改名叫李白。懇請父老鄉親稱我「詩仙」,助我完成KPI。

原創 :李瀟洒

編輯 :佩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spYInYBxV5JH8q_t8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