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卷外形,卷智能,卷配置......但是有一件事不僅僅是卷就能做到的,那就是駕控體驗。一輛車的駕控體驗並非簡單的馬力大就能解決,平順性,響應速度,彎道的重心控制等等諸多維度,都能最終決定一輛車開起來的樣子。以奔騰B70為例,就可以看出一台15萬內的車,可以把駕駛感做到什麼程度。
家用車的駕控
在一些刻板印象里,操控,是買性能車,至少是性能鋼炮才需要關注的,一個家用車,只要踏踏實實完成從A到B的運輸工作就好。但是汽車作為一個交通工具,要面臨的情況很多,例如一些雨雪天氣,或是緊急避險等情況,都對操控有著硬性要求;即使是日常駕駛,良好的操控和成熟的三大件調校也可以帶來更好的乘坐體驗。
對於一輛每天都要用的車來說,操控好絕不意味著單純的硬或是靈活,在過彎時如何保證車身穩定;在頻繁的啟停過程中如何保證動力的平順而不致使乘客暈車;在超車等情況下如何保證車輛能快速響應而不至於成為擁堵因素。
硬體 駕駛感的來源
對於燃油車來說,「三大件」是駕駛感的直接來源,調校,需要有足夠的參數作為支撐。奔騰B70最頂配指導價在15萬以內的B級轎車,在這個價位里,屬於較早一批搭載2.0T動力的車系。基礎排量意味著這台發動機不僅馬力大,達到最大馬力的條件也更寬泛。
我們拿到的這台試駕車是2.0T,匹配的傳動系統為6AT,相比於雙離合變速箱,AT變速箱更容易做得平順。在實際駕駛中,如果不注意轉速表的話,並不容易察覺到換擋,這也是AT變速箱帶來的平順感。
同時這輛車還有一個隱藏地比較深的驚喜——大輪圈,奔騰B70起步標配18英寸輪圈,最高配是19寸,較低的扁平比也讓車輛啟動和剎車時,來自輪胎的反饋感更強烈,響應也更靈敏。如果說其他的外觀設計只是為了好看,那麼大輪圈是真的可以對性能有直接的影響。
調校水平 把紙面參數最大化
一輛車的動力水平,落實在紙面上最直觀的數據是最大馬力,除了最大馬力之外,在直觀感受上,響應速度也很重要。實際來說,這台車儘管是一台家用車,但是奔騰並沒有把這台車的底盤調校成通常的日常家用車那種「開大船」的感覺。
相反,這台車的響應速度和動力儲備可以用驚喜來形容。在路過減速帶或是路障時,韌性非常強,幾乎不會有多餘的彈跳。在轉向時,靈敏度也是很多同級別車所不能比的,基本可以做到車頭與方向盤隨動的效果,並不會有任何笨拙或者遲緩的感覺。
與此同時,發動機的表現也比同為2.0T的大眾甚至奔馳要靈敏一些,基本上隨踩隨有,並且這輛車展現出了很多歐洲品牌所具備的「分裂」的特質。換擋杆切換到D擋時,動力輸出非常的穩,甚至地板油起步時,動力響應也會遲滯一下,以確定駕駛者真的是要急加速;而切換到S擋時,這輛車就變成了打雞血模式,輸出之平順和動力響應之快甚至會讓人忘記渦輪的存在。
而且更為驚喜的是,如果在運動模式下深踩油門,變速箱的降擋會變得格外積極,就如同在駕駛一台運動型車一樣。變速箱會瞬間讓轉速打到3000-4000轉的區間,車子的扭矩也會肉眼可見地被拔高。
歐洲品牌,尤其是德系品牌的轎車往往都會更偏重於運動或是公路性能,這兒也是很多德系車的「德味」來源。但是奔騰B70作為一輛出自國產老大哥之手,並且主打硬派的轎車,在運動型上也同樣是「德味」滿滿,甚至在一些硬體上有過之無不及。
如今的車都在卷馬力,卷機械極限,但是這種深入到細節,自成一派風格的駕駛感受,是需要設身處地,把自己假設成車主,來一點點調整的。有調查數據顯示,奔騰B70的車主主要為男性,已婚家庭占7成以上,並且多從事與工業製造以及維修行業等,這類人對車的動力和駕控是有一些需要的,並且單純的舒適豪華和安靜還不夠,隨心所欲,從容不迫的「硬朗」的風格,是奔騰B70的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