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4日)下午3點,民政部、財政部等部委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解讀了3月6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
其中指出:現在的低保對象在疫情嚴重的地區暫時不再開展退出。
什麼是低保退出呢?
低保是國家給的最低生活保障,因此,符合以下標準的則必須退出低保。
1、有5萬元以上機動車或大型農機具,有財政供給人員(僅限於具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關係)、有購買商品房(不含征地拆遷安置房等政策性保障住房)、有經商辦理市場主體、有3萬元以上存款;
2、行政性整體納入保障家庭。
3、不再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所有未納入建檔立卡範圍的低保戶,通過產業幫扶、自我發展等,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低保保障標準的家庭;
4、已經退出貧困戶的家庭。脫貧攻堅以來,已整縣摘帽和整村退出脫貧序列中的建檔立卡三、四類低保家庭和非貧困村中的建檔立卡三、四類低保家庭;
是的,已經退出貧困戶的家庭也屬於低保退出的範圍,但是這並不表示低保戶和貧困戶就是一體的。
很多人都會陷入一個常識怪圈,認為貧困戶就是低保戶。其實這種概念是錯誤的,貧困戶不等於低保戶,而且差別相當大,從界定範圍和享受的政策都是天壤之別,所以千萬不要混淆了概念。
貧困線和低保線的區別
1、農村貧困的劃分依據
首先,貧困線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政府開始接受由國家統計局設定的農村貧困線,把它作為識別農村貧困人口規模和農村貧困發生率的標準。
2008年以前,國家對貧困人口的劃分有三條線:絕對貧困線、低收入線和低保線。2008年以後,絕對貧困線和低收入線合二為一,但仍分為貧困線和低保線。
農村貧困線的劃分標準從2011年至今沒有發生變化,家庭年收入低於2300元,則可以判斷為貧困戶。
2、農村低保的劃分依據
農村低保即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中國政府針對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居民推出的生活保障制度。
因此,每年的低保標準線都有所不同,2020年的農村低保標準線是5336元/年,只要你的家庭收入低於這個標準,財產狀況符合要求就可以納入低保。
因此,貧困戶是不能享受補助資金的,而低保戶才能享受到國家的補助資金。
貧困戶和低保戶享受的政策不同
如今農村的貧困戶可以說是農村最為困難的群體,為了讓這裡人群早日實現脫貧,國家給予相當大的扶持,比如精準扶貧、對貧困戶建檔立卡、金融扶貧、產業扶貧等。
國家在了解貧困戶的貧困狀況,分析其致貧原因後,就會幫助他們制定脫貧規劃,諸如鼓勵種植、養殖賺錢,或者因為撫養孩子貧困,幫助申請助學貸款等;
但和低保戶不一樣的是,並沒有專門的政府補助資金。
另外,有一些貧困戶特有的政策,低保戶也是無法享受的,比如扶持生產和就業、移民搬遷安置、醫療救助扶持、教育培訓幫扶等等。
最關鍵的是貧困戶還能享受低保政策兜底,也就是每人每年保障性收入超過同期國家扶貧標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Bps2nABgx9BqZZI6ou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