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僅4年投資3.5億的白鹿原民俗村將拆除,背後原因發人深思

2020-03-09     大農圈


3月7日,陝西藍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管理方發出公告,稱將拆除該景點,拆除期限為3月12日至31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投資3.5億,占地1200畝,於2016年5月1日開園,後來遊客漸少,曾於2019年9月開始提升改造,暫停營業,沒想到這麼快就要被拆遷了。聽到這個消息,很所人扼腕嘆息,那麼白鹿原民俗村是怎樣從人氣爆滿變涼涼的?原因值得人們深思。

1、同類主題重複建設

白鹿原民俗村也是袁家村成功後,陝西百十家跟風而上中的一員。白鹿原這個地方因周平王東遷時在此地遇見白鹿以為祥兆而得名的,又以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巨著而揚名天下。它背靠秦嶺,居滻灞二水之間,幾十公里方圓的黃土苔原分屬藍田長安灞橋三區縣。

2017年,隨著電視劇《白鹿原》熱播,「白鹿原」這個獨具西安特色的文化IP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短短數年間,白鹿倉景區、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三家基本同類的項目在東西南三個方向同時展開,東有白鹿原民俗村,南面是白鹿原影視城,西面是白鹿倉,三國演義,群雄爭霸,不要說外地人,連很多西安人都傻傻分不清。


2、同質化嚴重

最近幾年的所謂鄉村旅遊項目,不外乎仿古建築+美食特產+民俗文藝表演等形式,沒有自己獨特的長處和優點,無文化內涵,同質化非常嚴重,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也不例外。

有人說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就是借著那幾年白鹿原的熱度開的仿古一條街,但是卻沒有什麼文化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小吃一條街!賣的辣子蒜羊血,油潑麵、油糕等等吃的東西,價錢還貴!這種情況其實也反映了很多「民俗」景點的通病,要麼賣吃的,要麼賣紀念品,讓遊客看不到所謂的「文化」,自然也就沒有了去的慾望!而且漫天要價,一碗涼皮15塊,真的是坑人!

3、盈利模式的缺陷

此類項目盈利的模式就是有兩種,一種是房租加提成,無非是一間房子多少錢租給商戶,或者談好一個分成比例,現在大約的行規是抽百分之二十; 另外一種經營模式是,景區不向商鋪收取租金,換做以收取年終贊助費的形式,其實也是換湯不換藥。

從上述兩個層面而言,景區與商鋪,實則是命運共同體,他們所共同依賴的,就是客源、以及消費力。旅遊行業受季節天氣眾多因素影響,再好的景區也有淡旺季,一年也就好那幾個節假日,看著人潮湧動的旅遊區實際的消費往往沒有想像的多。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既不是第一個關閉,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關閉的鄉村旅遊項目。要破解鄉村游面臨的瓶頸問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經營者、開發商可能會有不同的思路和辦法,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避免盲目模仿,一切還是要從創新開始。願白鹿原民俗村的拆遷,能為鄉村旅遊敲響警鐘!面對這次白鹿原民俗村拆除,你是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9DxwHABjYh_GJGVbcD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