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肚臍里的「灰」當真摳不得?快來聽聽醫生咋說的

2019-09-05     中原健康問答

民間一句話恐怖故事合集:

聽說摳肚臍會爛腸子

肚臍眼萬萬不能摳,

否則肚子會漏氣

你真信啦?

是!我家崽好奇摳過幾次!

被我及時阻止了,我也時刻謹記,

從未敢動它分毫。

肚臍是怎麼來的?最終通向何方?肚臍真的不能碰嗎?河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潘登為大家揭秘肚臍的前世今生!

小肚臍誕生記

臍帶是母親與胎兒聯繫的紐帶,通過臍帶母親將營養物質傳遞給胎兒,並接收來自胎兒的排泄物。胎兒出生後,醫生會將臍帶剪斷、結紮,最後留下的部分就變成肚臍眼啦。一般直徑約有1-2cm,形狀也很多樣,通常是一個小凹陷或是小突出。

肚臍後方有「神秘組織」嗎?

肚臍後面是由皮膚、脂肪、結締組織和腹膜組成,它既沒有和腸子相連,也沒什麼特殊構造。說白了,肚臍就一個疤。但肚臍處皮膚薄,稍一用力摳破也是分分鐘的事。

肚臍摳破了孩子是不會漏氣的!但如果經常用手去摳肚臍里的「髒東西」,可能會對內臟產生一定刺激,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狀,因為肚臍中內臟的神經反射還是存在的。如果不小心摳破皮膚,還容易合併細菌感染引起臍炎、腹痛等症狀。

肚臍的「新」用途

肚臍作為腹腔的自然孔道,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手術入路點。

肚臍的存在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在孩子健康的情況下,它沒啥作用,一旦孩子患有先天性幽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等疾病需要進行腹腔鏡手術時,醫生會視情況優先選擇從肚臍開孔,進入腹腔完成手術,手術的疤痕完全隱藏在肚臍之中,體表沒有肉眼可見的創口。

如何給娃清潔肚臍


肚臍里的髒東西其實是皮膚新陳代謝時脫落的細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汗液、灰塵等雜質形成的混合物,和娃身體其他部位搓出來的泥團沒有本質區別。

肚臍沒有必要經常清洗,但如果孩子肚臍中的「泥」有異味,就需要清理啦。可以用棉簽蘸一點身體乳或橄欖油塗在肚臍內,待污垢軟化後,再用濕潤的棉簽輕輕擦拭乾凈。

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孩子洗澡後,家長要用毛巾吸干臍部的水,保持孩子臍部乾燥。如果孩子肚臍出現流膿、疼痛等症狀時,需立即就醫。

王雪燕/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IiJC20BJleJMoPM3o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