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男子胸背疼痛心慌胸悶查無異常,沒想是2年前做引體向上惹禍

2019-07-17     中原健康問答

——梁雅瓊/文

24歲的小伙,明明胸背疼痛、心慌、胸悶2年,卻總是查無異常,沒人相信。

27歲的博士,頭面部疼痛、胸悶、胃痛、失眠等反覆「來襲」,3次請長假回國看病,始終找不到病因,被父母認為太嬌氣。

「身體出現查不出原因的疼痛、不適時,問題根源有可能是脊柱。」河南省人民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張璞提醒說。

Part.1病痛纏身,卻無人相信

「醫生,我真的疼,我不是裝的!」這是24歲的小曾見到張璞時說的第一句話。

有一種病痛,他獨自承受了2年之久,因為各種檢查結果總是顯示「一切正常」,醫生勸他「別想太多」,家人更是認為他有心理疾病。


「2年前,我在做引體向上運動時,突然出現左側胸背部疼痛,尤其是深呼吸、低頭、抬頭或抬左胳膊時,症狀就會加重。」小曾說,原本以為是肌肉拉傷,誰知回家休息了1個多月後,這些症狀並未好轉,嚴重時還會出現心慌、胸悶

因為這些症狀,小曾的病情被當作運動後軟組織損傷治療過,效果不佳;還被懷疑為強直性脊柱炎,又被排除可能性;去過疼痛科,又轉往胸外科,得到的總是一句「沒事」。

2年下來,小曾無心工作,被病痛和不信任折磨得身心俱疲。

這一次,他又是在「查無異常」的情況下,才被醫生建議來省醫康復科就診。

聽完小曾的敘述,張璞認真查看了他以往的檢查結果,已經有了初步判斷:胸椎小關節錯位,引起胸椎脊神經卡壓症。

片子上除了能看出來頸椎和腰椎的曲度變直以外,並不能找到引起疾病的線索,但這不代表沒事。」張璞說,只能憑藉醫生的經驗,靠雙手觸診才能發現線索。

果然,張璞徒手為小曾進行脊柱檢查時,發現他的T3棘突向左側旋移,而這種小關節位置的細小改變,在檢查結果上幾乎看不出來。

正是脊柱此處細小的改變導致了小曾背部脊柱旁軟組織受牽拉、產生無菌性炎症,從而引起局部組織水腫導致疼痛。而從中穿行的支配心臟的脊神經受壓,才使他時常心慌、胸悶,尤其在抬胳膊、咳嗽、低頭時卡壓症狀加重,又或者在稍微改變身體姿勢後,症狀會時而減輕。

張璞當即為小曾進行了手法矯正。短短10分鐘,小曾就感覺疼痛減半,直接拿起電話打給家裡人:「我是真的病了,省人民醫院的大夫一下給我治好了。」1個月後,張璞又為小曾進行了第二次手法調整,小曾的疼痛完全消失。

Part.2查無異常,父母怪她太嬌氣

像小曾這樣,兩年漫漫求醫路,卻得不到正確治療的情況,27歲的小欣也經歷過。

也是在2年前,出國讀博士的小欣幫別人背了一次行李後,開始出現心慌、胸悶,就診後並未查出原因。

可從此以後,小欣不是心慌、胸悶,就是頭面部疼痛、一側胳膊抬不起來,有時又會出現胃痛、肚子一側疼痛,甚至失眠。總之,不同症狀「循環來襲」。

為此,2年里,小欣專門請了3次長假回國看病,去了不少醫院、看了不少專科,甚至曾在一家醫院的11個科室挨個看病。每次醫生對症治療後,並無多大改善。

找到張璞時,小欣被身邊陪同的父母不停地指責:「你查了那麼多都沒問題,就是太嬌氣!」

其實,她是脊柱出現了問題,才導致這一系列的病痛。頸椎正側位、張口位顯示,她的頸胸段脊柱小S型側彎;頸椎反弓;寰樞間隙右寬左窄、寰齒間隙右窄左寬。經過張璞的兩次治療,小欣的情況大有好轉。但因為她的情況相對複雜,所以還需要繼續調整一段時間。

Part.3身體單側不適,可能與脊柱有關

「這樣的患者還有很多,但許多人都被『困』在局部病痛里,不斷求醫,卻找不到原因。」張璞說,她最想提醒大家的是,脊柱真的很重要!脊柱若出現問題,導致脊神經受壓或受損,會帶來許多病痛,還會對專科醫生的診斷造成干擾,直接影響診斷結果和治療效果。

「脊柱神經受壓後,其支配的身體各處會出現不同症狀,例如頭痛、頭暈、面部疼痛、張不開嘴、肩疼、胸悶、腹痛、失眠等。」張璞提醒,脊柱問題引起的疾病有個特點,一般是單側身體出現不適,如偏頭痛、單側肩膀疼、單側肚子疼等。

所以,當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尤其是單側不適,且又查不出原因的,病痛根源很可能是脊柱

張璞提醒,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正確坐姿,不要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看書等,要多進行頸部、肩部、背部的鍛鍊,保護脊柱健康。若是出現上述類似症狀又找不到原因的,別忽略了脊柱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fj44mwBJleJMoPM-F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