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患有家族遺傳疾病,從結婚那天,毛先生就和妻子決定了不要孩子。婚後,妻子將全部的愛給予毛先生,對他呵護備至。
但是,這份愛並沒有感動上蒼,在經歷了6次手術後,不幸再次來臨......
是什麼樣的家族遺傳疾病?
為什麼會經歷6次手術仍不能治癒?
這一次他還會像前6次那樣幸運的恢復嗎?
見到毛先生時,他走路已經搖搖晃晃,病歷顯示他患有血管母細胞瘤,此次發病,血管瘤已經侵入頸部脊髓,如果不治療,最大的可能是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危及生命。
名詞解釋:
血管母細胞瘤是指由基質細胞和豐富毛細血管組成的高度血管化的良性腫瘤,有固體狀和囊泡狀兩種基本形態,可發生於小腦、腦幹、脊髓等部位,故臨床症狀各異,早期可無症狀或頭痛等輕微症狀。患者一生中,腫瘤會不斷的出現在他們的腦和脊髓里。
「我知道我的病目前沒有好的治療方法,血管瘤就像會複製一樣怎麼都切不幹凈,我已經經歷了6次手術,這次瘤子的位置很不好,醫生告訴我手術風險很大,可能引起高位癱瘓、或者終身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能去的醫院都去了,北京的專家向我們推薦了國內脊髓空洞症專科專家、鄭州市中心醫院特聘教授劉勇,我們就抱著希望來了。」
神經脊柱外科主任婁永利:「如果不及時治療,毛先生會逐步喪失勞動能力,還會伴有大小便功能的障礙。」
腫瘤的位置牽扯很多血管和神經,術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出血和神經損傷,怎樣避免損害正常的血管和神經成了手術的關鍵。
「經過科室會診,最後決定應用螢光造影顯微鏡,可以清晰顯露腦脊髓內的血管結構,從而獲知血液流向,確定引流血管,避免術中出血,這樣既不損壞正常神經組織又能將腫瘤全切。」
螢光造影顯微鏡術中顯示圖像
經毛先生同意,手術如期進行。劉勇教授主刀,180分鐘的顯微鏡下抽絲剝繭,完整切除巨大血管母細胞瘤,手術順利完成。
「術前詳盡的方案,術中精準的腫瘤全切,術後精細的護理保障了患者術後神經功能的快速恢復,也避免了很多術後併發症的出現,目前毛先生恢復良好。」
身為良性腫瘤的血管母細胞瘤
也嚴重影響健康
第一,腫瘤長在腦子裡,可引發精神異常,並伴有進餐後噁心、嘔吐,這時顱內壓有可能已經高於正常值,如果疏忽誤治,有可能引發癲癇。
第二,腫瘤長在眼睛上,患者會出現進行性視力下降,並伴有頭昏頭痛,且常被誤為眼疲勞,待失明後才去就醫,雖然可以手術摘除,但恢復視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三,腫瘤長在脊髓上,患者可能出現神經支配區域的感覺或者運動障礙,甚至失去勞動能力,有時還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礙。
婁永利提醒大家
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的外科治療中,並已成為神經外科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術。
手術治療為血管母細胞瘤的最佳方案,對於囊性者一定要全部切除腫瘤結節和基底部附著處的囊壁,實質性腫瘤則應根據腫瘤所在部位決定手術切除範圍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