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預警:兜里三萬塊,人生第一輛車的選購指南

2020-01-18     東哥車研所

(沒有圖片 & 長文預警,建議先碼後看)


因為本人的經濟條件十分堪憂,所以多年來一直注重挖掘最經濟最划算性價比最爆棚的車型。從飛度到北斗星,從雨燕到羚羊,沒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我一直喜歡把這些很便宜的小車的價格和捷安特作比對,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成功發掘出很多經濟實用並且比很多碳纖維做的捷安特還便宜的汽車了。


很多朋友原本對買車這件事是沒有什麼信心的,認為買車可能是攢了十幾萬二十幾萬之後才能去考慮的事,但在看過我們的文章之後會覺得原來買輛車如此簡單,享受有車生活的花費可以如此低廉。雖然不是奔馳寶馬,但花兩三萬塊錢買一輛二手車卻可以一樣的拓寬生活半徑,改變你的生活。


有錢人開奔馳能去的地方,你開飛度都能去。


但受了我的鼓舞的朋友們因為很多人原本覺得自己應該一時半會買不起車,所以對汽車這東西就沒什麼關注;揣著三萬五萬的,他們心裡很發懵。


「雖然三萬多塊錢有大把款式的二手車可以挑,但我該買一輛什麼車才可以完美避坑」?


這也是這幾年來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我回答這些問題簡直回答道口乾舌燥想喝飲料。這些朋友渴望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但對汽車本身卻不甚了解,對深如海溝的二手車市場和變幻莫測的二手車行情更是難以把握。


所以今天這篇,獻給你們。


語言可能會非常枯燥,因為每一句話都是重點,沒什麼打趣的內容;

語言也有可能很混亂,因為看待這個問題有千百個角度,寫一篇文章不過區區幾千字,這個問題的答案甚至可以寫成一本書(要不然,我們真的寫一本書?粉絲群體里有出版社的大鱷嗎?)。


好了,開始吧。


--------


不廢話,第一條,最開始的開始:不要買手動擋。當然,凡事都有例外,而這件事情有兩個例外。第一價格特別便宜例外,第二有特殊喜好例外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我假設正在讀文章的你是手動黨),手動擋汽車在事實上已經處在淘汰的邊緣。現在這個時代,只有兩種手動擋汽車還尚有購買的意義:一是便宜到極致的低端車,比如五菱之光;二是追求純粹的駕駛機器,比如豐田86。


但凡是兩萬塊錢以上的二手車,只要你不是「手動黨」,請無視它可能比同年款自動擋車型便宜一點的現實,堅決拒絕手動擋。


兩萬塊錢以下可以買手動擋,是因為兩萬以下真的很難很難有像樣的自動擋車。便宜的二手車分三種,一種是老、一種是破(希望你能體會到,「老」和「破」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概念:老不一定破,比如奔馳W140;破也不一定老,比如嶄新的松花江麵包)、第三種是又老又破。兩萬以下能買到的自動擋車,大機率就是「又老又破」(舉個例子,比如18歲的七手福特嘉年華)。


至於那些純粹的駕駛機器,我認為手動擋在那些車上會持續存在並且長期存在。我本人就是一個「手動黨」,我也有一輛視若珍寶的手動擋駕駛機器。操控一輛手動擋的性能車,那種快樂是不喜愛手動擋的人根本體會不到的、真正的「人車合一」。但這個事由於和今天的話題沒什麼關係,剛剛接觸汽車(很大機率可能是還沒有接觸汽車)的你們大機率理解不了,所以按下不表。


--------


所以接下來我們要說說,為什麼要買自動擋。


我在這裡所說的「自動擋」是一個極其寬泛的概念。什麼AT/CVT/DCT等等,但凡不需要手動掛擋不需要踩離合踏板的,都在此列。自動擋汽車相比手動擋有一個最顯著的優點:


Easy to drive. 容易開。


對於剛剛擁有人生第一輛車的小青年來說,建立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自動擋汽車的駕駛難度比手動擋低了不止一個量級。因為不需要關心擋位、離合和轉速,所以初學的駕駛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行車路線、左右車距、周圍的車輛和行人這樣關乎安全的事情上來。


對於代步駕駛而言,自動擋毫無疑問的減輕了駕駛者的負擔,電腦替代了駕駛者左腳和右手的勞動,自動擋汽車有手動擋完全比不了的便利性優勢


很多朋友家裡或者身邊可能會有一些「老司機」,「老司機」在汽車圈子裡是個貶義詞,這種人大機率沒啥文化並且不懂機械原理,但因為很早就會開車,所以周圍的人都覺得他動的特別多(其實毛線不懂,不信你隨便抓個老司機問問,「排量」是啥意思?),有啥事都問他。老司機們會告訴你自動擋車有如下劣勢:


- 費油;

- 容易壞;

- 有所謂的「安全隱患」(但我不知道是啥,老司機的邏輯大概是手動擋不會有把油門當剎車、遇到緊急情況手動擋還可以通過別擋剎車這種情況之類的吧?);


還會苦口婆心語重心長的告訴你,一定要練好手動擋,會開手動擋才是真的會開車了,並且手動擋會比自動擋安全(我踏馬黑人問號)等等,反正老司機們也沒上過什麼學,說話也就談不上什麼邏輯。


老司機們有一點說的是對的,會開手動擋才叫真正的會開車了。開好手動擋,對汽車的運行原理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但假如你不想理解這些東西,只想簡簡單單的開車代個步,那就忘掉老司機們苦口婆心勸你的話。我踏馬只想代步,不想當司機啊,對不對?


而我也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21世紀的自動擋汽車,在油耗和品質方面已經完全不存在相比於手動擋車型的劣勢,只有極個別車型的自動擋變速箱才會出現一些操蛋的現象,比如大眾的DQ200雙離合變速箱。至於很多車評人評價變速箱中不可或缺的「平順性」的概念...我只能說,跟一個新手開的手動擋相比,再頓挫的自動擋都是平順


--------


第二條,關於油耗。


不要買油耗太高的車,這一點傻子都知道。但我認為過高的油耗除了「費錢」以外,更重要的潛在結果是,會打擊你用車的熱情。油耗太高,你就會斤斤計較出行成本,沒辦法快樂的享受擁有人生第一輛車的美好。那麼,油耗多少算是「可接受」的呢?


別太誇張就行。兩三萬塊錢,你是不可能買得到百公里五升汽油,摺合每公里僅需花費人民幣三毛錢的豐田混動車的。我們花費兩三萬塊錢能買到的,多數都是一些十幾年前的老款車。雖然這些老款車裡也有一些省油如開掛的存在(實名表揚:鈴木羚羊!),但如果你對油耗這件事太過苛求,你的選擇範圍就會變得很窄。


鈴木羚羊雖然非常省油,但那輛車非常簡陋,是一般人所接受不了的。


對於油耗,我給出的建議是:沒必要最求最低的油耗,只要不超過一個可接受的數字就行了。而我認為這個可接受的數字在8-9升比較合理,如果你買的是一輛動力稍好的車,那麼放寬到10升左右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如果你想要更好的動力就一定得多付出點兒代價。


按照現行的油價,百公里10升就意味著每跑一公里需要花費六毛多人民幣。對於剛買人生第一輛車、預算只有三到五萬的年輕人來說,油耗一旦超過10升,在經濟上可能就會有些壓力了。


但我不是想讓你來感受壓力的,畢竟兩桶油又沒給我錢。我是來告訴你如何體驗有車生活的快樂的。花費太多錢,肯定快樂不起來。


所以對於兩三萬甚至三五萬的家用代步車來說,動力是絕對要放在油耗之後去考慮的。因為能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想讓馬兒跑得快,就必須多給馬兒吃草。(現在的科技的確有部分車型可以做到「又讓馬兒跑得快,又讓馬兒不吃草」,但人民幣的確是個好東西,可惜我沒有)


還沒怎麼接觸過汽車的你,一定對油耗沒啥概念,我不妨用我的經驗稍稍舉例:


- 本田飛度 GD3(第一代) - 7升;

- 本田飛度 GE8(第二代) - 7升;

- 本田飛度 GK5 (第三代) - 6.5升;

- 本田思域 EK3 (第六代) - 7升;

- 本田思域 FA1 (第八代) - 8.5升;

- 本田思域 FC1 (第十代) - 7.5升;

- 本田雅閣 CP1 (第八代) - 9升;


從這裡也許可以看出級別、動力、車重和油耗的一些關係。別問我為啥舉例的都是本田,因為我愛得深沉。


鈴木有些車是非常省油的,比如北斗星、羚羊和奧拓。但在享受低油耗的同時,你也會獲得更難過的駕駛體驗,因為它們的動力都沒有那麼好,而且由於車子很輕所以隔音都很差,非常吵鬧。


--------


兩萬三萬也好,三萬五萬也好,總之你如果揣著半年的工資到二手車市場上去轉,你會發現你可以買到非常多品牌和款式的車(當然,這是完全不考慮車況的情況),有些甚至你自己都會感覺驚訝,疑惑自己是不是少看了個0。


比如,寶馬E46、凱迪拉克CTS、奔馳W220、雷克薩斯LS400,這些昔日象徵著身份和地位的豪車可能現在比隔壁的飛度還便宜。前兩天我還在朋友圈裡看到一輛品相不錯的凱迪拉克只賣兩萬多,但我也記得去年一位粉絲跟我說過,他兩萬多買的凱迪拉克壞了一塊電腦板,換這塊電腦板花了七千多。


為什麼這些豪車這麼便宜?


它們便宜,是因為它們只值這個價錢。上文中我們就說過,小几萬塊錢買車基本上逃不掉三種情況:要麼老、要麼破、要麼又老又破(我給翻譯一下啊:老,這個不用說了;破指的是什麼呢,並非完全因為老而破舊,而是很低級、很簡陋的那種破,比方說,一輛奇瑞QQ,哪怕它是全新的它其實也很破,就是這個意思)。而這些豪車大機率都屬於非常極端的一種情況:


又老又破


直白點說,你hold不住它。雖然這其中可能不乏非常有收藏意義的經典車型,但「收藏」和「代步」是完全兩個概念。這種車需要經驗豐富的玩家去慢慢收拾、慢慢翻新,那是一個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和非常多的人民幣的過程。買一輛車去「用」,跟買一輛車去「玩」,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 比如,老車玩家花了三萬塊買到一輛值得修復的經典車,他會不惜再花三萬(三萬真心說少了,花十萬去修復一輛價值三萬的車的玩家都大有人在,比如...我???)去修整;而你花三萬塊錢買一輛代步車,花三千塊錢修整都嫌多;


- 老車玩家可以把車扔到修理廠一扔就是半年,然後天天開著自己的代步車去修理廠收拾這輛老車,人家家裡可能有三五輛車;而你花三萬塊錢買的這輛代步車,放到修理廠兩天都嫌多,因為你沒有交通工具寸步難行;


- 老車玩家可以不在乎油耗、不在乎小毛病、不在乎養護成本,反正車子收拾好了也是擺在家裡看的,最多周末開出去兜兜風;而你又在乎油錢又在乎耗材錢又在乎工時費,車子一壞你就受不了,畢竟你要天天開,一年可能得開上兩萬公里不止。


你看,這就是區別。


--------


所以趁早丟掉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踏踏實實的去選擇一輛不需要你花太多錢、花太多精力和時間在它上面的,是它為你服務而不是你伺候它的一輛可靠的夥伴。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我認為最適合做年輕人第一輛車的,應該是一輛A0級或者A級的車(給完全小白:A0級就是飛度、雨燕、威馳這類的,通常新車落地不超十萬;A級就是思域、卡羅拉、福克斯這類的,通常新車落地十萬多一些)。


往下的A00級(也就是奇瑞QQ、比亞迪F0、夏利等等)實在是太寒酸了,如果預算只有不到一萬塊錢尚且值得考慮,但如果你已經有兩三萬的話就沒有必要考慮了;而再往上的B級在兩三萬這個價位里通常只能買到又老又破的車,想買到成色好並且能夠滿足日常代步需求的不是不可能,只是要花上很大的功夫。


記住了,貪多嚼不爛


--------


年份和成色,哪個重要?


比方說,假如:


現在有兩輛飛度GD3(隨便舉個例子,你把它替換成威馳、騏達、軒逸什麼都行,看你自己喜歡),都是一樣的價格,但是車況存在一些差異,你會怎麼選?


- 第一輛:06年、公里數15萬、一手車、原版車況、鈑金件全部沒有拆卸、局部噴漆、發動機不漏油、變速箱不頓挫;


- 第二輛:08年、公里數8萬、有五次過戶、鈑金件有拆卸、骨架沒有傷、怠速有點抖、變速箱起步頓挫高轉打滑;


要我選一萬次我也會選第一輛,因為我知道哪怕聽起來好像沒有後者划算,但它會令我非常省心、會給我省去很多後期的維護成本,並且因為車況好,當我再次出手的時候也能更容易的受到認同,輕鬆出手無壓力。


因為這個價格你能夠買到的都是上了歲數的車了。兩三萬塊錢的預算,你不太可能買得到六年以內的車(除了那種出廠時就很破的車)。在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用車過程中,車況的衰減是會必然的。


但我們之所以能夠買得到高性價比的二手車,就是要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去甄別,用30%的價格去買到70%車況的車子(運氣好的時候,20%的價格買80%的車況也是有可能的哦)。


--------


但一個非常多人都會忽略掉的問題就是:他們會天真的把車子在不同使用條件下經歷十年之後的衰減程度畫等號,這是大錯特錯的。


比較了解我的朋友可能會知道,我淘二手車是有一條絕不打破的鐵的原則的:那就是,農村的車,無論多便宜、無論看上去多漂亮,我都不要。事實上,「看上去漂亮」只是一個偽命題,因為農村的車源真的完全沒有「看上去漂亮」的。


那麼問題來了,一輛在北京開了十年的二手車,和一輛在農村開了十年的二手車,就算它們的里程數是相同的,它們的車況會一樣嗎?


會是天壤之別。

--------


我前段時間淘到過一輛威馳,是來自大城市的一手車,保養得特別好,很乾凈的那種。當車子運到我家裡,卸車之後我開始仔細為它做檢查時,我發現:這輛車居然裝著四條全新的倍耐力輪胎。


摸著胸口說,如果我有一輛用來代步的威馳,我都只會給它用四條最便宜的國產輪胎,倍耐力輪胎什麼的是絕對不可能的。


新車不足十萬的小威馳,有多少輛能在過去的十年里得到悉心的照料?我敢肯定,雖然那輛車的年份並沒有多好(好像是05還是06,記不清),但它的品相和狀態甚至比很多10年以後的威馳還要好。


所以請你記住:哪怕是同年份的車,車與車之間的個體差異也是會非常大的。但由於二手車的行情價基本是由年份決定的,所以那些車況優秀的車就算會有更高的溢價,但也不會偏離出行情價多少


簡單來說就是:貴一點,好很多


--------


BTW,以我的經驗來看,這些A級、A0級的日系小車,其實機械素質普遍還是比較可靠的。那些被我拒絕了的不能買的車子,一多半都是因為事故、泡水或者里程數太高、車子太髒等等原因,真正在機械部分出問題的其實只占很小一部分。如果你有幸買到了一輛成色好的小車,那麼好好開,別撞,它可能會陪你很久。


--------


And,BTW:囉嗦兩句其他的,其實我覺得買到爛車更多的可能是人的問題。前段時間有個粉絲跟我吐槽,跟我抱怨二手車市場水好深,前些日子花一萬多買了輛豐田花冠,結果買回家發現車體有過切割。


我:??????


一萬多買豐田花冠,你不掉坑誰掉坑??????


總有那麼一些人啊,買二手車的時候會抱著撿漏的心理,企圖買到「市場最低價」的車,揣著飛度的錢想買思域、揣著思域的錢想買雅閣。這樣的買家,最後基本都折了。


買二手車,心態要擺正。別老想著怎麼能更省錢,你已經比買新車省錢太多了,再省就只能從車子質量上省了。


--------


BTW,由年份會引起一些小白的日常問題,比如:


- 十幾年的車子,是不是快報廢了?

- 私家車的報廢年限是2099年,只要你正常保養正常年檢就可以一直開。


- 十五年之後就要一年兩檢了,好煩!

- 據說有的地方已經取消一年兩檢了,是嗎?就算你當地還沒有取消,不過是365天中被占用半天和兩個半天的區別。很多人說麻煩,其實不過是懶。


- 十多年的車子會不會限行?

- 會。所以這要看你當地的情況。在小城市是沒有這份顧慮的,大城市也不是全部都會限行,只是極小一部分。比如哈爾濱,基本上所有汽車都可以暢通無阻。北京也只是限制國二以下的車在工作日內進五環,並不是完全限行。所以基本上你只要達到了國三排放,也就是大部分05年之後的車,就可以全國暢行無阻。


- 萬一哪天國三限行了怎麼辦?

- 我再說一次,絕大部分城市是連國一都可以正常通行的。如果你真的在大城市,國三又真的在幾年之後限行了,那解決辦法也簡單:把車賣到不限行的地區唄!


劃重點:國六不國六的,跟二手車沒關係。


--------


不知不覺寫了好長,但感覺好像只講了我要講的內容的冰山一角。因為工作關係接觸到二手車也有很多年了,以上這些只是我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議。其實這一篇看下來,你的目標應該已經很明確了:


最適合新手的第一輛車,其實就是那些日本的A0/A級車,比如威馳、飛度、騏達、軒逸一類的,可以適當多花點錢買一輛成色更好的,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錢沒白花。


等等,我剛才是說了「軒逸」嗎?


那這篇文章索性就以一條提醒結尾吧:


請萬分謹慎購買2012年左右的日產軒逸,尤其是手動擋車型,尤其是大城市遷回來的車。如果這篇文章過百贊,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揭曉答案。


--------


微信訂閱號:東哥車研所

新浪微博、知乎專欄、Bilibili、懂車帝、汽車之家同步更新

合作聯繫微信:lotustrial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ODeeXAB3uTiws8KE_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