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這輛車純屬偶然。
一開始,我只是想買一輛普普通通的旅行車,帶孩子出門逛吃逛吃很方便,傑德那樣的車就非常符合我的心意;
但掏心窩子說句實話,傑德雖然是輛不錯的車,但它的保值率簡直堪稱變態,我真的真的不忍心花十萬塊錢去買那輛車。如果過幾年傑德跌到了五六萬塊錢,我想我應該是絕對會買一輛來賣菜(沒有錯別字,賣菜)的。
和傑德相似的價格,另一個很好的選擇就是沃爾沃的V60。我曾經對那輛車特別著迷,但最終卻被完全配不上旅行車稱號的狹小尾廂和平庸的駕駛感受勸退了;
(尾廂太小,開起來太想睡覺,算了算了)
後來我的目光就自然而然的轉向了C旅。(不要問我為什麼沒考慮奧迪Allroad什麼的,拒絕奧迪,這輩子不會買奧迪;and 也別問我為什麼沒選擇寶馬,我會告訴你是因為E91太難買?)
說實話,C旅是超了我原本的預算的。一輛普通版本的10款C200尚且要十二三萬,這就意味著我要比買一輛傑德多花出去三輛富康。但是...我承認這一次我有點「外貌協會」了,C旅的線條真的打動我了。至於1.8T還有5AT什麼的,算了算了,不在乎了。我在這個系列的開篇就已經提到了,我對於旅行車的動力要求能走就行,我要求一點也不高。
就在我著手尋找C200的時候,我偶然得知我的好朋友、湖南某知名網紅車商有一位客戶的C旅待售。但令人崩潰的是,這是一輛帶有AMG套件的C300,比我原來預想的C200配置高了太多,價格自然也高出不少。
但是...
得知有這麼一輛車存在的那天晚上,我沒太睡好覺。
第二天早上起來,我的心中只有一個聲音在反覆:
「算了算了,錢是王八蛋,花了還能賺,這都9012年了,未來哪還有那麼多大排自吸。」
我XXX的。
買機票,奔赴湖南。
在此要感謝湖南知名網紅車商 @淘車計劃,在我購得這輛車的過程中給予的莫大幫助。
啥也憋說了,
是我的了。
衝動,但是好爽。
(講真,C300 Estate是一輛性價比很高的車,同為進口大排自吸V6旅行車,奔馳居然賣的比大眾還便宜。沒錯我就是在實名diss大眾智商稅神車 - R36)
--------
這輛車的原車主是某家奔馳SSSS店的老總。
截止到我接手的那一刻,這輛車只行駛了75000公里。
如果滿分是五顆星的話,這輛車的成色大概可以打六顆星。
用朋友的話說,「這就是萬里挑一的成色,假設如果全中國有一萬輛的話。」
有沒有一萬輛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以後開出去再也不用擔心和誰「撞車」了。
到今天為止,我還沒有在大街上見過任何一輛其他的旅行版C300。
小眾,是絕對夠小眾了。
C300旅行版當年的新車售價比C200貴了大概十幾萬,主要原因在於...它有一台V6,而不是一台令人詬病的1.8T。這台車的發動機代號 - 如雷貫耳的M272,曾搭載在奔馳幾乎全系車型上。
大如Vito,小如C級,全都搭載過這台發動機。
這是奔馳最耐用的發動機。
首先,不燒機油。
其次,通病甚少。
M272隻有兩個通病:
其一,04-08年的M272可能會存在發動機平衡軸齒輪磨損的問題,可能會導致正時跳齒。08年之後的M272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一個「換」字即可解決;
其二,所有的M272,都存在著一個「塑料三角板」可能會發生斷裂的問題。這個東西壞了不耽誤你開車,但會影響車子好開。
M272的進氣歧管有一套可變進氣系統,進氣歧管末端有一塊三角形的轉板通過拉動兩根拉杆來調節進氣翻板。但因為這個出苦力的轉板是塑料的,所以時間久了就會有斷裂的風險。
塑料三角板斷裂了,可變進氣就不好用了。雖然不影響車子正常行駛,但要麼會沒力、要麼會比較費油。不過,解決的辦法現在也已經十分成熟:
萬能的某寶上,已經可以買到這種鋁合金CNC加工出來的三角板替換件了,一次更換終身不壞,價格不過區區一百多塊;
動手能力強的,自己把進氣歧管拆下來換上去就行了。這個替換件裡面還很貼心了配帶了一顆特別容易損壞的固定螺絲。
除此之外,M272這台發動機就再也沒什麼容易出問題的地方了。大膽CAO,放心開。
這台3.0升的V6有231匹馬力,對於性能車來說很一般,但對於家用車來說足夠用了。尤其是對於一輛帶著一周歲小孩的家用車來說,這點馬力砍掉一半都是過剩的。
駕駛這輛車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
剛一坐進去是特別特別不適應的。面前一枚三叉星,這哪是我等屌絲受得了的啊。兩手試探著先摸摸方向盤,啊,感覺好大,比我家裡的凌志飛度卡羅拉雅閣什麼的全都大了一圈。再試著轉動一下方向盤:
??????怎麼這麼輕,簡直一根手指就能轉動。
除了「輕」以外,這輛車的轉向還有一個我特別不喜歡的點,那就是低速掉頭或者挪車的時候,方向盤是不會自己回正的。這個情況多半跟車輛懸掛調教中的主銷後傾是有關係的,但很遺憾,這個數值是我們動不了的。只能說這是奔馳故意做給我們的手感,但我不喜歡。
不過開起來之後,隨著速度越來越快,方向盤也會變得越來越重,回饋的力度也就會相應的變大了。這個車的轉向在有一定速度的情況下還是很順手的。
還有另外一個令人特別不適應的地方,那就是它的雨刷和燈光全都集成在一根撥杆上了,右手空空如也。而這根撥杆又在左手小拇指的地方,所以...
當我想要轉彎,用左手食指去撥轉向燈的時候,我特麼的居然開啟了定速巡航。
這一點花了我好長時間去適應,回到家之後開其他的日本車,又要適應一陣。
但這個車真的是好開。
3.0 V6的動力是真的充沛,只要你一直頂著油門,它的加速能力就永遠不會消失。
7AT變速箱換擋不積極但是很平順,最重要的是它是我喜歡的那一種乾淨利落的變速箱,不太會像豐田的變速箱一樣滑來滑去(平順性作弊大法)。
關於這個變速箱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它居然有兩個倒擋。關於奔馳這麼做的原因,網友們眾說紛紜:
- 你都買奔馳了,我總得幫你找個理由吹牛逼啊!除了我意外,你們誰還有倆倒擋???
- 如果你干黑出租,兩個倒擋可以讓你快速倒車搶活;
- 如果你干黑社會,兩個倒擋可以讓你砍完人以後迅速逃跑;
- 如果你是范迪塞爾,嗯,別說兩個倒擋了,再給你加幾個都行。
其實...一個比較靠譜的說法是:這個倒擋的二擋和越野車上前進擋的「二擋起步」功能的原理是一樣的,用來於雪地脫困。(還有一種說法比較流行,據說因為很多國家元首或者重要人物一類的都坐奔馳,如果遇到點緊急情況...據說倒擋的2擋可以跑到80km/h)
「奔馳」兩個字可以讓一群不懂車的屌絲膨脹;
而可以讓懂車的屌絲膨脹的,則必須是「AMG」三個字。
這輛車,是原廠自帶AMG套件的。
And強烈安利各位對這款車感興趣的同學,一定一定要買帶AMG套件的版本。
C300的AMG套件,主要包括了:
- AMG運動包圍+側裙;
- AMG輪轂;
- 帶自動調節軟硬、比普通版本降低15mm的運動避震;
- 散熱更好的打孔剎車盤;
- 帶撥片的三幅方向盤(不帶套件是很醜的四幅);
- 鋁合金排擋頭;
- 鋁合金內飾替換了普通版本的木紋部分;
- 鋁合金運動踏板;
- 包裹性更強的運動座椅。
(仔細觀察,AMG套裝的座椅都是和普通版本不一樣的。BTW,奔馳的白色內飾超級漂亮,但是超級不耐髒,有一次我穿了牛仔褲開這輛車,結果接下來的一整個下午我都在擦座椅...)
當年新車選配這套套件要多少錢沒有準確的數據可查,坊間有人說兩萬有人說八萬,但甭管是兩萬還是八萬,這套件有不選配的道理嗎???
還真有人就沒選,感興趣的同學在比較二手車源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也有不少人後悔沒選然後自己一頓改 -.-)。
BTW,這個套件也有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
在普通版本的C級上,前後輪都是普普通通隨處可見的225/45R17輪胎;
但AMG的後輪轂比前面更寬,目測大概可能有8.5J,居然要裝245/40R17的輪胎。
這個尺寸的胎,全網沒幾款像樣的。
算了算了,我認輸,前面後面裝一樣的算了。
買了這輛車之後,我要面對的是獨自一人駕車3000公里,從湖南回到黑龍江。這個距離差不多等於橫跨歐洲。在這3000公里的旅程中,我發現了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
那就是,它的油耗出奇的低。
3.0升排量,231匹馬力,這樣一輛車在高速工況下的平均油耗,只有8升。
致某著名車評人:行駛700公里,平均時速103km/h,這才叫高速工況。
平均時速66km/h那只能叫市郊工況。
在後來長達8000公里的使用中(沒錯這輛車我已經開了8000公里),我統計出的油耗數據大概是這樣的:
- 高速8-8.5升
- 城市11-12升
- 綜合10升左右
狠狠的打了某些堅信「排量大一定就費油」的人的臉。
大排量唯一的壞處就是每年要多交幾千塊錢車船稅,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壞處,包括對環境。
(在3000公里的漫長回家路上,我的午覺就是這樣的。躺在後備箱裡自拍還覺得自己挺帥,後來發現特麼的尾門從裡面打不開)
其實這輛車並沒有很大。它的長度僅有四米六。
給個參考的數據,雅閣的長度是四米九。
這輛C級,充其量算得上是A級車的尺寸。
不過我倒挺喜歡這樣的,我自己用來日常代步的車,基本上是絕對不會超過B級的。在我買了雅閣之前,這輛四米六的C旅就已經是我最大的日常代步車了。(畫外音:那啥,你忘了霸道嗎?)
所以,其實它的乘坐空間也就是一般般。
我對後排空間的要求其實一點也不高,畢竟我又不坐後排,後面坐的是我的老婆孩子(老婆你真瘦,所以你不需要那麼大空間的對吧,快誇我)。所以後排只要能倒放下一張兒童座椅,對我而言就夠了。
家裡有孩子的應該都知道,倒放安全座椅是一件相當占用空間的事...
此處實名批評雷克薩斯IS200,後排完全完全放不下安全座椅,哪怕是這種占用空間已經相當小的座椅。
(BTW,如果你開的車不是S級或者7系這類的,一定要慎買Britax安全座椅,你會哭。)
雖然乘坐空間一般,但它的後備箱嘛...
足夠裝下我們一家三口去海南過冬所需的東西了。
And,作為一輛真正的旅行車,這個東西是一定要有的:
如果沒有這張網的話,尾廂放太多行李會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買這輛車的當天,我就發了一條朋友圈。
畢竟換做是誰都沒有辦法忍住不去發一條朋友圈。
於是當天我就獲得了一個稱號,且是大家不約而同送給我的,那就是「叛徒」。
因為我不再是「日狗」了,不再是堅定的JDM擁躉了。
其實並不是啊,你們都誤會我了。
奔馳車其實特別JDM,日本人最喜歡的進口車就是奔馳車。所以這只是我更加徹底的貫徹JDM思想的一種方式。(我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不要當真)
所以,作為JDM粉,我在擁有這輛車的第一天就做了一個特別重要的、特別有儀式感的事情:
這輛車是可以讓駕駛者自行調整電子限速的,官方說明是為了在使用雪地胎是設置(因為雪地胎的速度等級普遍比較低),但我覺得這種騷操作也頗有些「自我約束」的意思。所以,儘管我壓根沒裝雪地胎,我也鄭重的給我自己設置了一個電子限速:
180km/h
這是多麼具有JDM儀式感的一件事情。
(我已經瘋了)
這輛車也從某種意義上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發現有一輛車的配置是我需要用心研讀說明書然後一項一項去發現的,因為它們大多都隱藏在細節部分。
比如:
- 自動防炫目後視鏡,只要後面有遠光狗,後視鏡就會自動變成藍色,啟動防炫目模式。但這輛車的防炫目僅限於左後視鏡和車內後視鏡,理由是右側的後視鏡還需要觀察側後方來車;
- 如果你正在開著窗兜風,突然經過了一個垃圾堆,你只需要長按空調的內循環按鍵,車子就會自動關閉所有車窗然後啟動空氣內循環。等垃圾堆過了你再去按內循環按鍵,車窗就會自動打開,恢復到之前的位置;
- 有一個雨量感應功能,據說如果車子探測到下雨了會自己關窗,但未驗證;
- 我死活都沒有找到大燈清洗的按鍵。後來才知道,原來每噴10次玻璃水就會噴1次大燈;
- 還有什麼防拖車模式和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不列舉了。有些功能我現在都沒弄明白。
- And,最令人崩潰的,必須是那兩張導航更新光碟!
另外一個我琢磨了好久的事情,就是如何徹底關閉它的ESP。
中控台上有一個ESP OFF按鍵,但按下去之後你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關閉之後依然有東西在限制你的扭矩輸出。後來經朋友指點,我才發現原來這輛車有一個「Roller test」模式(台架模式),開啟這個模式之後車子不僅沒有ESP,更沒有ABS,甚至連轉向助力都沒有。
- 這輛車沒有轉向助力的感覺非常爽;
- 沒有ABS也非常爽;
- 一腳油門隨便燒胎的感覺更爽。
但開久了之後才發現,其實最好用的還是普通的ESP OFF模式。
(你覺得,我指的是幹什麼最好用呢?)
這輛車的ESP非常聰明,你可以在ESP適度的輔助下非常輕鬆的做出各種飄移動作,它會小心的控制你的扭矩,開著它飄移非常不容易spin。
所以一輛本來應該是家用買菜帶孩子的車,就這樣被我玩成了飄移車。嗯...這其實沒什麼不好的,對不對?
其實這車買來到現在也挺久了,並且感覺好像也已經過了那個新鮮勁兒了。
胡亂寫了近5000字,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下8000公里以來這輛車的用車體驗。不得不說,是輛好車,在相同的價位里比全新的思域好很多。
我可能真的要倒戈了,我仿佛已經聽見E46在召喚我了。
--------
微信訂閱號:東哥車研所
新浪微博、知乎專欄、Bilibili、懂車帝、汽車之家同步更新
合作聯繫微信:lotust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