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桃屬於薔薇科桃屬,因果肉為黃色而得名。黃桃栽培投資少、見效快、省力、易管理、適應性強、結果早、產量高。
為進一步促進黃桃產業規模化發展,在近幾年試驗和生產的基礎上,總結出一套綠色食品黃桃高產栽培生產技術。
一、品種選擇
選擇適合本地區種植的優良品種,注意早中晚熟品種搭配。遠離大城市的地區,選擇耐貯運的中晚熟品種為主。無花粉品種一定要配置授粉樹,有花粉品種也要注意配置授粉樹,一般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比例為5~8∶1。注意選用抗病蟲害、抗逆性較好的品種和砧木。
二、苗木選擇與定植
1.苗木選擇
選擇主側根3個以上,長度20厘米以上,生長充實,苗高80厘米以上,基徑1厘米以上,嫁接口癒合良好的嫁接苗,嚴禁使用有檢疫對象的苗木。採用山桃和毛桃或青州蜜桃等作砧木。
2.苗木定植
定植密度株行距1~2米×5米,機械操作的可適當縮小株距。定植時期分為春栽或秋栽。春栽於土壤解凍後進行,栽後灌水,然後可用地膜覆蓋,提高地溫。秋栽於落葉後至土壤封凍前進行,栽後及時灌水,然後用地膜覆蓋。定植坑直徑0.8米,深0.8米。定植前,先將苗木根部浸泡在水中吸足水分,粗根輕截,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毒,沾泥漿後栽植。定植前,每株施腐熟有機肥40千克、磷酸二銨0.5~1千克,將有機肥、化肥與挖出的表土混合,回填坑內,填至距地表25厘米左右,踩實或先灌水待其下沉後栽植,栽後及時灌水,樹盤長寬至少留1米×1米。栽植深度以苗木在苗圃覆土深度為準。
三、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
每年秋季在行間進行深翻改土,在樹冠外圍深翻40~60厘米。幼樹行間可間作綠肥或豆類等作物,每次灌水及降雨後進行中耕。成年樹採用行間生草,行內清耕或覆蓋。人工種植鼠茅草、白三葉草、黑麥草等或自然生草,行間草高30~40厘米時,用人工或機械刈割,留茬高度保持8~10厘米,1年割3~4次,將割下的草覆蓋樹盤。
施肥管理
基肥於秋季果實採收後(9~10月),結合耕翻改土施入。按每100千克果150千克腐熟有機肥計算,同時混入磷酸二氫銨1.2千克、硫酸鉀1.2千克,一般每畝施3000~4000千克優質有機肥,以溝施為主,施肥部位在樹冠投影範圍內。
施肥方法有挖放射狀溝、環狀溝或平行溝,溝深30~45厘米,施肥後灌水。追肥於萌芽前及花後1周進行,每100千克果追施尿素0.5千克,開10厘米深的環狀溝施入;果實硬核期每100千克果施尿素0.3千克;果實膨大期每100千克果施硫酸鉀1.0千克。追肥後及時灌水,采前30天內禁止追肥。根外追肥於萌芽前噴4%~5%硫酸鋅;盛花期噴1次0.2%的硼砂溶液;硬核期前噴0.2%的尿素、0.2%磷酸二氫鉀。采前20天內禁止根外追肥。有條件的產區,應根據土壤和葉分析結果,進行營養診斷施肥。
四、灌溉與排水
萌芽前結合追肥灌1次水,硬核期灌1次水,采前15天禁止灌水,入冬前灌好封凍水。雨季前要疏通排水系統,保證雨季排水通暢。桃怕澇,嚴防桃園內積水。
五、整形修剪
1.樹形
(1)自然開心形。干高40~50厘米。定干後第1年秋~第2年春,選留3個鄰近或錯落、分布均勻、生長勢相近、發育良好的一年生枝為一級主枝,主枝剪留長度為50厘米左右。栽後第2年秋~第3年春,開始在主枝上選留側枝,每主枝上選留2~3個側枝,各主枝上的側枝應相互錯落開,側枝的剪留長度為主枝長度的2/3。
(2)二主枝自然開心形。干高40~50厘米。該樹形在株密行稀時應用,定干後第1年秋~第2年春,選留兩個方向伸向不同行間、生長勢相近、發育良好的一年生枝為主枝,剪留長度為50厘米左右,一般不用鄰近芽枝。栽後2~4年,在株距大的情況下,每主枝可配置1~2個側枝;反之,則不用配側枝,只需配大、中形枝組。
(3)主幹多枝型。留1個主幹,主幹高50~60厘米,主幹上選留3~4個主枝,每個主枝配置2~3個側枝,主枝分枝角度以60°~70°為宜,側枝分枝角度以70°為宜。
2、整形修剪
(1)冬季修剪。
目前生產上冬季修剪有長枝修剪和短枝修剪兩種方法。
長枝修剪,一般對果枝不短截,以疏剪為主,長果枝與長果枝同側間距約40厘米,不同側間距約20厘米,以斜上和兩側為好。結果下垂後,利用長枝後部枝或著生於母枝上萌發的新枝更新。長、中果枝結果為主的多留長、中果枝;短果枝結果為主的多留短果枝。每畝留枝量為1.0~1.6萬個,長、中果枝結果為主少留枝,短果枝結果為主的多留枝。
短枝修剪,對長、中果枝適度短截。果枝間隔,長、中果枝枝頭間距20厘米左右,每畝留枝量1.5~2.0萬個。徒長性結果枝在其上有分杈處留弱枝短截,長果枝剪留5~8節花芽,短果枝和花束狀短果枝不剪,徒長枝一般應疏除。幼樹期由於長勢較旺,結果枝剪留長度要長些。在主、側枝上注意培養結果枝組。短枝修剪培養方法有兩種:一是先截後放再回縮;二是先放後回縮。長枝修剪比較簡單,一般是長放不剪再回縮。
(2)夏季修剪。
一年進行3、4次。第1次抹芽:4月下旬~5月初進行。主要抹去並生芽、無用芽和新梢,留方向和角度適合的芽。
第2次夏剪:在新梢迅速生長期(5中下旬~6月上旬)進行。主要控制剪口梢下的競爭枝,剪去直立的徒長梢,對過密的徒長性果枝要疏去,有空間的可短截培養成結果枝組。另外,要注意調整延長枝的角度和方向,對直立品種要選留距主枝基部30厘米左右處,方向和角度適合的副梢作延長枝,控制原延長枝頭,有利於擴大主枝開張角度。
第3次夏剪:在花芽分化期(7月中上旬)進行。對未停止生長的徒長性果枝和長果枝剪去1/4~1/5;副梢摘心,控制其生長;疏除過密枝,以改善光照,促進花芽分化。
第4次夏剪:在新梢停止生長期(8月下旬~9月上旬)進行。主要對上次夏剪後新發出的副梢及骨幹枝的延長枝進行摘心,控制生長,促進枝條成熟,提高枝條抗性。長枝修剪,以疏剪為主,少短截。
整形修剪一定要注意通風透光。桃樹為喜光樹種,樹冠覆蓋率維持在70%左右,過密園要間伐或對樹體結構進行調整,樹冠下透光率>40%。
六、病蟲害防治
(1)加強栽培管理、增施基肥、合理灌溉、控制濕度、控氮增鉀、合理負載、增強樹勢是防治病蟲害的基礎。
(2)加強苗木檢疫,採用不帶病蟲的砧穗和苗木。
(3)行間種植豆科紫花苜蓿,可以固氮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果園小氣候和抑制雜草生長,有利於葉蟎、蚜蟲、食心蟲等的天敵繁殖,當天敵數量達到一定量時適時刈割,迫使天敵上樹控制蟲害。
(4)果實套袋,可兼治多種食果害蟲,套袋前要噴施殺蟲殺菌劑。在生長季及時摘除病蟲果,燒毀或集中深埋。
(5)搞好果園清潔工作,壓低病蟲基數。秋末冬初徹底清掃落葉,拾凈落果,及時清除出園,刮除樹幹老皮,將翹皮刮凈至光滑為止。收凈刮皮,集中焚燒,經檢查如有較多天敵時,可先把天敵適當存放後再行處理。
(6)果樹休眠期樹幹塗白可以保護樹幹,防止日灼和凍害,並具有殺蟲殺菌作用。塗白時間第1次在落葉後至土壤結凍前進行,第2次在早春。塗白部位以主幹為主,幼樹、樹冠不完整的大樹、病樹、樹幹的南面及枝杈向陽處應重點塗,不要塗在枝梢上,以免燒壞芽子。塗白劑一般可用生石灰10份、硫磺粉0.5份、食鹽0.2份、動物油0.2份和水35份進行配製。(作者:孫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