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你控制不了自己怎麼「生」,然而,卻能控制自己怎麼「活」。或許你生來貧窮,沒有背景沒有資源,行走社會,也是沒錢沒人脈,但是,只要你有野心,能付出足夠的努力,那隻要不死,就總會出頭!當然,這其中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以下分享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5字真言:靜、緩、忍、讓、淡。南懷瑾出身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尤其是對國學鑽研精深,對西方文化也有深刻認知,廣受人們的敬重,堪稱「一代宗師」。男人,在沒錢沒人脈時,要悟透南懷瑾先生這5字真言,越早悟透,越早出人頭地,早晚能成大器,錯不了。
南懷瑾
一、「靜」字真言:少說多聽
向別人訴說,是人的一種天性;聽別人訴說,則是一種難得的修養。當你抱怨朋友太少、沒有人脈的時候,你是否考慮過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呢?只有多體貼他人,用心交流,我們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更廣泛的人脈。要知道,能說會道固然重要,但善於傾聽更為重要,因為傾聽是心靈溝通的橋樑。
善於傾聽,能使人與時俱進、廣納群言,能使人保持清醒的頭腦;更能啟迪思維,使人增長知識與才幹。男人慾成大器,請先讓自己靜下來,先做好一個傾聽者,然後才是修煉一些說話的本事。
二、「緩」在真言:戒急戒躁
男人慾成大器,必須要抑制急躁的脾氣、暴躁的性格,在做事時戒急戒躁,凡事寧可緩一點,也不可急躁,因為人一急躁則必然心浮,心浮就無法深入到事物的內部中去仔細研究和探討事情發展的規律,無法認清事物的本質。
「猴子屁股坐不住」,不能靜下心來,氣躁心浮,辦事不穩,差錯自然會多,人生的機會本就沒有想得那麼多,差錯一多,錯失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了。
三、「忍」字真言:放大心胸
男人慾成大器,要有一顆寬大的胸懷,不能狹隘、斤斤計較,更不能睚眥必報,而是要厚道、容忍,增強自己忍耐力,放大自己的心胸。人們往往把寬廣的胸懷比作大海,能廣納百川之細流,也不畏懼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彈簧,具有能伸能曲的韌性。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時待人以寬。」就是說,相容度高,能接納,團結更多的人,在順利的時候共奮鬥,在困難的時候共患難,進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就能創造更多的成功的機會。反之,相容度低,則會使人疏遠,減少合作力量,人為地增加成功的阻力。
四、「讓」字真言:得理饒人
每個人的價值觀、生活背景都不同,因此生活中出現分歧在所難免。有些男人一旦身陷爭鬥的漩渦,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來。一方面為了面子,一方面為了利益,因此會變得得「理」便不饒人,非逼得對方鳴金收兵或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饒人」雖然讓你吹響了勝利的號角,但這卻也是下一次爭鬥的前奏。因為對方雖然「戰敗」了,但為了面子或利益他自然也要「贏」回來。
所以,男人慾成大器,在待人處事固然需「講理」「得理」,但絕對不可以「不饒人」。讓一點餘地給對方,不但不會吃虧,反而會減去許多人為的障礙,少去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五、「淡」字真言:淡看得失
人世間的許多事情是無法斤斤計較的,有所得必有所失。《幽窗小記》中有這樣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
一幅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淡」字的精髓:淡看得失,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個「看庭前」三字,盡顯格局之大,超然物外,而「望天上」三字則又顯示了眼光之遠,不與他人斤斤計較的情懷;至於「雲捲雲舒」四字,更隱含著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能達到這種境界的男人,何愁不能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