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商鐵律:做生意,有一種東西很值錢,要想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它!這樣東西就是品牌,最值錢的是品牌,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你的品牌!
的確,品牌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無形資產,為了使品牌的無形資產不受侵犯,生意人必須對自己公司的品牌實施有效的保護策略,愛護品牌就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對於品牌保護的重要性,馬雲就有過一段經典論述:「我們對侵犯他人品牌和智慧財產權的行為零容忍,絕不姑息,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
2014年11月初,就在網購一族的狂歡節「雙十一」進入最後倒計時的時候,原本應該各自忙碌的電商企業們,卻在網上吵了起來。原因是,10月30日,阿里巴巴對各大媒體發了一份《通告函》,聲明自己已將「雙十一」註冊商標,其他電商企業使用則屬侵權行為,要求媒體發布信息時注意。
阿里巴巴為什麼搶注「雙十一」,其實就是對品牌的一種保護,對此,馬雲在一份回應中做了詳細的解釋:「『雙十一』是要全球化的,可在全球化方面,中國企業吃了很多虧,特別是在品牌、智慧財產權方面,一直以來都是跟在別人後面,如果某一天一個國家註冊了(雙十一商標),說是他們國家的,你也夠頭痛的,這種事情我們國家經常發生的,我們國家的一個歷史上的人物或者別的事兒變成別的國家了。所以,我們的同事在設計的時候,2011年就註冊了(雙十一商標),三年以前我們就覺得這個雙十一必須要成為全球化。」
品牌保護從來無小事,一個疏忽大意,由此引發的糾紛就能讓企業欲哭無淚,甚至元氣大傷。只有從一開始就保護好品牌,才能避開日後巨大的傷害。
如今,在全球範圍內,打假防偽已成為眾多著名企業的重點工作之一。但我國仍有許多公司尤其是私營公司對品牌保護不重視,甚至認為「有人假冒是在替自己出名,同時還擠占了其他品牌的市場」,這種看法實在是大錯特錯,等到自己的產品銷量被假冒產品衝擊的直線下滑時,再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做生意,要做好品牌保護,首先要加強對品牌保護的認識。品牌保護主要是指對商標、專利權等無形資產的保護以及在品牌管理過程中對品牌有無傷害行為。前者是硬性保護,後者是軟性保護。
創品牌,樹信譽,這是當今市場競爭形勢下必要的生存手段,是公司求生存、求發展的最佳途徑。創品牌不易,保住品牌和信譽就更難。
有家饅頭店,饅頭又大又白,口感很好,吸引了遠近不少居民去購買,經常供不應求。可開業幾個月之後,人們發現,饅頭變小了,顧客也因此漸漸少了,饅頭店受到了冷落。原因何在呢?很顯然,饅頭店的老闆取得信譽後就降低了饅頭的質量,他滿以為消費者會依然如故。其實不然,這種把戲猶如窗戶紙一樣一捅就破,消費者心中有桿秤,能稱出它的輕與重。老闆沒有把顧客當作「上帝」來對待,而「上帝」豈能容他戲弄?事實上,不是消費者疏遠他,砸他的牌子,恰恰是他自己毀了自己的牌子和信譽。
總之,對於生意人而言,吃虧大概有兩種因素:一是因小失大,顧此失彼;二是雖有前車之鑑,足以為戒,但沒有接受教訓,存有僥倖心理。這兩種因素乃經營之大忌。生意人切記,千萬不要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品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dYTi3IBfGB4SiUw6k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