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社會,對任何人而言,財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到難以抵制的誘惑。這種誘惑並不一定是壞事,它也能夠激發人們去努力奮鬥,去為自己、為社會創造財富。不過,有些人因為不能正確面對這種誘惑,不具有富人思維,卻容易走入歧途,比如,有的人以權換錢,有的人坑蒙拐騙,有的人不擇手段。這些人都是不能正確面對財富,泯滅了人性,誤入了歧途,即便有錢,也不算是真正的富人。
很多人口袋裡有錢了,然而總覺得沒有過去貧窮時過得快樂。這除了一些客觀的社會因素外,面對財富,我們個人心理沒有調整好,是主要的原因。面對財富,人們容易產生一些不太好的心理:有錢會覺得不安全,其中原因複雜,比如人們的仇富心理;有錢了還想更有錢,慾望永遠無法滿足,自然也就不會有快樂;嫉妒別人比自己還有錢。嫉妒是人性的弱點。本來你可以快樂地享受自己的財富,一旦嫉妒別人,你的快樂就消失了……
在財富面前,一旦有了上面的種種思想就會陷入痛苦之中,品嘗不到富有的快樂。而對財富,人應該正確的態度,應該具備富人的思維,這可以說是一條富人定律。具體而言,真正的富人,在面對財富時,往往有以下四種富人思維,或者說能做到以下這四件事,不走歧途,難怪人家能發財。
一、注意安全,但不必過分擔憂。有了財富,人就擔心會有人危害自己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雖然有錢,但卻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不敢光明正大地花錢。如果你的財富是通過正常渠道賺來的,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所以,你的擔心是不必要的。
二、用正當方法賺錢,不賺不義之財。很久以前,美國南部某地,人們還是在用木柴取暖。有一個砍柴人,靠劈柴維持生計。一次,他賣給一家人的木柴沒有劈開,主人要求他把木柴再劈小一點,他不願意。
結果,主人自己動手後,竟然在木柴裡面劈出了一個皮包,裡面裝著一卷鈔票,共有2000多美元,這在當時絕對不算是小數字,主人吃驚之餘,並沒有因此將錢據為己有,而是找到砍柴人,根據蛛絲馬跡找到了錢包真正的主人,將錢還給了對方。這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是靠自己勞動產生的財富,拿了會心裡不安的。
三、不做守財奴,正當消費,享受財富帶來的快樂。賺錢就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過得更好,正當消費是財富價值的體現。假如不消費,就不會享受財富生活的快樂,就會變成一個守財奴。
四、樹立現代投資觀念,讓錢流動起來,變死錢為活錢。最重要的是分散投資,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同很多普通的美國人一樣,雖然比爾·蓋茨擁有著富可敵國的財富,無論怎麼花也花不完,可他始終都在進行分散風險的投資。比如,在他微軟公司股票以外的個人資產中,美國政府和各大公司的債券所占比例高達70%,而其餘部分的50%直接貸給了私人公司,10%投到了其他股票上,5%則投在了商品和房地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