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掌握命運的最好方法,是這四個字!可惜大多數人做不到。這四個就是「活出本真」!王陽明曾有這樣一條天規:「無事時是獨知,有事時也是獨知。人若不知於此獨知之地有力,只是在人所公知處用功,便是詐偽。此獨處便是誠的萌芽,此處不論是善念惡念,更無虛假,一是百是,一錯百錯。」
這句話的大意是,無論何時,無論對待什麼問題,一個人真正要面對的總是自己的內心,要活出自己的色彩,否則便活得太假。所以,人不應該只為迎合他人意願而努力,應該活出本真,做最真實、純粹的自己。做人,悟透王陽明上面這一條天規,掌握自己的命運,人生會越來越順。
「活出本真」!這四個字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天生萬物,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人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與眾不同的個性和能力。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還有人說「能力代表一切」,這樣看來,個性和能力足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命運。那麼,我們更應該堅持本真、活出本真,做最純粹的自己,這樣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而非由他人的權力或意志左右我們的人生。
陳岱孫先生是我國近現代著名的經濟學家、教育家,他從哈佛大學學成歸國後,先後執教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最終著作等身、桃李滿天下。陳岱孫先生是一個特別注重「活出本真」的人,他的求真不僅表現在對治學的嚴格自律上,更表現在其為人處事上。
當時,很多學者盲目追隨西方的經濟學,並對異己者極盡打壓之能事。對此,陳岱孫毫不避諱地指出,盲目崇拜西方理論是害大於益的,他認為中國學者「不能對西方經濟學『述而不批』」。因此,陳岱孫遭到了某些學者的批評和譏笑,被指為「頑固的保守派」。
陳岱孫
很多專家教授常以學識淵博自居,最忌說「我不懂」三個字。然而,陳岱孫先生卻能夠堅持本真,對自己不甚明了的問題,他常常表示「這個問題我沒有研究過」、「這個問題我不懂」。其實,即使在某些陳岱孫先生稱其「不懂」的領域,他所掌握的知識也往往比那些自認為「懂」的學者還要多。在他看來,「懂」即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他才會表現得如此謙虛。當然,那些恨不能「打腫臉充胖子」的人是很難理解這一點的。
縱看陳岱孫一生,作為學貫古今中外的一代學術大師,他一直注重實事求是,「行不言之教」,他對中國的教育事業的影響深遠,受到了人們的普遍尊敬。曾有人這樣評價陳岱孫:「岱老一生符合世俗關於偉人的所有定義。既為偉人,世俗的毀譽褒貶便接踵而至,追隨一生。」無論治學還是做人方面,陳岱孫都可稱得上為人師表,其實,所謂「偉人」情操不過是其保持真我本色的表現,他不過是做到了「活出本真」而已。
有「天才」之稱的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也曾經說過:「我們不應浪費時間去過別人的生活。不要囿於成見,讓他人的想法束縛你,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要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
史蒂夫·喬布斯
當然,我們這裡並非在強調人生必須取得多麼偉大的成就。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追求世人普遍認為的「成功」,而真正成功的人生也並不在於取得了何等偉大的成就,而在於是否「活出本真」。天生我材必有用,為了迎合他人的喜好而偽裝自己甚至改變自己,只會讓人生更加迷茫,丟掉自然賦予個人存在的真正意義。
王陽明心學提倡抓住心的本體,就是在告訴人們,要「活出本真」。任何人都沒有必要活在他人的世界裡,也沒有必要以他人的的眼光和標準來評判和改變自己。人應該保留人性中單純、善良、樸實的東西,不要破壞自然的本質。什麼才是掌控命運?「活出本真」,以本色示人,才能真正的掌控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