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美國人認為,短期內通脹不會降到接近2%的目標或疫情前的水平,他們的看法很可能是正確的。
關於通脹的傳統觀點很可能又錯了。主流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物價上漲的壓力正在減弱,但美國民眾不這麼認為。經濟學家和金融市場的共識——通脹已經放緩到足以為美聯儲在2024年降息鋪平道路——很可能被證明是錯誤的。
過去也曾出現過這種情況。15年前的8月,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漲幅達到近10%,創下1981年以來最大漲幅。我當時寫了一篇題為《通脹「高燒」即將退去》的文章,我對這篇文章印象很深,不僅是因為文章遭到了一些經濟學家的批評,還因為之後不久發生的事件:一個月後,隨著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破產,2008-2009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大多數經濟學家當時沒有察覺的是,美國經濟實際上在2007年12月陷入了衰退,那次衰退是「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物價上漲壓力隨之迅速消散。
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指出,7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連續第二個月環比僅上漲0.2%,為28個月來的最小漲幅。摩根大通(J.P. Morgan)的經濟學家說,6月和7月零售價格摺合成年率的漲幅僅為1.9%,不過他們認為,價格漲幅放緩持續的時間太短,還不足以說明新趨勢正在浮現。但令人欣慰的是,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的同比漲幅已明顯放緩,7月核心CPI從去年9月6.6%的峰值降至4.7%。
如果說通脹壓力正在緩解,美國民眾顯然沒有這種感覺。對於經濟學家和美聯儲來說,最近公布的通脹數據可能已經是最好的了。經濟學家把通脹定義為物價的變化,因此,如果物價在大幅上漲後趨於平穩,通脹則為零。但普通民眾是通過自己的收入來看通脹的,如下圖所示,美國人的平均時薪只能勉強跟上通脹上升的速度。
難怪上周公布的路透/益普索(Reuters/Ipsos)最新民調顯示,雖然物價漲幅已經大幅放緩,但49%的美國人認為通脹或成本上漲是美國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調查還發現,雖然CPI等指標大幅下降,但60%左右的民主黨人不贊成美國總統拜登治理通脹的方式。
從上周五(8月11日)公布的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來看,通脹預期確實有所下降,消費者預計未來12個月通脹為3.3%,低於上個月3.4%的最終數據。調查顯示,未來5至10年通脹預期從之前的3.4%降至3.3%。Brean Capital經濟顧問約翰·瑞丁(John Ryding)和康拉德·德夸德羅斯(Conrad DeQuadros)在發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2020年2月新冠疫情暴發前,未來5至10年通脹預期僅為2.3%。
但從美國通脹保值債券(TIPS)的走勢來看,最近長期通脹預期有所上升。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顯示,5年期遠期盈虧平衡通脹率(市場對未來10年後半段通脹率的預期)上周五為2.48%,低於4月份2.67%的高點,2.67%是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但過去這一指標一直處於2.10%-2.25%區間內。
此外,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編制的CPI數據不一定真的準確。Leuthold Group在發給客戶的報告中說:「政府統計人員稱7月機票價格環比下降8.1%,真是會開玩笑。」美國勞工統計局估計,和一年前相比,機票價格大幅下降了19%,這對那些最近花大價錢買機票的人來說是個天大的笑話。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下次開會時的想法是最重要的,下次會議將於9月19日至20日召開,到那時8月就業數據和CPI數據已經出爐。多數經濟學家和期貨市場認為,FOMC將把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5.50%。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聯儲觀察(FedWatch)上周五的數據,9月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為88.5%,和一周前相比變化不大。
但展望未來,市場預計美聯儲不會再加息,而且最早將從明年5月1日開始降息。期貨市場預計,到2024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將降至4.25%。FOMC也預計明年降息,但會從更高的起點開始降息,幅度也會較小。FOMC 6月公布的預測顯示,今年年底政策利率中值為5.1%,2024年底政策利率中值為4.6%。
通脹下降是降息的前提條件。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約翰·威廉士(John Williams)上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稱,如果通脹有所緩解,而美聯儲不降息,實際利率就會上升,相當於美聯儲的政策立場變得更具限制性。但他還稱,降息將取決於2024年上半年的通脹走勢,從現在到那時「還有很長時間」。
儘管如此,利率期貨和美國國債市場認為美聯儲肯定會放鬆政策。一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周五升至5.36%,兩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4.87%,由此可見,市場顯然認為一年後一年期美債收益率將下降近一個百分點,至4.38%。
如果你相信通脹會消失,那麼上述觀點就是合理的。諮詢機構Free Market負責人麥可·T·劉易斯(Michael T. Lewis)指出,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粘性價格CPI (Sticky-Price CPI)和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的其他通脹指標「居高不下」,這些數據更接近真實通脹。因此,劉易斯預計美聯儲將進一步加息,而不會降息。
這有悖於債券和股票多頭的預期,他們都在指望美聯儲明年降息。但大多數美國人認為,短期內通脹不會下降到接近美聯儲2%的目標或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而且他們的看法很可能是正確的。
文 | 蘭德爾·W·福賽思(Randall W. Forsyth)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3年8月11日報道「Listen to Main Street, Not Wall Street, When It Comes to Inflation」。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