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串紀錄顯示,經濟學家做出的錯誤預測比正確預測更多。
2023年初,幾乎所有經濟學家一致預測當年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但事實證明他們錯了。
這並非個例,專業人士經常做出錯誤的預測,有時候甚至是大錯特錯。根據一項衡量指標,1992年至2014年間,在全球範圍內的153次衰退中,經濟學家未能預測到其中的148次,在預測經濟增長的年份時,他們的成績也好不到哪去。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有時候一些事就是這麼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戰爭、大流行、自然災害等難以預測的事件打破了先入為主的觀念,往往導致先前的預測變得毫無意義。我們可以回想一下2001年9月11日之前和之後的世界。
其他時候,經濟學家則會因為正確的原因而犯錯,比如2023年。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家普拉卡什·朗加尼(Prakash Loungani)告訴《巴倫周刊》:「考慮到美聯儲的緊縮政策,以及過去的記錄表明實現軟著陸很難,預測者有充分的理由預計經濟會硬著陸。」
朗加尼指出,問題在於缺乏類似時期作為分析的基礎,因為相關數據只能追溯到幾十年前。他說:「去年經濟學家沒有預見到軟著陸並不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其他誤判則更為嚴重。
正是由於未能識別1929年的危險信號,才導致當年10月的股市崩盤如此令人抓狂。「咆哮的20年代」期間的美國股市在1928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火熱的一年,股市回報率為48.22%,人們預計新的一年股市還會有類似表現。
《巴倫周刊》在1929年1月7日的報道中寫道:「銀行家、商界領袖和政治家的預測基調是樂觀和信心。整體商業形勢基本良好。」
但這篇文章同時也指出,股市上通過銀行和證券公司的借債額出現了創紀錄的增長,這是過度加槓桿的危險跡象,但這一警告被忽視了。
直到當年10月15日,也就是「大崩盤」的九天前,經濟學家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才指出,股票價格已經達到了「看似永久的高位」。
在三年時間裡,道指暴跌近90%,從381.14點跌至41.22點,在1954年到來前仍未回到1929年的高點。經濟學家們當時預測,股市不會再回到1929年的高點。
1954年1月4日,H·J·納爾遜(H.J. Nelson)在《巴倫周刊》的Trader專欄中寫道:「美國的經濟學家在接受調查時一致預計1954年GDP將至少下降5%,等著我們的是一場真正的衰退。」
1953年末開始了一場程度溫和的衰退,但到1954年年中,美國經濟開始復甦,股市也開始上漲,然而悲觀主義者並不買帳。
1954年6月21日,《華爾街日報》的Abreast of the Market專欄報道稱:「交易員們對這一轉變感到震驚,市場一直無視有關『另一場暴跌』的預期。」
那時是20世紀50年代黃金時代的開始,《我愛露西》(I Love Lucy)是當時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貓王」發行了他的第一首單曲,棒球明星喬·迪馬吉奧和瑪麗蓮·夢露舉行了婚禮。
那時也是「小人物」(little guy)回歸帶來股市繁榮的開始,「小人物」是指25年前被股災嚇跑的散戶投資者。此外,正如Abreast of the Market專欄作者所指出的那樣,投資者正在採用新的策略。
這位專欄作家寫道:「投資者正在更廣泛地投資那些管理和派息記錄良好的低價股票,從這些股票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幾個月它們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
這種投資策略被稱為價值投資。隨著股市的上漲,交易量也在增加,1954年道指的回報率達到43.96%,後來再沒有出現過能與之相媲美的年度表現。1954年11月23日,該指數達到382.74點,終於突破了1929年9月3日創下的大蕭條前的高點。
近幾十年來,預測變得更像一門科學,但仍有出錯的情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經濟學家朗加尼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時曾和他人合著過一篇名為《經濟學家對衰退的預測有多準確?》的論文,正是朗加尼發現了經濟學家沒能預測到過去發生過的衰退這一現象。
朗加尼說:「經濟學家願意做出2023年經濟將陷入衰退的預測這一點我很欣賞,因為他們典型的錯誤是預測衰退不會發生。」
而且沒有預測到衰退的後果有時是災難性的,比如1929年,或者想像一下如果沒有預測到一場即將來臨的風暴會發生什麼。
朗加尼說:「就像那些颶風路徑一樣,它們有一個『中間路徑』,但你必須在其周圍劃出一個更大的區域。」
彭博對650多個預測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普遍認為2024年的「中間路徑」是高利率導致美國經濟溫和放緩,然後美聯儲將降息,年底時股市將出現反彈。富達(Fidelity)等機構預計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安盛(Axa)等機構則認為衰退可以避免。
那麼投資者應該如何解讀這些預測?關於預測最有用的觀點或許是40年前彼得·L·伯恩斯坦(Peter L. Bernstein)和西奧多·H·希爾伯特(Theodore H. Silbert)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一篇非常有影響力的文章《經濟預測者的話值得聽嗎?》(Are Economic Forecasters Worth Listening To?)
他們寫道:「我們認為,經濟預測值得認真對待,並不是因為它們一定準確,而是因為它們比沒有任何預測要有用得多。」
也就是說,預測也許不準確,但總比沒有好。這真的已經是很大的誇讚了!
文 | 肯尼斯·G·普林格爾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4年1月15日報道「Market Forecasters Got It Wrong Last Year. It Wasn』t the First Time.」。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