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喝起來「很香」的茶葉,新手不用再去找了,照著買就行

2023-07-28     小陳茶事

原標題:4種喝起來「很香」的茶葉,新手不用再去找了,照著買就行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又見證歷史了。

屋外大風吹,整個福建沿海都進入了抗颱風模式。

新聞上說,這個名叫「杜蘇芮」的颱風,或許會成為有記錄以來,對福建影響最嚴重的颱風之一。

然後,就有人開始囤菜囤水囤糧了。

身邊的朋友,已經快把朴朴買空了。

「囤貨」這兩個字,讓我覺得既熟悉又陌生,好像又回到了過去那魔幻的三年。

那時候,冰箱裡總是滿滿當當。

綠葉蔬菜、雞蛋、肉類、大米、水果,該備的都備上,生怕種種不穩定因素。

誰知道明天還能不能出門?誰知道明天的肉賣多少錢一斤呢?

而如今,面對颱風,勉強能做到方寸不亂。

工作室里的茶點、水果,也尚且充足,應該不至於餓肚子。

所以,在非必要不出門的時候,我們依然選擇,喝茶。

可能是因為颱風天的緣故,氣壓低,空氣潮濕,悶熱不舒服。

這時候,最適合喝一些香氣高揚的茶,香噴噴的湯水,豐富,多變,悠揚,清爽,熱氣奔放。

而這種類型的茶,受到很多入門級茶友的喜歡。

藉此機會,來盤點一下六大茶類中那些「香香的茶」,總有一款能打動你。

《2》

白茶——白牡丹

白牡丹,是白茶中香氣極好的一款茶。

它雖然不像白毫銀針那般,毫香強勁,撲面而來的乾草香占據蓋子,也不像壽眉那樣明媚甜美,草藥香清郁。

但白牡丹完美地融合了二者的優點,既有毫香又有花香。

就像《紅樓夢》里的秦可卿,大家都說她是「兼美」,又有林妹妹動若扶柳的清瘦之美,又有寶姐姐膚白勝雪的端莊風韻。

新茶時期的白牡丹,香氣是清新的,清幽的,清冽的,清爽的,清郁的。

馥郁的花香,層次豐富,嗅聞蓋香時,能發現有很多種花的香氣盤旋在鼻端,玉蘭花、茉莉花、緬因花、七里香、水石榕……

花香為主,毫香為輔,尾調上還帶著草藥香。

高雅而不張揚,俏麗而溫柔。

花香落水,湯感細膩柔和。

仿佛在品嘗一塊提拉米蘇,入口後,千般滋味在口腔中綻放。

端的是一杯香軟細滑,鮮爽空靈的白茶湯,像是一位風情萬種的美女。

一顰一笑,都令人沉醉,回味無窮。

不論春夏秋冬,不論晴天雨天,就算是不能出門的颱風天,喝一杯白牡丹,是多麼舒爽的一件事啊。

《3》

烏龍茶——武夷岩茶

提到香氣濃的茶,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烏龍茶。

原因是,烏龍茶的工藝複雜繁瑣,加上品種豐富,能呈現出不同的香型。

故而,我們喝到的烏龍茶,香型不僅十分突出,且有特點。

來自不同產地的烏龍茶,香氣也是獨樹一幟。

比如,你看廣東烏龍里的鳳凰單叢。

又比如,閩北烏龍里的武夷岩茶,講究「岩骨花香」。

所以,花香是不可磨滅的。

但比起花香,最特別的還是不同岩茶的品種香,例如肉桂的桂皮香,水仙的蘭花香,鐵羅漢的當歸香,矮腳烏龍的蜜桃香,佛手的雪梨香……

想要在武夷岩茶的江湖中,識別各自的品種,還得靠體現品種特徵的香氣來分辨。

除了品種香,武夷岩茶通過加工,還會形成工藝香。

甚至於,在某些情況下,茶葉里的品種香會蛻變,產生新的工藝香。

光是按照焙火的程度來分,岩茶可以分為輕火茶、中輕火茶、中火茶、中足火茶和足火茶。

輕火茶給人的印象,就是清香四溢,湯水柔和。

而焙到足火後,呈現的是熟果香、果木香、乳香等,香氣內斂。

喜歡喝香氣的朋友,遇到武夷岩茶,就像是走進了一座百花園,亂花漸欲迷人眼。

不同的品種,會帶來不同的驚喜,最終遇到自己的摯愛。

《4》

紅茶——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的香氣,是獨特的,獨特到很多人一時無法接受和喝懂。

最為傳統的正山小種,製作時,必須要把茶青放到青樓里(專門用來做茶的地方)。

先薄攤平鋪,接下來,用馬尾松燒出來的松煙,以及柴火加熱的溫度,對茶葉進行萎凋。

揉捻發酵後,還要回到青樓里,用馬尾松熏干。

所以,多次的熏制,讓茶葉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個毛孔里,都吸收了松煙的香氣。

沸水沖泡後,呈現出松煙香、桂圓湯,細膩稠滑,猶如米漿。

松煙的香氣,是莊重的,沉穩的,桂圓的香氣,是甜美的,濃郁的。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八竿子都打不著。

但真正喝的時候,會發現,它們巧妙地相融了,在橙黃明亮的湯水中,呈現出令人過口難忘的風味。

只不過,這樣好喝的茶湯,這樣完全傳統的正山小種工藝,並非人人都能接受。

在一眾又香又甜的紅茶中,帶有松煙香的紅茶,仿佛是個異類。

就像童話故事裡,醜小鴨從小就遭人嫌棄,不被看好。

喜歡喝煙小種的,有新人,也有老饕。

不分經驗,只看個人喜好。

實在喝不來,就選擇改良版本的正山小種,大大削弱了松煙香,以「花果香,桂圓湯」為特點,更符合大眾口味。

《5》

再加工茶——茉莉花茶

嚴格來說,茉莉花茶不屬於六大茶類。

因為它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加入非茶類物質,所以應該被劃分為第七類茶,再加工茶。

不過,追求極致香氣的朋友,肯定是不會錯過茉莉花茶的。

茉莉花茶的香,不是內斂的,而是無法忽略的那一種,張揚奔放。

花香與茶湯完美融合,瀰漫在空氣中,滿室芬芳。

其他茶類的花香,是近似香,是下過雨後一陣風吹過,所帶來的花香。

而茉莉花茶的香氣,更像是我們用鼻子湊近花朵,嗅聞最中間的花蕊的香氣。

濃郁、直接、沁人心脾。

但現在茶圈裡,隨著六大茶類的激烈角逐,茉莉花茶被很多人遺忘。

甚至有人說,喝茉莉花茶太low了。

其實,村姑陳是不提倡這種喝茶鄙視鏈的。

蘿蔔青茶各有所愛,況且當年慈禧太后都是茉莉花茶的忠實擁躉,隨身佩戴一束茉莉。

可見喝茶這件事,自己喜歡就好,沒有貴賤之分。

茉莉花茶的香,大俗大雅,上得了陽春白雪,下得了市井茶館。

即使是不懂茶的人,第一次喝,也會喜歡上它,容易喝懂這種直接簡單的美好。

《6》

剛入門的茶友,在摸索的階段,最是容易被香氣吸引。

而一杯好茶,也確實應該擁有豐富的茶香。

這往往代表著,芳香物質充足,內質飽滿,茶葉品質出色。

但同時,也要仔細辨別。

茶葉中散發出來的香氣,是舒服的、天然的,還是甜膩的、刺激的。

有一些商家,為了提升茶香,會人為添加香精。

不過,只要我們認真選購,不貪便宜,不買三無產品,遇到這種事情的機率就很低。

一分錢一分貨,好茶註定是值得高價的。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bfb7d3d473a1d8c1d19a220a3c7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