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第一次買白茶壽眉,記住這5點乾貨,茶掌柜再也騙不了你

2023-11-21     小陳茶事

原標題:新手第一次買白茶壽眉,記住這5點乾貨,茶掌柜再也騙不了你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早前看到一位安徽茶友,分享自己的白茶入門心得。

「今年才開始嘗試喝白茶,聽別人說要從壽眉入門,然後就從網上買了餅茶回來試試。」

「料子是2020秋壽眉,凈重300克,優惠後花了150RMB,這個價位不算便宜吧?」

「喝起來倒是挺柔和的,不苦澀,也有回甘,就是泡茶時出來的碎葉子多,整葉子少,我沒有被人坑吧!?」

按上面的描述,那位新茶友買到的壽眉餅,整體表現還算中規中矩。

雖然沒有讓人感到特別驚艷的落水香,醇厚湯感,極致生津回甘。

但從上述簡短描述看,暫時也沒有出現明顯品質硬傷。

至於對方介意的碎茶問題。

如果沒猜錯,這與撬茶手法有關。

喝壽眉餅,不能蠻力硬掰。

用茶刀順著茶餅壓制層次,逐層慢慢撬開。

撬出薄片狀的茶葉後,再放進蓋碗去泡,更能避免碎茶損耗。

新手入門喝白茶,壽眉是圈內認可度頗高的「新人王」。

不過,為了減少新手期的喝茶疑慮。

初學者在第一次喝壽眉時,要有所篩選。

選對靠譜好茶,選對適合自己的茶,喝茶過程更稱心如意。

《2》

一、斤價低於百元的壽眉,不要買。

和白毫銀針、白牡丹比,壽眉的價格相對更親民。

新手剛開始接觸白茶,當自己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如果擔心自己買茶被坑,白花冤枉錢。

為了「求穩保險」,建議先喝壽眉,再喝牡丹。

等攢夠一定經驗後,再去買白毫銀針。

不然在完全不懂行的前提下,花高價去買白毫銀針。

白白支出大幾千的價格,但買入手的卻是外地針,養分價值、風味表現、鮮爽程度等表現,相差一大截,豈不是虧慘了?

相比之下,先喝壽眉會更穩當。

退一萬步說,哪怕自己不小心買錯了,也不至於交出大筆學費。

產區相同、工藝水平接近、品質相當的前提下,壽眉價格相對而言更親民實惠。

但這不能代表,壽眉就是一種便宜、廉價茶。

那些隨便在直播間,花上三、四十塊就能買到一大袋的便宜壽眉。

看似斤價不過百,反正這麼便宜了,買了總不會吃虧……

但卻坑人於無形。

買茶選茶,歷來是一分錢一分貨。

幾十塊就能入手一斤半斤的廉價壽眉,不可能是高山原料,不可能是人工精采,也談不上精心制茶,妥當保存。

這種毫無品質保障的便宜茶,往往用料差、茶味薄、不耐泡。

試喝過一回後,再也不想喝下一次,剩下的大半袋只能白白浪費。

比起為了便宜而買茶,不如多淘精品好貨。

《3》

二、選秋壽眉不容易泡苦。

白茶壽眉,有春茶、秋茶之分。

春壽眉,延續著春茶的清鮮特色,花香清鮮,草藥香清雅。

偏好清新口味的茶客,選3年內的春壽眉,頗具飲茶性價比。

但0基礎的新手第一次喝白茶,選秋壽眉更容易駕馭。

首先,秋壽眉的產品細分更豐富。

包括白露茶、秋分茶、寒露茶等不同節氣所產。

不同節令下,香氣滋味存在細膩差別,便於新手對比嘗試與學習。

其次,還是價格因素。

白露前後產出來的高山壽眉,價格相對親民,適合新人嘗試。

最後,泡茶時,葉片表面蠟質層明顯的秋壽眉,相對不容易泡苦。

蠟質層,是茶樹成熟葉片表面的保護組織。

迎著光線看,葉表亮晶晶的,能閃著光。

這種光亮、平滑的蠟質保護層,到了沖泡環節,能調節茶味浸出速率。

哪怕泡茶出湯速度稍微慢一些,也不容易將茶湯泡苦。

對於剛開始喝白茶,尤其是剛開始用蓋碗泡白茶的初學者,頗為友好!

《4》

三、警惕那些超級長梗的「夏壽眉」。

新手買壽眉,要淘汰那些用料特別低端的產品。

譬如,基本沒有茶芽,全是葉片與茶梗的。

譬如,老葉片含量特別多的。

譬如,茶梗特別長,已經出現木質化跡象的。

因為,這種用料粗糙的壽眉,不可能擁有好品質。

以那些超級長梗的壽眉為例,它們的真實來源,大機率不是春茶與秋茶,而是夏茶。

白茶圈內,夏茶是不主張採摘的。

夏季氣溫高,茶樹枝梢間的葉片,普遍寬且薄,缺乏內在茶味積累。

受到高溫影響,鮮葉內還會積累過多的咖啡鹼。

並且,和秋壽眉比,夏茶葉片較多泛紅。

品相差,茶味薄,苦味重,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是好事。

當大家碰到這類用料低端,帶有形似小木棍的超級長梗壽眉時,可要多加小心了。

將這樣的便宜茶買回去,除了平添糟心的飲茶體驗外,毫無飲茶享受。

《5》

四、新手喝白茶壽眉,推薦先喝散茶。

白茶有散茶、餅茶的外形區分。

新手剛開始喝茶,選散茶會更省事。

白茶散茶的製作工藝較為簡樸,以萎凋、乾燥為主,沒有過多的複雜步驟干預。

制出來的成品,還保留著天然的鬆散狀態。

泡茶時,適量取用,就能直接沖泡。

期間,能省去撬茶的步驟。

不必擔心自己將壽眉餅買回去後,因為不擅長撬茶,導致撬碎大量葉片。

泡茶出湯時,泡出來的茶湯內帶有不少碎茶渣沫。

哪怕用上茶濾,也要面對蓋碗內剩餘茶葉不斷減少減量的事實,太過糟心。

不過,壽眉散茶存在明顯的外形特徵——蓬鬆。

梗葉舒展,葉片略寬,茶梗明顯。

同樣是凈重量500克的一箱茶,秋壽眉的外箱看著比白毫銀針、白牡丹大出不少。

要是泡茶時,隨手抓一把放進蓋碗內沖泡,受到壽眉散茶蓬鬆的視覺誤導。

在沒有實際稱重前提下,投茶量會遠低於5克。

沖入沸水一泡,蓬鬆干茶快速塌軟下去。

同樣用標準蓋碗泡茶,在沒有足量投茶前提下,投茶量少,茶味會偏淡。

泡出來的茶湯滋味,無法達到最優。

《6》

五、白茶入門初體驗,建議先喝3年以內的壽眉。

茶圈內,老白茶的人氣很旺。

新手買白茶,容易陷入這樣的誤區,覺得白茶年份越老越好。

四處買茶諮詢,開場白大致如下。

「你家有沒有老白茶?」

「你家的壽眉,年份最老是哪一年的?」

「有沒有10年陳的壽眉賣……」

殊不知,這樣的架勢,一看就是不懂行的白茶新手。

因為,按這樣去買茶,踩坑風險很大。

很容易被市面上各式各樣的做舊茶矇騙,白白交出大筆學費。

原因是,那些標榜著10年陳、15年陳名義的「老白茶」。

在它們華麗的袍子下,藏著無數醜陋面目。

要麼是做舊造假得來,年份胡亂標,毫無真實性;

要麼是真實年份只有五年陳、六年陳,但謊報成10年陳對外高價出售;

要麼是年份真實不假,但當初的制茶原料極差,因為當初賣不掉,長期庫存積壓得來;

要麼是早年的制茶工藝很粗糙,內在茶味早被大量損耗,哪怕是實打實的7年陳老茶,但茶味照樣不醇厚。

對於上述種種情形,買茶時要細細分辨,才能看清那些做舊茶、變味茶、劣質問題茶的本面目。

考慮到,原料工藝倉儲俱佳的優質老白茶,年份越老,存量越少,價格越高。

新手入門階段,從新茶喝起更安心。

先喝新茶,再喝陳茶,最後再嘗試3年以上的老白茶。

《7》

不知道大家還能不能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喝白茶的經歷?

時隔多年,再回到起點。

憶當年,多少次在買茶時的糾結、迷茫的往事,很多老茶客早已在心頭輕輕放下。

站在過來人的經驗看,新手入門茶,選起來頗有考究。

性價比要高,特徵性要明顯,茶味要容易喝懂與接受……

綜合多種角度看,3年內的高山壽眉散茶,屬於經典入門茶。

但凡事有例外。

對於喝慣普洱、熟茶,擁有豐富喝餅茶、沱茶經驗的茶客。

轉過來嘗試白茶,選陳年壽眉餅切入,會更適合自己。

一直喝綠茶、花茶,偏好清新、鮮爽口味的茶客。

喝白茶時,不妨從自己熟悉的春茶喝起。

選擇花香同樣清新雅致,茶味鮮爽淳和的白牡丹、春壽眉作為入門嘗試,也很不錯。

總而言之,好茶縱有千萬萬。

但適合自己的那杯,才是最佳選擇!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c118c14cc1b67a8a29636fc074682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