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州著名的「南薦肝」竟然是因為著名翻譯家林琴南而得名的?

2019-07-24     傳統活兒

南宋林洪在美食雅文《山家清供》里說:「食無定味,適口者珍。」每個人的口味偏好都不可能完全一樣,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美味的。

比如豬肝這種食材,有人喜愛至極,有人卻聞之色變。

新鮮豬肝(圖片 | 搜狐美食)

中醫說,豬肝味甘、苦,性溫,歸脾、胃、肝經,有養肝明目,補氣健脾的功效,正因如此,民間多把它作為滋補的藥膳食用。肯定有不少人吃豬肝的時候是被奶奶或媽媽盯著,捏著鼻子、皺著眉頭強逼自己吞咽下去的。

在以烹飪山珍海味著稱的閩菜里,有一道菜雖以最為普通的豬肝為原料,卻是占有特殊江湖地位的存在。每次要宴請外地朋友,它都會和佛跳牆、荔枝肉一樣,毫無懸念地成為上榜菜,它就是南煎肝。老福州人也常以這道菜的水準來評判大廚的技藝。

南煎肝(圖片 | 新浪·福州城事)

為什麼叫「南煎肝」?一說是:製作過程中豬肝要經兩次下鍋加工才成,也就是「兩煎」,而在福州方言里「南」和「兩」同音,也就說成「南煎肝」了;還有另一種說法:中國近代著名翻譯家林紓(《茶花女》的譯者)是土生土長的福州人,他從小便喜食豬肝,由於自家燴制的豬肝香嫩可口,所以就經常推薦給友人品嘗。因為他字琴南,遂這菜就被稱為「南薦肝」,只是在後來的演變中逐漸被叫作「南煎肝」了。現在有的老牌飯店還會將這道菜寫成「南薦肝」而非「南煎肝」。

南煎肝最大的特色在於它的口感。入口先是煎過之後的酥脆,越過豐富的甜中帶酸的澆汁表層,就接觸到嫩滑內里,在吞咽下去的瞬間,豬肝自身鮮香濃郁的本味馬上碰撞到你的味蕾,但卻沒有印象中的腥、苦之味。這種層層漸進的口感相比於北方的「溜肝尖」、江南的「生炒豬肝」大有不同。

炒肝兒和熘肝尖(圖片 | 搜狐美食)

南煎肝(圖片 | 新浪·悠然客)

閩菜里隱藏著福州人的味覺密碼,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看似平淡卻又意外地複雜,看似低調卻有壓抑不住的豪氣,有些許的固執卻又細膩且深情,引得你不由自主地想要去了解它。南煎肝在閩菜系中的江湖地位絕對不低。

一種文化或口味的流傳,跟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有清一代,大批閩籍重臣,如林則徐、沈葆楨、陳承裘(末代帝師)、嚴復等站到了時代的潮頭浪尖,他們同時也把家鄉的味道帶到了京城;民國時期,林長民、林徽因、謝冰心等大批的文化名流也從福州坊巷間走出,為自己家鄉的文化做了「明星宣傳」;詩人陳衍編輯的中國第一本《烹飪教科書》就帶了濃郁的「閩味」,有「吃貨」特質的郁達夫還寫了《飲食男女在福州》。家鄉的美食可以慰鄉愁啊!這些活躍在近現代歷史舞台上的人物,從側面推動了閩菜的傳播和發展,許多傳統菜式走出當地,被擺上「殿堂」,所以在菜品的味道上也就更為講究了。

林琴南文言文版《茶花女》(圖片 | 古代小說網)

所謂「味道」,「味」指的是食物的原味,「道」則指烹飪食材的方法和態度。所有的普通要達到不凡,變成知味人的摯愛,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按部就班。所有食材都是經過「火候、刀工、調味」這幾要素的完美配搭,才能變成一道道的美味佳肴。

傳統閩菜(圖片 | 福州晚報小海)

新鮮的豬肝並不是像坊間流傳的那樣,要切得越薄越好。為了保留豬肝的原味,切的厚度和形狀自有分寸。為協調豬肝片的大小一致,最後兩刀還要改為特別的橫刀。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配合火候。

袁枚在《隨園食單·火候須知單》中記載:「熟食之法最重火候。」 「火候」是指對火的烈度和時長的掌控。製作南煎肝時,為了保持豬肝的鮮潤口感,火候的把控很嚴格,增一分即老,減一分就生。拍上澱粉的時間要控制在油鍋溫度剛好的時候,這個溫度下,豬肝不會炸得老,而是外層表皮剛酥脆,內里達到八分熟,然後再靠餘溫繼續變熟。這樣的口感才是極致。

南煎肝(圖片 | 大眾點評)

各種食材入鍋的先後順序也有考究。因為醋遇熱揮發得太久就沒有酸味了,所以要先糖後醋,甜中帶酸。福州本地之所以喜愛酸甜,大概是因為酸甜不僅能去腥、提香,更能促進食慾吧。那些作為配角兒的洋蔥、胡蘿蔔都被切成薄片,薄片的形狀也會被處理得恰如其分,用以襯托主材。就像是準備一出大戲,前期鋪墊很多,每一步都準備好了,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一道熱氣騰騰的南煎肝就這麼出鍋、裝盤了。一箸下去,任誰都會被這甜酸味激活味蕾,然後再通過舌齒間的咀嚼充分體會到食之美妙,這才是南煎肝啊!

作者:還是懶星


END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VUQ2wB8g2yegNDc_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