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宅家生活手冊

2020-02-11     傳統活兒



時節已過立春,疫情仍未退卻,宅居在家的現代人早已窮極無聊。那若是古代人,逢上「閉關」在家,又該如何消磨時間呢?


這時,你不禁要說:古人耐得住性子,讀書寫字便風雅一日,我們尋常人,哪裡能比較?


此言差矣。古人並非全是吟詩作對的墨客騷人,他們中也有你我這般的世俗之人。



疫情期宅家活動之 打掃衛生



《明清醫家論瘟疫》一書指出,居家環境、個人衛生在戰勝疫情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閒情偶寄》中,有《居室》板塊,其中便有《洒掃》一章,其中云:


「精美之房,宜勤洒掃。然洒掃中亦具大段學問,非僮僕所能知也。」


庭院洒掃的學問非常大,不是僮僕所能明白的。


這章《洒掃》,大致有如下內容:除了房屋,圖書、字畫、器具等皆要除塵,除塵前需洒水,善用掃帚,切忌用重力,洒掃台階時,需關上房門;每天洒掃地,水與塵土就會堆積,洒掃幾日,留一日不灑,則可將灰塵一掃而盡。


普通人家,居家洒掃,日日消磨,談何無事可做?



疫情期宅家活動之 烹食



本次疫情禍起蝙蝠,而在《閒情偶寄》飲饌部有一段李漁關於此事的肺腑之言:


「如逞一己之聰明,導千萬人之嗜欲,則匪特禽獸昆蟲無噍累,吾慮風氣所開,日甚一日,焉知不有易牙復出,烹子求榮,殺嬰兒以媚權奸,如亡隋故事者哉!一誤豈堪再誤,吾不敢不以賦形造物視作覆車。」


大致意思是:我寫這些,初衷是為了提倡勤儉,而非倡導奢靡,如果我為了表現自己的聰明(寫一些奇珍異味奢靡之物),那麼引發了萬千的慾望,不僅禽獸昆蟲滅絕,且人們可能會像易牙一樣烹子求榮、殺嬰媚權、重蹈隋朝滅亡之覆轍!


此處他早已發出警醒!而那些吃蝙蝠的人便是不顧天罡倫常,堪比「烹子求榮、殺嬰媚權」



李漁倡導勤儉吃蔬菜,剛好也與疫情飲食論符合。


清代林之翰著有《瘟疫萃言》,其中提到,瘟疫病後飲食若有不慎,則可能出現食復或停飲,故忌食羊肉、鱔魚、豬犬等;陳虯於著作《瘟疫霍亂亂答問》中提出:「宜先以綠豆飲使之,繼以番茹絲干煎湯,後方可泡飯取湯,略合胃氣。」可見飲食之講究。


那麼,魚羊大肉不可食,只能吃蔬菜了。


《筍》篇曰:


「論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潔,曰芳馥,曰鬆脆而已。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鮮。《記》曰:』甘受和,白受采。『鮮即甘之所從出也。此種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園圃者,得以有之,城市之人,向賣菜傭求活者,不得語焉。然他種蔬食,不論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時有其樂。」


李漁說,蔬菜在清淡、乾淨、芳香、鬆脆這幾個精髓之中,這種甘美之物,只有山裡的和尚、野外的村民可以享受到,城市裡隨意買菜,是體會不到的,但如果居所中、旁有菜圃,隨意種種,也能體會到這種樂趣。



如今疫情蔓延,我們提倡吃新鮮蔬菜,少吃或不吃活禽,若身在鄉野,可在家宅內外、人煙稀少之地種植蔬菜,享受甘美芳味;若身在城市之中,亦可取巧,於陽台、窗欄之上種植鮮蔬。這樣一來,宅居家中,依然能體會到手植蔬菜之美,談何窮極無聊呢?



解決完了環境、飲食問題,已耗費大量精力,此時人們不禁又想:與父母家人相看兩厭,可真的是煎熬啊!


李漁於《閒情偶寄》「家庭行樂之法」中寫道:「世間第一樂地,無過家庭。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還提到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不孝子被父母驅逐到了遠地,此人被養父母收養,過了十多年又回到家中,非常討得父母歡欣。他父親詢問原因,此人答:不是我不愛父母,而是因為與親生父母相處久了就會膩煩,現在厭惡和養父母的長久相處,又覺得父母親了。


周圍的人都嘲笑他,但是有智之士卻非常同情他:


「習久而厭其親者,天下皆然,而不能自明其故。此人知之,又能直言無諱,蓋可以為善人也。」



相處久了就會互相厭棄難以避免,但並不代表不愛父母。


特殊時期,無法離家,那麼就在家裡好好體會這個道理吧!


作者:奇妙丸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b1AOnAB3uTiws8KrlW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