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敢當」「泰山石敢當」到底是何方神聖?

2019-12-04     傳統活兒

走在鄉間村舍或古老的街巷,有時會不經意看到地面或牆壁上刻有「石敢當」字樣。見得多了,不禁好奇:「石敢當」代表什麼?它又為何會被鐫刻於此?

「石敢當」亦有「泰山石敢當」「石將軍」「石大夫」等變體稱謂,在中國舊時建築中較為常見。有關它的傳說紛繁,其中主要有兩種說法最為可信:一是認為「石敢當」是人名,且有其歷史原型;另一種則認為「石敢當」是先輩們靈石崇拜的遺存。

01

西漢史游《急就篇》載:

「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

《急就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識字課本,「石敢當」三字出現在其介紹姓氏的部分。

唐代經學大師顏師古認為:

「衛有石蠟、石買、石惡,鄭有石癸、石楚、石制,皆為石氏。敢當,言所當無敵也。」

元代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卷十七和《說郛》卷二十四、明代楊慎的《升庵集》卷四十四、明代徐勃的《徐氏筆精》都援引了此說,認為「石」為姓氏。但具體是姓石名敢還是名敢當,說法不一。

姓石名敢的將軍

明代楊信民的《姓源珠璣》中稱,豎立「石敢當」的習俗是從五代開始的。

有學者認為石敢當以五代時期一位姓石名敢的將軍為原型。後唐末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在衛州接受唐愍帝召見,為防不測,劉知遠推薦勇士石敢護衛石敬瑭覲見。後受伏兵,石敢奮勇護主而亡,但他的勇猛無畏卻為劉知遠營救石敬瑭贏得時間。自此石敢便以「逢凶化吉、禦侮防危」的名聲贏得民眾的敬重,「故後人凡橋路衝要之處,必以石刻其志,書其姓字,以捍居民」。

清人褚人獲為證其言,查閱《新五代史》,比照石敢將軍其人、其事,認為他便是「石敢當」之原型也。「其曰當者,或為惟石敢之勇,可當其沖也」(《堅瓠集》)。這也是石敢當有「石將軍」之稱謂的緣由之一。

明初姜准《岐海瑣談》載:

「人家正門及居四畔(角),適當巷陌、橋樑沖射,立一石將軍,半身埋之,或豎石刻泰山石敢當字,為之壓禳。」

山東萊蕪揚莊 清代石敢當淺浮雕像(圖片 | 博客雅俗簃·周郢拍攝)

在現存的石像式「石敢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威風凜凜手持長劍除魔鎮妖的武士形象。正如後人題詠石刻「石敢當」的七律詩所言:

甲冑當年一武臣,鎮安天下護居民。

捍沖道路三叉口,埋沒泥塗百戰身。

銅柱承陪間紫塞,玉關守御老紅塵。

英雄來往休相問,見盡英雄來往人。

不過留存於世的立人式「石敢當」不多見,或許是因為直接鐫刻名字便可以取得同樣的效用,人們便「偷工減料」了。

姓石名敢當的俠士

在山東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在泰山腳下住著一位姓石名敢當的小伙子。其年少家貧,以狩獵、打柴為生,為人善良、勇敢,好打抱不平,在當地頗有聲望。

其家鄉南邊有個汶口鎮,住著一戶人家,家中僅有一女,頗受父母寵愛,不知何故疾病纏身,醫治無效。有好事者言之,此乃妖氣侵體,一般藥物難以奏效。原來每到太陽下山之時,就從東南方刮來一股妖氣,刮開姑娘房門吸其精氣,時間久了,姑娘就變得面黃肌瘦,虛弱不堪。其父母無法,又聽聞石敢當勇敢無敵,遂來尋求幫助。

石敢當得知此事後,便叫人準備童男童女各十二名,男孩持鼓,女孩拿鑼,並準備一把椅子、一口鍋、一盆香油,一根很粗的棉花燈捻。待晚飯後,他就用燈芯子把香油點著,用鍋將其扣住,然後坐在旁邊用腳挑著鍋沿,這樣燈不會滅,遠處也看不到燈光,妖怪也就察覺不到異樣。待到妖風來時,石敢當一腳踢掉鍋,此時燈光乍現,童男童女一齊敲鑼打鼓,妖怪被這陣仗嚇得慌忙向南逃竄而去,姑娘的病也就好了。

山西祁縣喬家大院「泰山石敢當」 (圖片 | 博客雅俗簃·張志剛拍攝)

就這樣,石敢當一戰成名,一傳十十傳百,人們但凡遇到問題便去尋他,但總有分身乏術之時,遂找來一石匠刻上自己的家鄉與名字以鎮壓鬼神,文字刻於石頭之上,石頭便有了神力。這便是民間所傳「泰山石敢當」的由來。

02

中國民間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十字路口、三叉路口易生煞氣,更有人認為此為鬼道。如今在一些城市,我們依然能看到有人會於清明節或其他祭祀先人的日子在十字路口焚燒紙錢進行祭拜。

正因如此,人們為了避免鬼怪入侵,通常在家宅大門外牆上,或街衢巷口、橋道要衝、城門渡口等處,立一「石敢當」,以求驅妖辟邪,鎮宅擋煞。人物塑像難免費工且不便,所以多用石碑刻字代替,有的甚至連石碑都省了,直接刻在建築物上。

其實「石敢當」在流傳演化中被賦予的「神聖功能」遠不止於此。

辟邪壓殃,祈福求康

宋人施清臣《繼古叢編》中載:「吳民廬舍,遇街衢直衝,必設石人,或植石片,鐫『石敢當』以鎮之。本《急就章》也。」

明代黃仲昭《八閩通志》中載:「慶曆四年(1044),秘書丞張緯出宰莆田......得一石銘長五尺......其文曰:『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

路口房後牆上的石敢當(圖片 | 搜狐 @ibookcy)

有一些」石敢當「還在其碑額上雕飾獅首、虎首等淺浮雕,因為虎、獅在民間亦有辟邪之意,將其雕飾其上有加強功效之意。隨著後世道家信仰的興起,在有些石碑上亦有八卦圖鐫於其上,以驅妖辟邪,鎮宅擋煞。此功能與今日無異。

宗教祈願

在福建省福州市于山頂的碑廊中,保存有一塊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的「石敢當」碑,其上書「石敢當」三個大字,字下有長文:「奉佛弟子林進暉,時維,紹興載,命工砌石路一條,求資考妣生天界。」

從刻字內容可知,立此碑的人是位佛教弟子,他捐錢修了一條路並立「石敢當」,為的是積累功德讓他逝去的父母能升入天界。

在這裡,「石敢當」與其上刻字類似於宗教壁畫中的供養人及其功德記錄。其「神聖職能」遠超驅妖辟邪,鎮宅擋煞。

「石敢當」到底源於哪朝哪代哪地,誰也無法定論,關於石敢當的傳說也隨著時代發展逐漸淡化,但「石敢當」英勇無畏的象徵精神卻一直流傳下來。

2006年6月,「泰山石敢當習俗」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如今」泰山石敢當文化節「每年都會在山東泰安舉辦。「石敢當」英勇無畏、平安吉祥的傳統內涵沒變,同時更展現出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參考文獻:

葉濤 《泰山石敢當》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

周郢 《「石敢當」的前世今生》 泰山石敢當網 2001年

作者:拉麵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FSC4m4BMH2_cNUgqEK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