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初,毛主席曾下令將中南海和各省一些高級招待所里的花花草草搬走鏟掉,代之以蔬菜和莊稼。
此舉一度令一些人疑惑:主席真的土到了不解山水與花草之美嗎?
自然不是。
當人們翻開毛澤東詩詞,看到「層林盡染,漫江碧透」、「長空雁叫霜晨月」、「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這樣描寫山水自然之美的瑰麗詩句,不禁會感嘆,作者對於山水與花草之美的欣賞和愛好,遠遠超越了文人雅士!對於毛主席這樣一個在馬背上也能哼出如此凝練撼人的自然畫卷的詩句,說他不懂得美,無疑是說不通的。周總理就公開說過:
「主席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西方美學,一向具有較高的欣賞品位,說主席會對園林藝術一竅不通,這樣的結論是不成立的。」
可是,毛主席為什麼下令把中南海和一些招待所的花草異草搬走,甚至剷除呢?
這似乎是毛主席的一個謎。
在一次幹部大會上,周總理再一次解開了謎底,他說:「把中南海和一些招待所那些奇花異草搬走,不是主席不懂得美。這樣是因為,假如我們讓農民同志來投票,他們肯定會舉雙手贊成搬走的。現在,我們的農村還很窮,很多人吃不飽飯,我們當幹部的,不能搞特殊化,不能脫離群眾。毛主席的心,是和群眾連在一起的。」
總理一語道出了其中的秘密。這就是一代偉人毛主席的情懷,也是他治國理政的方略和智慧。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的《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追隨毛澤東》和《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凝聚在毛澤東旗幟下》(一套)記述了此事,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也是讀者喜愛的優秀歷史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