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喝新茶,老手喝老茶,高手只喝十年陳,這就是白茶圈現狀嗎?

2023-09-25     小陳茶事

原標題:新手喝新茶,老手喝老茶,高手只喝十年陳,這就是白茶圈現狀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身邊有位朋友,遇到了一件很鬱悶的事。

原本,他這兩年開始,白茶喝得比較勤。

由於是工薪族,購茶預算有限。

平時喝的口糧茶,都是近兩年的高山春壽眉。

風頭很盛的老白茶,反而很少喝。

因為好的老茶,價格有些超預期。

再說,自己也更偏好新茶的鮮爽。

但不久前,在家族聚餐後,長輩親戚們坐下來喝茶閒聊。

期間,話題聊到新白茶能不能喝。

有位比較懂茶,話語權比較重的長輩,分享出這樣的經驗。

直言說新茶刺激性太強。

「白茶一般是喝老茶好,新茶最好別喝。」

「你偶爾喝一、兩次就算了,長期當成口糧喝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啊,為什麼,有什麼專門說法嗎?

那位長輩的見解是:「你這壽眉看著顏色這麼綠,根本沒轉化,茶味會很生澀啊……」

聞言,那位朋友在心底默默回復,可我這是春茶(春壽眉)啊,不買綠的,難不成要買葉色發黑的?

不過,為了避免冷場,那位朋友轉移了話題後,並沒有細辯下去。

其實在這段對話里,藏有不少亮點。

將這5點想明白後,對解開喝茶困惑有不少實際用途。

《2》

一、白茶存成老茶才好喝?

「綠茶喝新,白茶喝老」,這是不少茶客的真實看法。

甚至於,看到身旁有熟人分享自己愛喝新白茶的經歷時,還會忍不住開始說教。

「不懂白茶的人才去喝新茶,真正懂行的只喝老白茶,新茶太寒涼了,要放三年五年以上才能喝。」

殊不知,這樣的說教沒有意義。

因為,只要品質過得去,白茶新茶老茶都能喝。

新白茶不存在性寒涼的說法,只是稍顯清涼罷了。

由於內在茶味物質尚未大量轉化,新白茶的整體風味更為活潑,清鮮、爽口、鮮潤動人。

吃了一餐火鍋、烤肉感到特別膩味時,喝上一杯新茶,絕對比老茶應景。

日常喝茶喜歡喝清新、鮮爽茶味的茶客,也沒必要跟風喝老茶。

堅持做自己,自己喜歡喝,喝完後感覺很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喝白茶,不存在只有老茶才能喝的絕對禁忌。

如果你剛開始入門喝茶,在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其實更推薦從新茶喝起。

萬丈高樓平地起,優質出色的老白茶,也是靠新茶慢慢存出來的。

新茶階段不好喝的白茶,後期不管存再老,照樣沒有醇厚、飽滿、耐泡的出色茶味。

新手入門,從新茶開始喝,能幫你直接避開做舊茶的坑。

同時,一路喝下來,也能加深你對白茶的了解。

細緻感受過不同階段的白茶風味後,後期選茶才能心中有數。

《3》

二、新白茶不適合長期喝?

繼續上一段的話題。

不少茶客會固執地認定,白茶只有老茶好,新茶登不上檯面。

即便再退一步,也是覺得新白茶偶然嘗個新鮮就算了,長期泡來喝不合適。

但在白茶圈子裡,喝茶選茶應當以自己的真實感受為出發點。

茶味清鮮淳和,花香毫香清雅的高山新白茶,香氣滋味俱佳,當成日常口糧茶完全沒問題。

按照我們的喝茶習慣,平時喝新茶的次數,遠超老白茶。

因為福州的夏天很熱,過去的七、八月,在我們茶桌上出鏡率最高的白茶, 是今年的春茶。

各種2023年新出的白茶,輪流嘗鮮。

頭采米針、荒野銀針、拋荒銀針、有機白牡丹、一級白牡丹、 清明白牡丹、牡丹王、一級春壽眉、有機春壽眉、有機銀針……

高溫悶熱的盛夏,坐在空調房裡,享受一杯春茶的極致清鮮,再舒坦不過。

等到熬過苦夏,步入秋冬季後,當年春白茶也剛好陳化了大半年時光,風味更為溫和。

入秋之後喝白茶,老白茶不是單一選項。

近一、兩年的陳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新白茶,極致清鮮、鮮爽突出。

老白茶,甘香悠揚、湯感醇厚綿柔。

而陳白茶處於兩者之間,是過渡期,既具有新茶的鮮,又初具老白茶的醇厚。

每當你拿不定主意該喝新白茶,還是老白茶的時候?

不妨想一想這「第三道路」,選擇喝陳茶也頗具性價比。

平日喝茶,只要選對適合的好茶。

喝茶時,別將茶味悶太濃,別空腹大量喝茶。

喜好喝清新鮮爽茶味的人,將新白茶當成口糧茶長期喝,完全沒問題。

《4》

三、白茶新茶是不是刺激性比較強?

謠言的誕生規律,千篇一律。

離不開口口相傳,以訛傳訛。

比如,造謠新白茶味道刺激、苦澀味重,帶生澀味,不如老白茶醇柔……

這種謠傳一度誤導了不少茶客。

但闢謠的方法很簡單,親自試一試就知道了。

高品質的白茶,哪怕新茶剛做好不久,茶味也不會濃苦、發澀、刺激性很強。

即便偶爾不小心,將這泡茶泡苦了之後。

將稍微濃苦一分的滋味,咽下之後,也能在喉間快速消散。

不會一直停留下舌面與喉間,導致苦味難以消散。

優質新白茶,原料工藝到位, 內部含有不少對人體有益的滋潤成分。

比如,茶氨酸。

茶氨酸是基礎茶味組成,能提供清甜、鮮爽的茶味。

高茶氨酸含量的高山白毫銀針、牡丹王新茶,喝下一口,極致鮮爽,能補充人體元氣。

作為胺基酸類的成員,多喝茶氨酸豐富、鮮味突出的新茶,多有脾益!

又比如,各式芳香物質。

天然美妙芳香,能舒緩緊張、焦慮情緒,調節心情。

新白茶的毫香、花香、竹林香、嫩筍香、草藥香等系列清雅鮮香,頗為治癒人心。

總之,遇上一杯又香又好喝的新白茶,哪怕再不懂茶,憑藉飲茶本能,也能讓人喝下一杯後,忍不住再喝下一杯。

咽下清潤鮮爽的茶湯後,喉間能留下陣陣舒適怡人的清冽鮮香回味,生津又潤澤。

在這個天乾物燥的季節,適當喝點生津強烈的新白茶,更利於潤秋燥。

《5》

四、葉片發綠的壽眉,茶味容易發澀?

葉片綠不綠,與茶味澀口沒有任何關係。

新茶階段的春壽眉,以綠為主才是常態。

以一級春壽眉為例,它的葉片顏色頗具層次感。

深綠、淺綠、淡綠、菠菜綠、灰綠等,抓出一捧散茶出來,能看出明顯過渡感。

或深一分,或淺一分,但整體的「綠色系」保持不變。

這是由白茶的工藝特色決定的。

白茶散茶加工,工藝過程極致簡樸。

以萎凋、乾燥為主,不會過多破壞茶葉本味,也不會對白茶原有基礎色系造成干擾。

加工完畢的新茶,像脫水蔬菜。

從這些完好保留的天然干茶條形上,還能看出鮮葉的最初模樣。

要是你買到的春壽眉,葉片不綠,反而發紅、偏暗、褐色居多。

反倒要提高警惕心。

因為這樣的茶,不是制茶工藝有問題,就是後期儲存有缺陷。

只有被渥堆過、暴曬過,或者是儲存時見了光,才會變成這副暗沉模樣!

《6》

還記得有位浙江茶友分享過,他現在喝白茶的心態很複雜。

因為,他純粹是將白茶當成綠茶的翻版。

喝白茶,基本只喝3年以內的白茶。

年份再高一些的老白茶,除了朋友送來的幾塊餅,自己一般不買,也很少泡開喝。

原因是,他對一杯好茶的定義是清新、鮮爽、香氣馥郁。

喝日期新鮮一些的新白茶,總感覺更安心……

其實,這種個性化的喝茶選擇,完全可以理解。

喝白茶,有人獨愛新茶的鮮,也有人偏好老茶的醇。

環肥燕瘦,各有所長。

不知道,新茶與老茶之間,誰才是你的心頭好?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bfcec66d7455bce2cb09fac100008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