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花了五個多小時的時間,喝了一泡正岩的肉桂。
今年的,足火的。
因為李麻花說,你這些年寫品鑑太過於偷懶,只寫到精華部分(第四沖)就不寫了,不懂的人還以為我們家的茶不耐泡,四沖而止。
遂,決定把一泡茶從剛開始,到最後結尾,它的全部的姿態,全部的美好,全部的風韻,一一盡情展現出來。
完整地,全程的。
算做是一種知恥而後勇式的彌補吧,彌補這些年寫品鑑時的,偷懶。
由於是邊喝邊寫,一路從旭日當空,寫到了華燈初上。
從湯足飯飽,寫到了飢腸轆轆。
終於是將這泡正岩肉桂的每一衝的變化,每一衝的轉折,每一衝的回還,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了列位看官面前。
喝完的那一刻,突然就像是,完整地經歷了一次人生。
前幾沖時的清新與雋永,是二十歲之前的初生牛犢不畏虎,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與嚮往,只想去行走天涯,逐浪遠方;
開始坐杯後的那幾沖,是四十歲之後的頓悟,原來有許多宏圖壯志,是你實現不了的,那個夢裡的英雄,其實也只是個宥於現實困境的普通人。生活中的不如意事越來越多,只想就此擺爛躺平,卻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甘心;
十沖之後的茶湯,是六十歲貶居儋州的老蘇。看透世情,明了人生,融入世俗,與百姓共生共存,興水利,務農耕,辦學....決定在這天涯海角,落地生根,暢享餘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喝岩茶一定要喝到尾水,有時候喝尾水能喝兩三個小時....某次喝慧苑老叢碎末便是如此。
尾水那種甜,那種恬淡,那種雋永,是前幾沖的壯懷激烈、清新明朗所不能及的,淡極始知花更艷。
這泡肉桂,從起到落,讓村姑陳感懷了人生。
其實,前四沖的溫潤如玉只是我們對歲月靜好的期許,而坐杯後的犀利皸裂,才是大寫的人生「底色」。
行過許多路,看過許多景,喝過許多茶之後,方才有「天際識歸舟」的那種惆悵與空茫。
喝一杯茶,悟一次人生,凈一次心靈。
願這款名喚「底色」的正岩肉桂,能喚起列位看官的心靈之旅。
邊喝它、邊回憶往昔。
崢嶸歲月,稠。
正岩肉桂《底色》
【品鑑筆記 】
干茶:
條索粗壯緊結、葉脈較大條。完整度高,碎葉極少。近看表面略有白霜。
細嗅之,有濃郁焦糖香,有清淺木質香。
總體色澤呈咖褐色。
第一衝:
揭蓋便是溫柔的香氣,那種武夷岩茶標準的,蓋香。
無論是桂皮香,花香,還是木質香,都不那麼明顯,都含混在一起,鴻蒙初開時的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太能分得清哪種香哪種味,都合一起了。
說實話,如果在從前,喝到這樣的表現力不強的岩茶,尤其是第一衝的桂皮香並不太明顯的岩茶,大機率村姑陳是要換茶的——通常不太會給前三泡表現力不強的茶,以太多的機會。
但幸好,這泡茶用它那渾厚的蓋香底子打動了我,這種不顯山不露水的蓋香,是不是醞釀著後面的大招?既如此,還是給它們一些機會吧。再喝喝看,興許有轉機。
湯色琥珀,入口水柔,但不稠,香較幽,是花香。桂皮香並不急著出來似的。
回甘里有酵香與炭火香,總體感覺滋味較為豐富。
第二沖:
蓋上是花香與酵香,桂皮香仍舊不顯。
正岩肉桂第二沖的桂皮香並不清晰可辨,這會不會是一泡徒有虛名的岩茶呢?
懷揣著這種惴惴不安,繼續嗅聞蓋香。
蓋上有蘭香的氣韻,漸次浮了上來。清的,幽的,小巧的,蘭香,不是那種張揚濃郁的花香。
它清淡得,幾乎要忽略它的存在。
啜一口湯,湯水極柔,細滑,但不稠。許是年份不足的緣故。
但這一啜,便心底安定了,有清晰的桂皮香在湯水裡,並不濃烈,較為細巧,靈動。
似小溪清冽,似山泉汩汩。
但無論細還是粗,桂皮香出現了,這便是這泡正岩肉桂開始發力,開始嶄露頭角的時候了。
第三沖:
蓋上桂皮香開始初現,雖然清淡,卻極為撩人,令人不容忽視它的存在。
端起蓋碗聞葉底,這一聞,仿如開竅——葉底中的桂皮香竟然十分鮮明!很清晰,很撩人,很桂皮。
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定,肉桂的桂皮香出來了,且並不沉遲,是清新的,高級的,激越的。
湯水溫柔細滑,水中的桂皮香異常鮮明,異常活潑動人,有一種靈動之美。
咽下茶湯後,口腔中殘留的滋味感是異常豐富的。
有各種花香,各種果香,桂皮香,清淺的木質香交織於舌上,與生津一起,組合成一股清甜甘蜜。
從聞香的清新素潔,到回甘的萬般滋味涌動的綺麗風骨,只想說,艷若桃李,冷若冰箱,這款肉桂,做到了。
第四沖:
桂皮香以一種昂揚的姿態出現在蓋上,像是千軍萬馬突然間襲來,令人猝不及防,瞬間就被淹沒了。桂皮香在這一衝的蓋香堅定而霸道地存在著。
從頭到尾,從熱到涼,這桂皮香一直沒有淡出過我們的嗅覺。它無比固執地固守著自己的陣地,以一種倔強又堅持的姿態,向喝茶者彰顯著它的濃郁,充沛,以及豐腴。
隱有花香在尾部出現,但並不顯山露水,只是清淡的一縷,如月光下的竹影,飄渺而淡泊。
喝一口湯,只覺桂皮香能與地掉落到了口腔中,清新卻分外鮮明,像大雪中露出的那片綠意,耀眼而擁有奪人心魄的力量。、
湯水仍然的柔的,細膩的,順滑的,不黏膩,亦無雜味,似一朵亭亭玉立的蓮,清雅而高潔。
第五沖:
揭蓋便是明晰的桂皮香衝上來,雖然並不猛烈,但卻不容忽略。蓋上尾調是淡淡的焦香與圓融的由發酵生成的酵香,十分圓滿宜人。
還有花香在側,只是極溫柔,便被蓋住了身。
湯水依舊極清新,靈動,水中桂皮香愈發明顯,有似清風朗月一般的雋秀之姿。
水中亦有花香,清秀淡雅的,只是為了這份秀雅,它被濃郁的桂皮香力壓,最終成為了桂皮香的襯托。
於是,喝一口茶湯在口,便是「桂香花影里,吹笛到天明。」
第六衝:
坐杯10秒。
蓋上是清晰明了的桂皮香,濃郁而熾熱,有著肉桂獨有的品種特徵——那種尖銳與犀利感。
湯水柔潤,水中桂皮香濃郁而銳利,有襲奪一切的魄力。有它的存在,其它的滋味都沒了嶄露頭角的機會。
只能默默的沉潛在湯水中,成為豐腴一詞的「添磚加瓦」。
水中的滋味感是極為豐富的,也是極為濃郁的。
除了桂皮香,還有許多其它的香交織其中,花香充當引子,桂皮香是中堅,木質味是湯水的基底,焦糖香則是那顆輕盈佇立在蛋糕頂上的櫻桃。
散發著誘人擷取的幽香。
第七沖:
坐杯30秒。
坐杯之後揭蓋聞之,蓋上仍是桂皮香與花香的天下。
一揭蓋,便是桂皮香與花香紛至沓來,須臾,花香淡去,桂皮香仍舊浮現蓋上,獨占鰲頭!
只是這一衝的桂皮香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熱聞時桂皮香並不明顯,只在微涼之後,桂皮香才大量浮現出來,成為蓋上的NO.1——雄霸天下的氣勢。
水中的桂皮香,始終清新怡人,似帶著幾分薄荷感,沉浸於湯中,便如是喝一盞清涼的井水——有桂皮香、花香、薄荷葉灑落其中,舒爽宜人極了。
是寶玉叫秋紋湃水果的那口井水麼?
第八沖 :
坐杯30秒
蓋香變成了一股綜合的柔馥香氣,有木頭的香打頭,接著是花香、果香、木質香、竹葉香……
聞之,只覺得溫柔平和,只想多喝幾杯。
許是坐杯的緣故,水中的滋味感加強了,比第三沖的滋味還強。
這便是坐杯的魅力所在——能讓湯水中的物質提前釋放,大量壓榨出原本不屬於這一衝的內質。
於是,這第8沖的滋味便人為地增加了浸出物的數量,故而,坐杯後的湯水,便濃郁極了,甚至超過了正常出湯的第三沖!
湯中滋味極其豐富,有桂皮香之外的各種香氣氤氳其中,形成一股極豐富的氣味,將湯水咽盡後,便在舌上盤旋不去。
生成一種綺麗動人的美感。
第九沖:
坐杯一分鐘。
坐杯之後的湯水量,明顯較上一衝降低了不少,足見茶葉中的內質仍舊富餘,還可再泡至少三沖。
蓋上是漸漸淡了,細辨,能聞出以花香為主,木質香、桂皮香為輔的香氣構成。
再冷一些聞,蓋上的香氣變成了桂皮香與花香的天下,其他香氣已經退場,唯桂皮香與花香在獨霸四方。
湯水中的滋味感強勁,坐杯後的湯水,少了幾分圓潤,多了幾分激越與酣暢淋漓,是因為薑桂之性,老而彌辣麼?
是四十歲的辛棄疾,五十歲的陸放翁,六十歲的姜子牙那種狀態麼?
那麼,又有幾人喜歡前幾沖的柔潤湯水?幾個人喜歡後幾沖坐杯後的慷慨激越呢?
也許,前四沖的溫潤如玉只是我們對歲月靜好的期許,而坐杯後的犀利皸裂才是大寫的人生底色。
第十沖:
坐杯一分鐘。
奶油香、花香、桂皮香、焦糖香,是蓋上所有能聞到的香型,它們集合起來,伴著熱氣,生成了一股溫柔繾綣的氣息,聞上去只覺得心情寧靜,歲月靜好,琴瑟在御。
湯水中的滋味變淡了,但又重新變得溫柔,且加入了幾分潤澤感,這是一杯老了之後的蘇東坡的狀態。
被遠謫到天涯,無衣無食,逐與鄉民為伍,開館授課,以教易食,竟也向學之風,秀才無數。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想起年少是一大幫官家了弟一起喝密雲龍的時光,真真覺得,歲月蔥蔥,白駒過隙,不知不覺間,便已經人老珠黃,曾經滄海,也不再為水。
第十一衝:
蓋上是一股溫柔的復合型香氣。
溫和、寧靜、安詳。
有涓涓淡淡的花香、桂皮香,以及木質香氤氳其中,給人一種歲月安寧的感覺。
再激動的情緒,在聞到這股蓋香時,都能瞬間安靜下來,平和下來。
湯水中的滋味漸淡了,但桂皮香依舊明艷,依舊犀利得能令我們的味蕾打了一個清醒的靈感。
湯水仍舊是清新的,這便是人生的最終底色,蹉跎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第十二沖:
坐杯2分鐘。
蓋上的奶油香、桂皮香、花香交匯而成的一種氣息,寧靜溫馨,是世事洞明之後的恬靜與淡然。
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
聞這股蓋香的時候,仿佛置身高處。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欲語還休,欲語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端起聞葉底,桂皮香依舊沖人,還留住幾分花香,桂皮香犀利間,花香溫柔得倒是中和了幾分犀利,使整個蓋香交織成恬淡樸素的風格。
仿佛是雪夜歸家時,屋角的那一盞燈。
湯水溫柔極了,又香又軟,這便是曲終人散之後的底色吧。
湯中還余幾絲桂皮香、花香、木質香絢爛過的痕跡,清晰得彰顯靈秀。
它們存在過,現在,只是花火過後的餘光。
再絢爛的煙火,也會有平靜的一刻。
只余裊裊香氛,幾枝瓊樹。
滿船清夢壓星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