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追蹤企業實戰經歷,視頻號成為意外驚喜

2023-09-24     單仁行

原標題:2個月追蹤企業實戰經歷,視頻號成為意外驚喜

本文首發於「單仁行」公號,訂閱「單仁行」公號

從企業家的角度探究商業本質

01

前段時間,有個段子評價中國各大電商平台的退貨,非常有意思。

京東是只要不影響我二次銷售就給你退貨;淘寶是商家給你補10塊,你別退貨了,不行我給你補20;拼多多的商家倒是想退貨,但全是僅退款,錢貨兩空;抖音是賣的挺熱鬧,還沒等發貨,退款退了一大半;快手是商家下播之後自己給自己退款。

還有一個平台比較特殊,商家說不退你也沒什麼辦法,因為你找不到客服在哪。

一提到「找不到客服」的傳統,大家也就知道,這個平台說的就是騰訊的視頻號了。

當然,雖然這是個段子,但視頻號在我們很多人心目中總有一個刻板的印象:

沒人會在視頻號上買東西,只有中老年人才會去看視頻號,而且視頻號是個私域流量池,要想做起來會很燒錢,拉新成本很高,在視頻號能做成生意的機會不大。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02

最近,我們剛剛結束了牛商爭霸賽,這是一個類似於企業把學到的知識體系進行實踐,並且彼此互相學習和改進的實戰比賽。

我跟全國各地很多牛商做了交流,詢問他們這幾個月的結果。

其中,我得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信號,那就是視頻號比過去有了疊代,他的商業化潛力非常大,特別是大宗交易。

我們有很多同學在過去兩個月,統一布局了視頻號、抖音、快手這幾個平台,藉助於單仁牛商的文思子牙AI工具和視播系統,快速抓熱點、出文案,然後統一剪輯出視頻,配上關鍵詞,同時分發到全平台。

結果,根據大家的反饋,我們發現,特別是大宗交易,或者是歷史比較悠久的行業和企業,他們在視頻號獲得的詢盤都很不錯,整體的投資回報率和流量總量都超過了抖音和快手。

比如像我們的學員,中山翔宇粉末冶金的王立戈,他們是做粉末冶金,是比較傳統的製造企業。

但王總告訴我,過去這兩個月,他們在短視頻直播平台收穫2000個精準詢盤,其中60%來自於視頻號,比他想像中的要多的多。

為什麼視頻號能獲取更多的詢盤,它和過去有了什麼不一樣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對視頻號重新做了一些分析。

03

在騰訊今年二季度的財報中,提到了視頻號的電商成績:廣告收入突破30億,直播帶貨的GMV同比增長150%,平均單價200元。

對比2022年視頻號帶貨GMV1300億來計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在視頻號上有意識地購物,並且單價都不低。

這可能代表了一個趨勢:視頻號的推薦算法正在不斷優化,從熟人社交入手一步步延伸到「人」與「貨」的匹配。

根據我們學員反饋的數據來看,視頻號一開始的流量詢盤大多數是熟人、老客戶,後面從熟人的社交渠道進行擴散,逐步有新用戶進來了解。

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大致判斷視頻號的算法邏輯做了兩方面的改進。

第一是根據品牌帳號本身的社交圈子進行裂變,再從用戶主動留下的互動行為進行進一步圈層擴散。

比如說企業之前有公眾號的私域,那我在視頻號發了作品或者直播,對私域的關注用戶就有動態更新的提醒。

這是第一波啟動流量的來源,他可能是我們的老客戶,長期客戶。

他來到視頻號之後不管是給視頻點贊,還是分享直播,這些互動行為會被平台主動擴散到這個用戶自己的社交圈子。

我們做了個試驗,我給單仁行的視頻點贊,分享直播。

那麼我的微信朋友就會在微信的「視頻號、直播」當中根據我的互動行為發現單仁行的帳號。

也就是說,微信會主動告訴我的朋友,我點贊了什麼視頻,看了哪個直播。

這是一種根據社交關係的裂變算法,按照人際關係中「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的方式進行擴散。

按照「六度人脈」的理論,你通過六個人,就可以找到你任何一個想要找到的人。

視頻號的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這樣的理論,如果某個用戶非常喜歡我們的帳號,那視頻號就會根據用戶的社交圈子,像漣漪一樣不斷從用戶這個點向他四周的人際圈進行擴散。

所以,我們在做視頻號的時候,要特別留意做好用戶的互動行為。

04

第二個改進是「去中心化」的特質。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除了社交圈提供的流量之外,看一看這種公域配置的流量也占到40%左右。

從平台邏輯來看,視頻號目前沒有頭部大主播,也並不像抖音、快手那樣有規律的直播頻次,不需要商家「短時高頻」的起號玩法。

平台短時間是不會把大量流量送到直播間的,即使是在投流的情況下,視頻號也是分階段、分時長分配流量。

這是視頻號非常謹慎的地方,因為視頻號不是獨立APP,它的本體是微信,所以視頻號在流量上非常克制,它並不願意去塑造頭部主播,而是根據用戶行為和直播內容進行一個激勵。

什麼意思呢?

如果我們單場直播時長夠長,比如4、5個小時,算法就能夠充分理解內容和關鍵詞,匹配到適合的受眾。

同時,根據我們在直播時間段「自身私域流量」的數據,視頻號再按比例配置公域流量進入到直播間進行轉化。

對於我們很多中小企業、工廠轉型品牌的B端商家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因為視頻號更加強調用戶體驗和去中心化。

在B端,視頻號已經形成了一套簡單的閉環:

視頻號給品牌商提供統一的用戶身份體系,我們需要打通公眾號、企業微信、小程序全渠道,然後加入到視頻號當中。

一開始,我們需要邀請企業微信、公眾號、老客戶的私域流量參與視頻號,跟直播和視頻進行互動,一方面是引來這些用戶社交圈的流量,等於是用戶幫我們「轉介紹」。

另一方面,平台會根據產品、內容和用戶屬性,利用微信自己的大數據,配置標籤相近的公域流量進入直播間。

我們獲得的推薦流量會精準許多,這個時候,再利用公眾號、企業微信再把觸達的公域用戶裝回去,轉到私域當中。

特別是對於B端的大宗業務來說,不急於當時成交,而是做好直播的即時服務,層層遞進,重要的是把目標用戶吸引過來,裝進私域裡再用小程序、公眾號、企業微信客服進行後續轉化。

05

另外,根據我們的統計,有60%的目標用戶,會在觀看直播間的時候主動添加企業名片,或者自己在其他渠道,比如百度官網、企查查、抖音、阿里1688,或者是一些行業內的平台上搜索品牌。

我特別建議兩點:

第一、大家在做視頻號的同時,一定要做好全域的布局,提高信任度。

第二、要有合適的產品和內容,你直播和視頻里的產品可以不用廉價,但要有特色特點,而且內容要相對專業,可以圍繞產品關鍵詞、品類關鍵詞、品牌本身去深入講解。

當然,今天整個騰訊系都在視頻號上發力,把它當作「全村的希望」。

我認為視頻號後續還會加大投入,並且維持著「去中心化」的機制,這會是一個企業值得重點關注的渠道,即使是傳統企業,B端企業也可以在視頻號上找到自己的差異化空間。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6c9cd27d883b6c64756c80d12825f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