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是什麼時候發現孩子怕黑的?
閨蜜最近遇到了一個難題,說自己6歲的孩子,自從老家回來後,夜裡睡覺染上了睡覺不關燈的習慣,並且怕黑。每天夜裡起來上廁所,就隔空喊媽媽陪著,說是有「鬼」,害怕,後來了解原因才知道,原來是這樣的...
閨蜜的孩子比較頑皮,在老家,該吃晚飯了,孩子奶奶喊孩子回家吃飯,小孩們在一起玩的正起興,奶奶喊了幾遍孩子也不回,奶奶有點生氣,就在孩子回家的路上,非常嚴肅地對孩子說,她們村裡有一個女人因為自己小孩不聽話被活活氣死。就變成了厲鬼,專門抓不聽話的小孩,說話間,天已經黑了。孩子聽完緊跟奶奶回家了,後面天黑之後,孩子就不願意出門了,即使出門也要拉一個人陪同。
話語間我能感覺到閨蜜的生氣,並且奶奶還炫耀說她會管孩子,孩子自己家非常聽話。
其實,孩子最怕的懲罰不是打罵,也不是爸媽的吵架,而是來自親人的威脅、恐嚇。教育專家也曾說過, 兒童的神經系統非常的脆弱,經常被恐嚇,在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下,孩子的智力和注意力也會受到影響,容易導致孩子敏感、脆弱、沒有安全感。因為小孩是沒有辨別能力的,無論家長給他們說什麼,他們都會當真的!
02
威脅恐嚇的危害
恐嚇將可能是孩子一輩子的心理陰影,比如:怕黑,夜裡必須開燈睡覺,這不僅僅是孩子膽小的問題,更多的可能是心理的創傷; 恐嚇可能會讓孩子孩子缺少自信力,比如:孩子膽小,害怕嘗試事物。 自信力的對立面就是無力感;被恐嚇過的孩子內心是缺乏安全感,尤其是「你不怎麼樣,就會怎麼樣」。
03
怎麼去用健康有效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呢?
教育孩子之前先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在理解與尊重的基礎之上,才能更有效的與孩子溝通。其次,正向引導比言語恐嚇更有效,千萬不要用威脅的口吻「你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怎麼樣」。
可以換一個正向引導的表達方式「如果你這樣做了,就會怎麼樣」。真正好的、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讓孩子感受到愛的溫暖、正面的溝通,而不是通過恐嚇、威脅去實現目的,
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的成效不僅取決於教育動機和教育內容,更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的方式方法。
因此,要想使家庭教育取得實效,必須首先弄清家庭教育應遵循的原則和要求,用科學的方法,生動的形式啟發、引導孩子,使家庭教育的內容,內化、升華為孩子個體的品質,使他們由被動他律到主動自律,形成有效自我約束機制。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不斷地栽培自己,父母所掌握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是孩子成才的重要條件之一。
為了孩子
成為勤奮好學、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吧!
最理想教育的狀態—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至少,我們要與孩子有交集。 教育之路是不斷求索學習的過程,一路之上,既豐富了自己,也成就了孩子。
編輯知子花,部分內容源於網絡收集整理,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轉載需註明來源,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18年專注於心理學和家庭教育領域,20000+海量原創家庭教育案例,掃碼關注我,了解更多教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