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呱呱落地的時候,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孩子的。
我們總想著把最好的一切都留給孩子,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長,出人頭地,我們過得再苦再累都願意。
可同樣是一把屎一把尿,辛苦把孩子撫養長大,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在母親節給媽媽買花,用零花錢給媽媽買金戒指。
有的孩子卻被愛澆灌出「仇恨」的花,和父母的關係日漸疏遠,不僅不體諒父母的苦心,還整天把「煩死了,別管我」這種話掛在嘴邊呢?
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可以用四個字講清楚,那就是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真的太重要了,但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尤其是孩子上學後,很多父母都抱著「寧願孩子今天恨我,也要逼著他好好學習」的觀念,總以為等孩子長大了,就會懂我們的苦心。
結果呢,父母的努力付出不僅沒能換來孩子的好前程,還因為親子關係的惡化,讓家裡每一個人都活在痛苦的泥沼里。
《媽媽的悔過書》的作者,韓國首爾知名小學校長,無數家長追捧的教育專家李柳南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驗證了這個道理。
她曾經擁有一雙讓所有人羨慕的兒女,他們不僅成績優異,還是學生幹部,獎項更是拿到手軟。
可就是這樣優秀、乖巧的一對孩子,突然在高考前宣布休學,從此便待在家裡一蹶不振。
每天不是吃東西、睡覺,就是看電視,玩遊戲,完完全全成了廢人。
更令李柳南忍受不了的是,明明是孩子們選擇了墮落,他們還把一切錯都歸咎到她頭上,不顧媽媽深受打擊而日漸羸弱的身體。
就連媽媽出車禍、動手術,兩個孩子也沒有對媽媽表示關心和歉意。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媽媽不愛孩子,對孩子們不夠好嗎?
當然不是,這位媽媽非常看重孩子的健康和學習,從孩子們出生起便付出了無數的心血栽培孩子。
那為什麼她最終還是把孩子們養成了「仇人」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她不重視親子關係,只顧自己的目標,嚴格地要求孩子。
總想著就算孩子們不理解她也沒關係,等孩子們考進名校就好了。
直到自己親手毀了孩子的心理和未來,她才幡然醒悟:
原來親子關係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定海神針。
親子關係真的遠比你以為的更重要!比學習成績重要多了!
重要到只要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你就沒有管教孩子的權利。
雖然你是父母,你給了孩子生命,又辛苦地撫養他長大,但只要你和孩子的關係不夠鐵,他就不會聽你的話,不會尊重你的感受,甚至處處給你氣受。
既然成為了父母,我們就逃不開這個話題,必須花時間和孩子搞好關係。
怎麼搞好關係呢?這個答案就藏在生活中,藏在我們和孩子相處的方方面面。
小樣媽給大家總結了8個小點,你可以對照看看自己做的怎麼樣。
我們要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不大聲命令孩子,不隨意批評、指責,甚至詆毀孩子。
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做選擇時多問問孩子的想法,即使沒辦法完全照他說的做,也可以找找折中的方法。
我們要在意孩子的感受,不管他的感受我們是否認同,都要先接納。
一定要明白感受和行為是分開的,只要我們願意接納孩子的感受,他就有可能順著我們的意思,改變他的行為。
我們要花時間陪伴孩子,做些孩子想做,而不是我們想做的事。比如一起運動、玩遊戲、說傻話、吃東西、享受生活。
我們要放下大人的架子,平等地和孩子相處。做錯了事就主動道歉,沒什麼可丟臉的;孩子幫了我們的忙,就真心地說聲感謝,孩子會一直記在心裡。
我們要看到孩子的優點,大方地稱讚他,同時對缺點多一些包容,原則性的問題除外。畢竟誰都不喜歡整天挑自己刺的人。
我們要信守承諾,說到做到。再小的孩子都和大人一樣看中「誠信」。做不到的事可以不答應,一旦答應了,就得努力做到。
我們要給孩子留面子。不在人前批評他們,不當眾給孩子難堪。否則,即使你的出發點是好的,孩子也會因為內心很受傷而疏遠你。
其實處理好親子關係這件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只要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小的時候希望父母怎樣對待你,你現在就怎樣對待你的孩子,那一定不會錯。
我們成不了完美的父母,孩子也成不了完美的孩子。
不如彼此都放輕鬆一點,珍惜和對方在一起的時間,不要變成孩子想要躲開的那種大人,也不要費盡心思,卻把孩子養成了「仇人」。
我是小樣媽,早期教育指導師,兒童閱讀指導師,家庭教育指導師。
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孩子的早教、養育、學習問題。